和电锯、车床为伍十年,他成了半个音乐家 | 喜号

音乐
喜号
2016年10月08日 16:22

木头给人的印象一向温和敦厚。而陈浩的“野狼”非洲手鼓工作室里,电锯、车床、比人还高的铁刀……粗暴而敞亮。汗津津的木块在匠人骨节粗大的手掌中气质陡然反转,散发浓烈荷尔蒙。丰沛又纷扬的木屑,在阳光照射下一如手鼓击打出的明亮音色,悠然回旋。

06年的时候,陈浩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在玩儿非洲鼓。“这个乐器它非常容易被接受,很多人可能不会五线谱、简谱,但是有乐感在那里,身边的朋友指点一下也好,随便敲敲打打也好,就有节奏出来,玩的人就觉得很快乐。”非洲鼓简单易学、节奏明快热情的特点带给了朋友们更多的乐趣,也深深吸引了陈浩,他开始自己摸索手工制作非洲鼓。

“我就找木头,慢慢用斧头、柴刀慢慢劈,掏鼓腔、打磨。但是做出来,我觉得它跟市场上卖的非洲手鼓区别太大了,线条没有那么流畅。”陈浩想到把非洲鼓放在车床上,兴许能车出一个完美的圆形弧线,但是国内并没有这样的车床。“我就在网上看视频,看到一个印尼的师傅用车床来车鼓腔,反反复复地看,自己慢慢尝试。” 陈浩经过大概有一年的时间,多次尝试,终于如愿做出了一个车床。

有了车床,又开始学着用车刀。“大概花了七八个月,才知道怎么用车刀。” 如今一人多高的颀长车刀在陈浩手里使用灵活自如,塑鼓腔、掏鼓腔在他手里动作大开大合一气呵成。而看来精细的活计,却在最不引人注意的鼓腔内部,“如果懒不拉膛线,气流它就得不到缓冲、得不到延时,它没有那么好的音色。”匠人用膛线刀一刀一划地将木壁掏出如浪潮般起伏的轨迹,给予声音最适宜的传达曲线。

给鼓腔刷木蜡油要巨细靡遗地刷三到五遍,才能尽可能使鼓腔不受环境湿度影响发生变形。上绳扣的时候要满环四线双扣,因为绳扣越多,鼓走音的几率就越小。压鼓皮用足三个铁环,才能最大限度确保鼓面不变形,结实耐用。陈浩粗犷中对制鼓的细节要求严苛精准,所有工序步骤都为着浑厚饱满的音色服务,给朋友们拍打奏曲的时候获得更多快乐。“我每做好一个鼓调完音以后,敲敲打打的时候我就感觉,我又制作一个宝贝出来。一个木材嘛,经过自己的手,一转眼它就变成一个乐器,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