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妹
来自:choumeiya666
01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就在微博刷到他吸毒的消息时,我还在不停的循环这首歌。
歌还是那首歌,只是唱歌的人,已经放弃了他的浪迹天涯,已经忘了他的浮生若梦,也抛弃了一把吉他一段故事,他的江湖,也散了……
多少人曾爱你干净的嗓音,多少人曾沉迷你的故事,多少人曾心疼那个唱着董小姐的你,也多少人如你一般想要爱却无力去爱。你用你的歌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让多少人感同身受,只是在所有人都要浪迹天涯寻找你口中安河桥下清澈的水时,你却泼了一盆墨,自此安河桥,再没了民谣歌手宋冬野。
我一直都觉得民谣歌手有故事,我一直都觉得民谣歌手唱的是与世隔绝的清透,我一直都觉得民谣歌手,就像是另一个不敢去做不敢去浪荡的自己。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你有一把吉他,足以走遍天下。
他们的快意江湖里,藏着他们的秘密,那个秘密,叫做梦想。
也许每个民谣歌手都是孤独的吧,不然也不会写出那么令人心酸的歌曲,那些个夜里多少人听到泪如雨下,不过是歌词写的真的好像自己。
他们用一种平静的曲调,唱着独一无二的人生。
02
我百度到了一篇曾对他的专访。
《安和桥北》的封面,是一张老照片:奶奶抱着儿时的宋冬野。
13岁时,宋冬野父母离婚,他常去寡居的奶奶那儿。奶奶的家,在北京西郊的安和桥村。
回安和桥,是宋冬野最高兴的事:打游戏,泡网吧,坐河边和朋友神侃,奶奶给做一桌爱吃的菜,都是在那儿。
第一把吉他,是奶奶用退休金买的。大学期间,他自己交学费,还要照顾奶奶。第二年,奶奶住院。宋冬野天天跑医院照顾,医药费每天要花掉接近2000元,那段时间,他每天只让自己花2块钱生活费——4个馒头,中午晚上各2个。
原来安河桥对于他的意义来说非同寻常,才会有了《董小姐》里安河桥下清澈的水,才会有了《安河桥北》的专辑。
他说自己的歌写的大多都是别人的故事,可若不是大彻大悟看透了人生,哪能来的感同身受呢。
郭德纲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野心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然淡然于民谣歌手,我并不觉得他们会屈服于现实与利益,投降于金钱与名声。可是也正因为站得位置越高,他们承受的也更多。
再往下,我又翻到了一条评论,“原来之前传言他们民谣圈某些人吸毒找灵感是真的。”
这句话,重重击打着我的心。
灵感二字,如同自媒体人写作找不到灵感一样,那是一种什么感受我想每个自媒体人都懂,正因为过度去逼迫自己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也会埋怨于自己的毫无灵感与素材,绞尽脑汁又于事无补,把自己陷入一种求而不得的困境。
我也曾经不止一次的看到朋友圈里好多自媒体人在说,“找不到写作的意义,不知道坚持为了什么,有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写。”
歌手和自媒体一样,都是要用内容去打动人,虽然歌词和文章可能内容很简短,甚至文字在别人看来平淡如水,背后却是数个小时的挣扎与修改。
正因为别人不懂,也正因为自己的力求完美,这一行有多累,只有自己才知道。只是累,也不能违背初心违背民谣之根本。
03
一直到现在。
我仍然不停的在单曲循环。
他唱道,“所以那些可能都会是真的董小姐,谁会不厌其烦的安慰那无知少年,我想和你一样不顾那些所以,跟我走吧董小姐。”
你不顾一切,不顾所有爱着你的歌迷,不顾所有你写过的故事,不顾所有曾听着你歌流泪的少年,也不顾自己的吉他是否还能奏起那心碎的民谣,更不顾安河桥下是否还有清澈的水。
他唱道,“在离这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海滩,孤独的人他就在海上撑着船帆。如果你看到他回到海岸,就请你告诉他你的名字。”
民谣歌手是孤独的,孤独的人才能唱出孤独的与世隔绝的歌,然而,谁又不是孤独的呢。孤独如果能成为放纵的资本,社会还有什么美好可言。
他唱道,“斑马斑马,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只会唱歌的傻瓜。”
你是只会唱歌的傻瓜,而全世界都愿意做那个听傻瓜唱歌的大傻瓜。只是有一天,傻瓜疯了,全世界的大傻瓜都跟着痛了。
他唱道,“让我再听一遍,最美的那一句,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
可是你辜负了所有人的信任,也违背了自己的信仰,你手中的吉他再也弹奏不了那最干净的歌,那些曾经最爱你的人啊,也再也回忆不起那曾陪你唱过的青春年华。
你回家了,还会有人等你吗?千万歌迷还会坚守在原地吗?那可是吸毒啊,是让全世界最痛恨害了最多人的吸毒呐,原谅了你又该怎么去原谅自己,原谅曾因缉毒而失去的生命呢!
有多爱,就有多恨,而恨得同时也有多心痛。正因为对你怀有期待,才会更怪你成为了我们最讨厌的那种人。
你再也不是安河桥下清澈的水,也再也不是我曾经的信仰和偶像,只是我们仍会记得,那个安河桥下唱着民谣爱着民谣的宋冬野。
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