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响线材和附件,你需要知道的

音乐
高保真音响
2016年11月05日 10:41

本文来自《高保真音响》杂志“音响迷思”版块,这回我们会谈到音响线材和附件。有别于其他音响部件,线材附件没有一套可靠的音质测量标准,即使找到机会亲身试听,短时间内,在不同系统上,也很难试准和试真,是最容易选错的一个环节,直到把线材和附件真正放到你家中系统的那一刻,你都无法确定是否真的适合你。因此,各式各样的音响迷思也从中而生。

线材投入比例应该占整套系统多少?

两年前美国Rocky MountainAudio Fest音响展的研讨会上,多个高级线材品牌包括MIT Cables、JPS Labs、Kimber Kable 和 ClarityCable 的老大们就为这道问题作出了解答,Kimber Kable老板RayKimber认为线材的投入应该是整套系统10~15%,也就是发烧友最常听到的标准答案,而MIT Cables的总工程师Bruce Brisson和JPS Labs 的负责人Joe Skubinski则认为线材是系统的一部份,重要性应与音源、放大器和音箱三大组件看齐,每一条线材可以投入每一件组件的15~20%。

讯号输出选RCA单端好还是XLR平衡好?

不少发烧友犹豫使用RCA还是XLR作输出

不少音响器材同时拥有XLR和RCA插口,令发烧友疑惑使用那一款接驳方式才会得到最佳声音效果,这一道看似简单又直接的问题,不知不觉间已经困扰着无数发烧友超过十年的时间,技术层面上,XLR的通过电压为 4V (伏特) ,足足是RCA的一倍,借此提升了增益和声压,因此有“RCA音色更好,XLR素质更好”的说法,普遍来说,有两种情况使用XLR的优势会比较明显,一种是真正全平衡输出的系统,包括器材内放大线路采用全平衡设计,另一种情况是长达3米或以上的传输距离,专业录音以及混音器材会使用XLR就包含着这个原因,顺带一提,RCA接驳外置独立地盒所获得的音质提升也会比较明显,事实上笔者访问过不少HiFi线材品牌的设计师,虽然普遍认为XLR是规格更佳的插口,但绝大部分还是偏爱RCA插口所带来的音乐色彩。

什么是线材冷冻处理,会令音质更好吗?

Shunyata Research是音响业界首批应用冷冻处理技术的线材品牌

冷冻处理(Cryogenic treatment),在工业上是一项常见的加工程序,目的是增加金属的刚性,电子流动的稳定性,以及消除物理和温差应力,音响线材和金属配件经过冷冻处理后可以获得可闻的音质提升,已经是业界人士的共识 然而,真正的冷冻处理过程繁复并且费时,会大幅增加线材制作的成本,令这项技术的应用未能普及,因此也成了发烧友非常渴求得到的规格参数。真正的冷冻处理需要在华氏零下310度进行,过程中一直使用“液态氮”作冷冻,维持24小时或以上,其后将线材放置在室温下经过72小时回复到正常状态,严格进行冷冻处理的线材产品大多以美国品牌为主,包括Shunyata Research、Stealth、Purist Audio Design,还有VooDoo;另一方面,市场上不少线材配件并没有真正经过冷冻处理,只是贴上了冷冻处理的贴纸(以Cryo作标示),发烧友无法单纯透过外观判明,归根究底,冷冻处理只是提升音质的一种手段,不是必要的工序,发烧友更应该关注线材的整体品质,而非单一技术参数。

音响线材需要煲多久才能发挥极致,要定期煲线吗? 根据不同线材所采用的材质,厂家会建议不同的煲炼时间,一般为75至200小时,另外,大电流通过以及全频段的煲线方式确实能得到更佳的煲炼效果,市面上推出过一些专用煲炼工具,例如Tellurium Q、XLO、IsoTek和 Purist Audio Design煲线CD,都可以帮助线材以更短时期进入最佳运作状态,厂方普遍会建议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煲线流程,除此之外,如果线材有任何拔插,都需要再次煲炼才会回复到最理想的状态。

煲线机真的有功效吗?

Nordost Vidar 被誉为市场上最优秀的煲线机

有效,即使是使用超过一千小时的线材,经过煲线机重新煲炼后也可以取得相当明显的进步,大部份煲线机的原理是持续以脉冲电流通过线材,并覆盖各个频率,能够全面地煲熟线材,著名煲线机有NordostVidar、Blue Horizon Proburn、Audioharma Cable Cooker 和Telos QBT,官方建议使用煲线机的周期是每三个月一次 。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