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万妮达 “尴尬”开场
总决赛还未结束,关于薛之谦和万妮达这个“跨世纪”的混搭开场的议论甚嚣尘上。
各种说法都有,两种观点:薛之谦唱功太差,live不行;另一方是极力维护薛之谦的。关于薛之谦唱功和现场,本人没有去过薛的现场,不站队。但就开场混搭的两首歌而言,实在是失败。如果他们两分开各唱各的,可能不会有什么奇特惊艳的效果,但总不至于这么“尴尬”。也不知道负责把这两首歌拼凑到一块的老师是怎么想的,难道薛之谦通告赶得及没彩排吗,还是负责老师喜欢这种相隔千里的混搭。
但实在没必要因为这么一个失败的混搭就把薛之谦指责的“一无是处”吧,薛之谦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歌曲,至于两首歌衔接生硬不搭,这怪不到薛头上吧。怎么就牵出了薛的唱功现场不行什么的了。
刷微博是看到一个自称昨晚媒体“专业”评审的博主这样说:
“薛是现场最差的”说出这话先不说音乐素养(别问我什么是音乐素养,我不知道),做人的基本素养不合格吧,作为一个有一大批粉丝的博主,公然这样说,不得不让人怀疑别有用心。
翻某音乐博主评论时,看到这样一则图片评论
估计是薛之谦粉丝看不过去,讽刺了一句,且看这位“专业媒体评审”的回复,甚是“专业”啊,动不动满嘴生殖器,问候别人父母的。可能太过于专研专业,小学课程没读完,没有学会如何做人。
不乏一些跟风的,“沉默的螺旋”效应,见别人说什么,赶紧跟上舔,似乎跟着说一句“薛之谦”唱功真烂就能显示出自己多懂音乐似的。你真懂吗?你真的自己听出他唱功不行了吗?
民谣“爆冷”了吗
直播结束后,优酷平台对最后一期节目给出这样一个标题“民谣唱将蒋敦豪爆冷夺冠”,不知优酷小编是何寓意,蒋敦豪爆冷还是民谣爆冷。按照舆论,蒋敦豪是夺冠热门人选之一,好像不冷,那就是民谣冷了。微博上也有一些音乐博主对民谣歌手夺冠发表了“冷看法”。确实,民谣相对于最主流的流行情歌来说,确实不是最热的,关注华语音乐的可能会注意到最近几年民谣歌手的崛起和民谣音乐的发展,这次民谣的兴起相对于高晓松时代的校园民谣,虽有不同但同样风靡。已然可以和流行情歌、摇滚等相提并论。
再者,蒋敦豪虽然盲选时作为一个民谣选手登上舞台,但综合其后面多首歌的演唱,其唱法极大融合了流行情歌和汪氏摇滚的元素,使其民谣风更加生活化。在看蒋在新歌声唱的六首歌(外加一首导师合唱),一半民谣,一半汪峰。一个民谣歌手唱出汪半壁的歌更接近流行情歌,更有感觉。
有人说去年冠军张磊和今年冠军蒋敦豪同是民谣歌手,又都签了梦想强音,而蒋敦豪从年龄外貌都占优势,张磊会不会被。我想不会的,虽同是民谣歌手,但分别还是很大的。风格,张磊的唱腔更具情感老练,可能和年龄阅历相关,俨然一个成熟的歌手,好声音是其出头的一个契机,他把握住了,便是质的跳跃;蒋敦豪声音更多的是天赋,与生俱来的声音天赋,要想使听者更多共鸣,还需岁月的打磨。声音,张磊的声音掺杂着更多的情感,满是沧桑感;蒋的声音辨识度很高,这一点对于一个歌手自成一派走的更远极为重要。张磊在那英帮扶下把好多歌曲唱成了自己的经典,从《南山南》到《车站》《寂寞是因为思念谁》再带《异乡人》《旅行》,选歌一次比一次正。当然,蒋敦豪俊朗的外形为他更添一分偶像气质。
专业媒体评审投票45+47=81?
看完最后投票的应该都发现投票器出了问题,蒋敦豪的机器刚开始感应不到。莫名其妙最终出现45比47的票数,华少尴尬的继续主持完了这场节目。
有网友解释说81名媒体代表加11位音乐人,真要是这么简单的事,官方就不憋着了。目前为止,官方还未发声。
也有说,这次本来内定向洋冠军,结果投票器出了问题,定而复失。不管如何,蒋敦豪受得起这个冠军。
汪夫子也终于扬眉吐气一回,第二季张恒远输给李琦,第三季帕尔哈提输给张碧晨,第四季贝贝止步四强。这一次换了名字的节目组,汪峰终于捧出一个冠军。
每一季都会出现很多经典。
杨搏《十万毫升眼泪》李佩玲《心有独钟》蒋敦豪《天空之城》刘文天《梦回唐朝》徐歌阳《追梦赤子心》赵小熙《kiss》低调组合《我的天空》包诗语《安和桥》
这些是盲选时我看完就忍不住单曲循环的,这些选手大部分都有夺冠的可能。
当然还有在接下来的比赛首首经典的李佩玲和低调。
黑马,汪晨蕊。盲选时没留下什么印象,可能是我没听过她唱的那首《深海》。但接下来《爱情转移》抓住了所有人注意力,之后便在粤语和国语之间自由穿梭,毕竟是星海科班毕业的,大情歌唱的稳稳的,我一直以为她最后会夺冠。(在汪出现之前,好声音粤语只有陈乐基一首《月半小夜曲》)
听完她第二轮演唱的张国荣《当年情》,松了一口气,只要后面不变出花,这肯定是冠军了,但节目组最终变出了花。
身在其中,拼尽全力,认真比赛。作为观众,就不要太较真最终结果,毕竟这种节目有很大商业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