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7 2016年8月14日 周日 11:50-12:30 晴
初步通过:《E大调奏鸣曲》过段时间继续打磨
回课并继续练习:《考级C 套》的《练习曲》、《海湾的浪声》
其中李斯特的《练习曲》要求右手有旋律感,C老师特别在谱子上标注出来,全曲注意强弱。
《海湾的浪声》第一部分适当快些,第二部分慢一些。
第2、4、6、8、10、14、16、18、22、24小节,左手两个音成为连音。第一个音要按着连上第二个音。全曲要有起伏感(用强弱来表现)。降C的处理可以加上喽。第一部分的小节之间不要断掉,要连续流畅,体现波浪感。第二部分左手节奏要与右手充分配合。
哎呀,今天手机上居然收到了钢琴学习的广告推送,我向来都是豪宅与好车的目标客户呢,大数据已经发现我是女汉子啦,而且有孩子在学钢琴。我在网上都以熟男的面貌出现的呀。呜呜,再来读一读广告——学钢琴很枯燥?坚持不下去?**,专为3-14岁孩子量身打造,学钢琴从未如此轻松!
既然广告是推送给家长的,从这个文案分析,从机构接触的情况来看,显然绝大部分家长觉得学琴是个无趣、枯燥的事情;其次最难做的是坚持学琴;最后他们有轻松学习的办法。
(⊙o⊙)…关于这个,小能妈也有话要说。
家长可以觉得学琴无趣,但千万不要把这种通感带给孩子。怎么破,除了加强音乐修养,我们自己多听多看多接触,从看演出到车里床头手机里常常播放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曲子,我们还可以装!没错,起码和家人说好,全家在孩子面前装得蛮喜欢音乐的——起码做到一个人在给孩子“洗脑”时,其他清醒的吃瓜群众不要拆台,让主讲人尴尬,必要时配合个人体会和适当表情。
而坚持学琴的确不容易,但好消息是,一旦坚持一年,那么坚持两年就相对容易,既然坚持了三年,呵呵,坚持四五年就不是大问题了。刚刚午餐时听朋友说起师兄的孩子六年级了突然想起要小升初了,开始报奥数班、作文班,……各种疯狂,那早干嘛去了?六年级才开始学奥数,除非是天才,小能妈肯定反正要是小能这样,绝对突击不出什么杯赛成绩。
一开始学琴就要考虑到坚持的问题,心里有打算,想好应对措施。强度太大、练习时间不够,上课没听懂或者没记牢要点,技术要点太难一下子掌握不了……以上种种都可能成为坚持不下去的小原因,我们陪着上课陪着练习时要留心观察,帮助宝贝与老师沟通,暗示明示宝贝是不是该停下思考一下,这样做到底符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或者中间适当调整,提高注意力,给孩子增加台阶便于他跨上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度……并且把上述帮助他学习的方式方法教给宝贝,让他学会自己学习、学会自己思考、学会自己练琴。尽快扔掉我们这些陪练“拐杖”。抱着治未病的想法,让坚持不下去不要出现,或者出现的程度不那么强烈而决绝。
“早干嘛去了”不是马后炮,而是我们要早点想到早点拿出应对措施。
不想小东西走专业道路,只为别像老妈一样和朋友K歌时只负责吃东西。三年过六级,从中班到一年级,一个普通孩子坚持下来了,你的宝宝也可以。姐妹们,收着吧,以后也许有用——小能每周去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