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说不完的长征》已播出了10集。节目中,有许多老红军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抢救式采访
节目中,共出现了近70位老红军,其中61位老红军,在片中讲了话,还有几位老红军,或敬礼,或肃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95岁以上,节目组对他们进行了抢救性采访,他们的故事被记录了下来。虽然,在采访过程中,有些老红军已经相继去世。然而他们的故事,将有更多的人聆听。
其实,在6年前,节目组的编导就已经开始对老红军进行采访,目前,已累计采访了240多位。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说不完的长征》除了采访老红军众多,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新”内容↓↓↓
“新”物件
还记得那个白色的世界——雪山吗?《生死翻越》中,我们介绍了不少雪山,不知道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那哪一座?
你知道吗,在《生死翻越》中介绍的大炮山,包括那些大炮山上的子弹壳,可是第一次被电视新闻报道出来哦!
据当地牦牛村的村民说,早些年,在大炮山到顶果山之间,你可以找到很多子弹壳。甚至,在顶果山下修路的时候,还发现过炮弹!
既然说到了顶果山,我们就来说说片子中提到的顶果山寺,这里也不简单。
顶果山寺,包括其中涉及的文物,首次被电视报道
片中介绍的顶果山寺活佛——三十九世丹贝降参,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收藏。据活佛说,他收藏了包括红军的旗帜、机关枪、红军打的借条、徐向前的马鞍等等有关红军的文物十几箱。
活佛收藏的红军袖标
活佛收藏的当年红军使用的机枪主体。
据活佛说,这是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老百姓手里花了2800元收来的,这笔钱活佛花了三年才还清。
活佛收藏的文物——红军当年打的借条
“新”细节
第一次被大篇幅、详细报道的嘉陵江战役,为《说不完的长征》增色不少。
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表现出了红军在这场战役中使用的谋略,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红军的智谋。
“新”遗迹
说到《智取嘉陵》这集,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点,那就是里面提到的红军造船厂。据当地宣传部说,这可是第一次被新闻报道呢!
这个造船厂由于选址巧妙,藏在茂密的竹林之中,因此鲜为人知。这一次,节目组将它“挖”了出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新”军歌
《军歌嘹亮》中的歌声,你有没有觉得很“燃”?有没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那本收藏了24首红军长征时期歌曲的歌本,一直存放在解放军档案馆,这也是它首次与大家见面哟~
可能你会问,这里的歌,怎么能叫新军歌呢?
这里的“新”指的是老歌“新”唱,节目组一共对六首红军长征时期的歌曲进行了复唱。其中,四首来自上述的歌本,还有一首来自节目组在江西红军通信学校墙上发现的校歌,最后一首则是节目组收集来的《打骑兵歌》。
由于当时的记谱、抄录并不准确,所以,我们将这四首歌交给了专业音乐编辑进行了修正、微调,又请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民族唱法歌手进行了复唱。
“新”史料
在即将播出的《影像寻踪》中,一共展示了11张长征途中的照片。这是第一次将长征途中的照片集中归类整理挖掘,并向大家展示出来。
1936年2月大定县
本集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有关红军长征的照片,节目组有了新的发现——第一次发现了长征照片遗失的线索,这些照片分别是耿飚和吴德峰拍摄的。这也被节目组发现了,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
《说不完的长征》的幕后,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它们或有趣,或新颖,或感人,或震撼。
从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老红军身在医院。但是,当他们说起那个年代,说起长征,言语中就透露出深深地自豪感,和不悔地坚定信念!
来源:央视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