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过——Dot&Bo
背景(Background)
成立时间:2013年
关闭时间:2016年09月23日
创始人:Ben Parsa, Jonah Schwartz, Anthony Soohoo, Eric Hikade
融资阶段:共融资2000万美元,投资人:Trinity Ventures,Oak Investment Partners。
其他:Dot&Bo 60%的用户是45岁以下的;客户构成里将近8成是女性,并且也相当的年轻,受教育程度也非常高;网站上的平均交易价格在220美金以上;Dot&Bo 86%的收益来自于每单超过100美金的交易;过去三年,Dot&Bo的收益增长了16倍;拥有百万级用户;曾是美国排名前五的家具公司。
模式(Model)
Dot&Bo是一家家具电商公司,其特点是通过具体场景来展示家具,并凭借社交媒体宣传品牌故事。Dot&Bo通过故事和场景连接家具与用户,他赋予了家具更多的内容,使得用户对家具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吸引并黏住用户。
Dot&Bo提供设计师,帮助用户选择、设计家具。无论是经典的,还是潮流的随意搭配,应有尽有。并且在Dot&Bo上会有多种的方案可供选择,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用户打造独有的家居风格。
目标人群: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是与电脑、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
优势(Advantage)
优美的场景,精致的设计,动人的故事,都是Dot&Bo的优点,但在这些内容背后,承托起整个模式的关键是,内容货币化!
内容货币化
当你在看电视剧或电影时,有没有感叹过某位明星的服装打扮非常得体,自己也想拥有一套;又曾几何时,在荧屏上看到演员们吃的大餐,自己一边留着口水,一边羡慕着桌上的美食,希望自己也能吃上几口。Dot&Bo所抓住的既不是服装搭配,也不是餐桌美食,而是家居装饰。
当联合创始人Anthony Soohoo 还在CBS(英文全称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美国三大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之一)工作之时,就曾经多次接到观众打来的电话,希望能够买到一套电视剧里的家具,但是电视台并没有此项服务。与此同时,电视剧的歌曲受到大量年轻一代的欢迎,大家纷纷去网上购买音乐。音乐的大卖给了Soohoo极大的灵感,广播、电视、报纸不能做到的闭环商业模式,互联网可以做到;如今音乐已经做到了,那对于家具行业为什么不呢?这也就有了Dot&Bo!
Dot&Bo的设计师们不断的创作优质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归属于Dot&Bo的独立品牌),并且赋予这些作品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场景、故事、风格等。这些内容通过Pinterest以及Houzz等网站传播出去,用户所看到的Dot&Bo内容与其他家具电商不同,他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某件单独商品,而是一个场景,一个故事,所有的商品虽说都是某件单品,但是Dot&Bo赋予了他们一个整体的体现。通过场景、故事吸引用户,粘住用户。
Dot&Bo创造了内容,由内容带动了用户的消费欲望,继而转化为消费行为,内容就此有了货币的属性。
死因(Death Cause)
1 酷的代价太大
通过上述对于Dot&Bo的描述,我们可以感觉到Dot&Bo是一家很酷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也都很独特,很有创意,但“死因”也恰恰在此。
Dot&Bo所依靠的是场景、故事,对于商品而言是个性化和独特性。一个场景的布置需要桌、椅、板凳、灯饰、床、收纳篮、装饰物等,由于是独立品牌这些都需要Dot&Bo自行去设计、去生产。个性化和独特性又限制了其生产规模,每件商品不会生产太多,而一条或几条生产线或生产模具又不能满足这么庞大的需求,所以Dot&Bo需要找更多的厂商去做这些量并不是很大的家具,与之而来的是每件商品都需要付出高额的生产成本。
我们再来看看Dot&Bo物流成本。如果是同规格的桌子或椅子,在货车里摆放起来会很容易,效率也会很高。但如果每件商品规格都不同,在运输途中摆放起来就会很混乱,效率也会很低。同时,如果是同样的标准化商品,送货到目的地时,拿下哪件商品给用户都可以;而非标产品,运输人员需要找到相应的商品给用户,由于摆放混乱,寻找起来很费时费力,导致效率低下,成本陡增。
此外Dot&Bo为了做出精美的内容,设计出诱人的场景也付出了高额的成本,再加上各媒体的维护与运营成本,这些成本加在一起已经远远超出了Dot&Bo创始人的预期,更重要的是超出了投资人的预期。
2 行业之痛
在高额的成本面前,Dot&Bo还需要面对的是家具电商自身拥有的短板——购买频次低。对于综合电商而言,商品品类更繁杂,包装规格更多,拆零更频繁,但消费者购买频次高,资金流转快,现金流健康。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很难提高消费者购买频次,消费者多是搬家、装修、购新房时购买家具,不会有人成天为家里添置家具。由于购买频次低,消费者对于Dot&Bo的忠诚度很难建立起来。
另外今年6月,融资总额达到了2.25亿美元的家具闪购公司One King’s Lane,以不足3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家居购物公司Bed Bath & Beyond。这对于家具电商来说如冷水泼头,在一定程度说明此行业已经不再受资本青睐。这也间接影响到了Dot&Bo的融资过程。
结语(Conclusion)
我国曾有N家创业企业去Dot&Bo取经,感受人家先进的理念和思维。如今Dot&Bo没落,不知这些创业者们心情如何?
Dot&Bo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精美的虚拟场景,美妙的故事以及精彩的内容,而在此背后的内容货币化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近期有很多创业企业对于内容货币化有很大兴趣,有些是以版权形式的,有些是以商品形式的。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于内容制造者的极大鼓励。创过也会持续关注内容货币化和内容商业化的发展。
作者:创过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创过。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www.began-out.com
如需沟通请发送邮件至:began_out@sina.cn
:began-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