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岁的高芮盈头戴耳机,怯生生地站在话筒前等待老师下达指令,当音乐响起时,空荡荡的录音室瞬间被清脆的童声环绕,歌声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小歌手脸上的羞怯早已被认真所取代。望着眼前这位周身发光的小姑娘,你很难想象她的世界居然是一片漆黑。目前,这位热爱唱歌但却失明的山东女孩,在深圳好心人的帮助下,来深学习唱歌,以期在音乐路上走得更远。
芮盈在录音室专心录音
视力受阻难挡歌唱梦想
2010 年 4 月 20 日,离小芮盈满月还差 2 天,父亲高保卫突然发现孩子两个眼睛颜色不一致," 左眼有些发灰 "。经山东省立医院检查发现,小芮盈是先天性视力障碍,其左眼视网膜浅脱落导致眼球颜色发灰。医生告诉高保卫,这种病症他们医院目前无法治疗。高保卫又带着女儿辗转济南、北京、上海各地的眼科医院治疗,但都没什么效果。
时光一转 6 年过去了,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给小芮盈找医院治疗的计划一直被搁置了。父母给小芮盈报名了特殊教育学校,每天给她听各种歌曲,希望通过音乐弥补孩子看不到的缺憾。在音乐的熏陶中,小芮盈喜欢上了唱歌,每天都会哼几句,无法看词识曲,她就让父亲一句一句念出来教她背,背熟了再跟着原唱学。那时的小芮盈喜欢唱歌,单纯只是因为唱歌使她快乐,她还有一个小愿望,希望能唱歌给更多的人听。
上天或许还算公平,失去光明的小芮盈有幸获得了一副好嗓子,周围听过她唱歌的人都赞不绝口。一次偶然的机会,小芮盈所在的村子里有人过来搭台表演,小芮盈上台唱了一首《妈妈的眼睛》,惊艳全场。村里一位叔叔听完歌曲后,主动找到小芮盈的父亲,推荐孩子去参加山东卫视的一场歌唱比赛。就这样,小芮盈逐渐登上更大的舞台,终于能唱给更多的人听了。
燕老师在教小芮盈正确的发音方式
深圳好心人助其圆梦
今年 9 月初,小芮盈如愿参赛,并凭借一首《你是我的眼》在歌唱比赛中感动了众评委,进入了复赛。现场点评中,评委们均认为小芮盈极具歌唱天赋,建议父母给她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来训练指导。因为女儿平时很喜欢唱童星 " 小臭臭 " 的歌,高保卫便通过多方努力联系上了小臭臭的父亲兼指导老师泰歌,简单说明情况后,泰歌老师直接答应让小芮盈来深圳。
经过 25 小时的长途奔波,10 月 12 日,小芮盈和父亲终于乘火车从山东来到了深圳,这是小芮盈目前到过的最远的城市。深知此行目的的小芮盈非常开心,一下车就拉着爸爸的手问泰歌老师在哪里。让小芮盈父女感动的是,泰歌老师还专门安排了朋友接他们,并帮忙找好了住所。
" 缘分 ",谈起和小芮盈的相遇,泰歌用了这两个字做总结。 泰歌回忆称,第一次听到小芮盈在电视上唱歌时,就被她的整个状态震惊了,当时就想为她做点什么,一开始想捐款,但是他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门傍身之技也许更适合她,遂作了见面的决定。其实,小芮盈并非泰歌带过的第一个特殊学生。早前,他曾用音乐帮助过自闭症儿童走出自闭,也教过一位肢体残疾的男孩唱歌,作为一名音乐人,他希望能用音乐帮助一些人,不管是走出精神困境或是为其增添谋生技能,他都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小芮盈就住在罗湖区松园大楼附近,每天上课 4 小时。当她上课时,高保卫就在一旁安静等待。此次远赴深圳带女儿学艺,虽不需要学费,但路费和生活费对这个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不过看到女儿高兴,高保卫觉得一切都值了。
坚强乐观的小小歌手
来深学习这几天,坚强、乐观、聪明是小芮盈留给大家共同的印象。据高保卫介绍,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小芮盈内心非常阳光,平时走路难免磕磕碰碰,但她很少哭。" 只有撞得特别疼我才会哭 " 小芮盈略带羞涩地说。而在生活中,小芮盈也表现出极高的独立意识,她会主动帮奶奶洗碗,还会叠自己的小被子。
事实上,泰歌为了考验小芮盈,在第一次上课时曾故意 " 为难 " 她,让小芮盈一直站着练习,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小芮盈居然坚持下来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不吵不闹,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来训练。直到最后训练结束,小芮盈已经双腿发麻,小小的孩子才终于忍不住哭了。那是小芮盈到深圳这些天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哭。也正是小芮盈的这份坚持打动了泰歌,让他当场决定收徒免费指导小芮盈。" 学唱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天赋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两者我在小芮盈身上都看到了。" 事后泰歌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小芮盈的赞赏。
另一位指导小芮盈歌唱的燕老师也称赞小芮盈懂事、听话。" 她比普通孩子还要好带,从不闹小情绪,接受能力很强。" 训练开始后,往往是小芮盈跟着音乐唱,燕老师在旁不时提点,哪个音怎么发,嘴巴形状该怎么摆,声音该大还是小,小芮盈都对照着一一调整,有时不小心犯错,就腼腆地笑笑。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小姑娘满脸的笑容所感染," 唱歌时笑容非常灿烂,就像一个小太阳。"
父亲牵着小芮盈往音乐室走去
最想眼睛能看见
10 月 15 日,深晚记者在泰歌的音乐教室见到了小芮盈。小姑娘梳着马尾辫,穿着一套粉红色的衣服,尖尖的瓜子脸,眼睛大大的,眼珠很黑,仔细看会发现她几乎没有瞳孔,眼珠总不自觉往上翻,但整张脸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那双眼睛,而是小姑娘真诚的笑容——她太爱笑了,整个聊天过程中,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由于对泰歌老师的家不太熟悉,小芮盈走路时都必须让旁人牵着。偶尔撒开她的手,指导她自己走时,小芮盈便伸出一只手在前摸索,确定无障碍物后,再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当她终于到达沙发上时,自己也忍不住高兴地说:" 到啦!"
在沙发上坐好后,小芮盈侧着头开始跟记者闲聊。
" 你最爱唱什么歌?"
" 妈妈的眼睛。"
" 为什么呀?"
" 因为我看不见。"
或许是眼睛看不见,小芮盈喜欢的歌都跟眼睛有关,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见。
一旁的高保卫却在听到孩子的话后,红了眼眶。在生活中,他从来都会刻意回避提眼睛或者颜色这类概念,因为女儿以前常常问他," 爸爸,蓝色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啊?我什么时候能看一看?" 起先他会骗孩子说,长大后就能看到,后来他只能以沉默应对。这些无心的问话像针一样扎在高保卫心中,他曾久久闭上眼睛感受女儿的世界,睁开眼后恨不得能将光明让给女儿。
希望深圳相关医疗机构能伸出援手
" 其实小芮盈 2 岁时,有段时间能看到一些东西,比如她走路时会主动绕过面前的凳子。" 高保卫回忆道。他对孩子复明一事仍心存希望,在鼓励和支持孩子发展歌唱梦想的同时,高保卫也希望能接触到深圳这边的医疗机构帮孩子看看眼睛。
泰歌也坦言,自己将小芮盈接来深圳,一方面是为了传授技能,另一方面也想帮助孩子再寻求一丝复明的希望," 毕竟重见光明对这个孩子以后的人生意义最重大。"
此外,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负责人黄乐也积极联系各大媒体,希望通过媒体曝光来帮组笑芮盈找到能治疗眼睛的医疗机构。
深圳晚报 见习记者 秦瑶 见习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