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歌手爆冷获诺贝尔文学奖

音乐
合肥市图书馆
2016年10月20日 12:17

“每年的这些日子,总有一个幽灵使大作家们感到不安。这个幽灵就是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在写《为什么博尔赫斯得不到诺贝尔奖》时

一定想不到这句话后来会被如此频繁地

使用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身上

虽然村大爷多年陪跑已经是不变的梗了

但是今年真的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因为事情的发展始料未及

小编至今都在蒙圈

谁能告诉我

为什么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是个歌手~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7点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

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

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

美国音乐人兼作家

鲍勃·迪伦

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诗歌来“读”。

迪伦1941年5月24日

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

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就在各种乐队中参加表演

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尤其热爱美国民谣和布鲁斯

迪伦1961年搬到纽约后

开始在咖啡厅和俱乐部里进行音乐表演

在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后

1962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鲍勃·迪伦》

此后,他发行了大量涉及社会、宗教、政治与爱情等主题的专辑

作为美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

迪伦曾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多个奖项

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并于2013年成为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的摇滚音乐家

除了大量音乐专辑

迪伦还于1971年出版了

实验性著作、散文诗集《狼蛛》

瑞典文学院评价说

“他的多才多艺令人惊奇,画家、演员和作家领域都有他的足迹。”

虽然看了他的优秀履历

但鲍勃迪伦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

或许一夜之间

可能每位朋友的手机上

都有至少一条关于他的消息

虽然小编在这侃侃而谈

但其实呢

我们对他的了解太少、太少

索书号: K837.125.76/48

馆藏:在馆

推荐理由:《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以独到的方式展现了迪伦非凡的人生,将迪伦那些隐遁自我的手法层层剥开,显露原貌。虽然他一再改头换面。虽然他诡秘机巧,又在创造伟大音乐和自我放逐之间起起伏伏,但真实的鲍勃·迪伦却从未如此清晰地浮现

所以,要想知道他是谁

听着歌、看着书

一定可以掀开他神秘的面纱

索书号: I712.55/169

馆藏:在馆

推荐理由:苏西·罗托洛是鲍勃·迪伦到纽约后的第一位真爱,她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她和迪伦的爱情,以及她所亲历的以格林威治村为基地的民谣复兴运动。她在这本回忆录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那个激荡年代的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而在本书中,她也描述了一个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女青年左翼理想幻灭的过程。总的来说,这本书试图还原的是她和迪伦一起走过的美国一九六零年代。

他的歌我一首都未曾听过

他的诗怎么好我并不知道

虽然看了很多大咖称他为

现代的游吟诗人

BUT

他的好,我真的还未看到

这些我们双眼看不见的世界

书,都能带我们看见

所以,不用担心

让我们一切从书里找答案吧~

(深夜胡扯,凑合看看吧)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