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看不见却调出最准音符,盲人调律师通过努力在大城市立足

音乐
南方视觉
2016年10月13日 12:18

△在客户家里,陈伟坚用耳朵仔细聆听琴音。周六上午,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街道办,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照入义工活动室,这里正进行一堂钢琴调律培训课。“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钢琴的结构,琴键分为上下两排,上面一排短的是黑键,下面一排长的是白键,你们上来摸摸感受一下。”5名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触碰琴键,活动室里顿时“叮叮咚咚”响了起来。这是一堂特殊的盲人钢琴调律课,学生们都看不见,只能靠摸来学习。老师也看不见,他的视力只有0.03,只有微弱的光感。调琴

△陈伟坚在用超级放大镜勉强辨别每一个键位。0.03的视力还有光感,拿着放大镜,他便可勉强辨别每个键位。老师名叫陈伟坚,今年33岁,他的正职工作是在广州市太阳船康复教育中心教自闭症儿童弹钢琴,业余时间则是一名钢琴调律师。由于调得准,人品又好,客户都喜欢他。一次在盲人音乐沙龙上,一个志愿者团体愿意提供场地和钢琴,希望陈伟坚能够教一些有音乐兴趣的盲人学习钢琴调律,陈伟坚一直也认为,盲人并不是只能在按摩院上班,也可以选择喜欢的工作和生活,调律就是盲人的专属特长工作领域。

△陈伟坚来到东山口的客户家,摁门铃,准备调钢琴。

△陈伟坚正在调琴。教学

△陈伟坚平日的工作,就是在太阳船康复教育中心,教自闭症儿童弹钢琴。虽然每月的收入并不太高,但陈伟坚仍十分乐观,他觉得能够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已经非常幸运。和自闭症儿童一起时,由于感同身受的缘故,他比其他老师更加有耐心,而孩子们也渐渐在悠扬的乐声中被感化。

△陈伟坚平日的工作,就是在太阳船康复教育中心,教自闭症儿童弹钢琴。

△利用周末时间,陈伟坚教另外五名盲人学习给钢琴调律。大家先是用手将整家钢琴抚摸一遍,有个初步的认识。生活

△清晨拥挤的地铁上,陈伟坚用手机听时间报音,他的手机具有语音阅读功能。陈伟坚虽然双眼看不见,但上下地铁很容易,只要跟着盲道进出站,地铁工作人员也会上前帮忙。陈伟坚在梅州五华农村长大,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自记事起他就觉察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但从没感到沮丧,他最喜欢拆家里的电器,电风扇、录音机都在他仔细摸、用心记下,拆了装,装了又拆。对声音的特别敏感,让他自小对音乐有了特别的感觉。

△从小好动的陈伟坚,小时喜欢拆收音机,长大喜欢拆电脑。利用午休的时间,他在淘宝上购物,更多的还是通过声音。淘宝购物的电脑装有为盲人服务的软件,移动鼠标便会播报声音,所以陈伟坚上网需要戴着耳机。

△居住的地方在城中村里,道路狭窄杂乱,陈伟坚摸索着慢慢走回家,却始终不肯用盲杖,因为他认为自己和正常人一样,能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但是,当陈伟坚在户外不确定路况的时候,他还是会拿出盲杖。2000年,他入读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尽管学的是按摩护理专业,可因为在音乐方面的突出天赋,校长鼓励他去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深造。因为家境贫寒他想要放弃,校长又帮他在广东国际义工服务团申请了大学生困难救助基金。由于是隔年招生,陈伟坚坚持了一年边自习边从事盲人按摩工作,终于在2004年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钢琴调律专业,除了部分课程,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和正常本科生一起上课。

△忙碌完一天,陈伟坚在简陋的出租屋弹上一曲,这架电子琴是几年前别人送的。

△忙碌完一天,简陋的出租屋里,陈伟坚和妻子一起吃饭。为了省钱,他和太太在黄埔区大沙东的城中村租房住,远离市区,每天上班来回要花上3个小时。他的太太也是一位残疾人,小时候不慎掉入石灰池,面部被灼伤。两位苦命人走到一起,相互扶持。2012年,他们的女儿出生,陈伟坚给她取名为陈思琴。未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女儿从老家接到广州读书生活。陈伟坚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能和其他人一样在这个城市里立足。

图文:张由琼 编辑:曾 强 王良珏 张梓望

统筹:严 亮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