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我去了绍兴迷笛,见了一个五一太湖迷笛时认识的朋友,他在宁波上学。
这次绍兴迷笛和宁波草莓时间撞在一起了。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草莓呢?毕竟在宁波,那么近。
他说:可是我爱迷笛。
中国只有两个音乐节。迷笛音乐节和其他音乐节。
我眼中的迷笛:摇滚、纯粹、自由、热血、乌托邦。
我眼中的草莓:流行、文艺、商业、集市、小清新。
先来说草莓,我第一次去的音乐节就是2015年的上海草莓音乐节。
在现场摆着很多摊位,你只需要扫一扫点关注你就能得到网易云音乐的手巾、Nice APP的贴纸、戴尔电脑的鼠标垫。你可以在里面参加各种各样的互动游戏,你会得到你的专属照片,防潮垫、优酸乳等等。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扫也是能得到许多东西的。比如我每经过一次爱舞台就会被塞一手的比利时焦糖饼干。
在草莓,你只要认真地在各个摊位前扫码,相信我,把你所有得到的东西加一加一定值回你的票价。
我就有见过奔着拿各种礼品去的人,而音乐节的演出对他们来说只是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过去听听而已。
在草莓,下雨的时候舞台前面还挤着不少人,他们打着伞看演出,我想观众真热情。在草莓,我看了战斧的现场,一群人肩搭肩pogo,只感觉很震撼。在草莓,我见过的唯一大旗是戴尔的,随着音乐甩来甩去,很新奇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广告。在草莓,我没见过冷焰火,唯一见到过的是一只被吹了气的避孕套,落下的时候又被人拍上去,我觉得这真酷!
(不过看别人最近发的草莓照片也有其他大旗的,这一点可能我片面了。听说前不久在厦门草莓放冷焰火的被抓进去关了十天。绍兴迷笛的时候放冷焰火的人我不知道有没有被带走,我唯一看到的一个是工作人员进来把冷焰火拿走了。)
没去迷笛之前,我还以为,草莓音乐节,大概是全中国最好的音乐节了吧。
后来我去了迷笛,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疑惑,为什么都没有那些商业味很浓的展台了?迷笛靠什么赚钱啊?
而幸好少了这些展台,让音乐节变得更纯粹了。而这,一定是只有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才愿意做的事吧。
你知道,在看演唱会的时候主角一定是舞台上的人吧。在迷笛,这一切好像都变了。乐迷在下面自嗨,而舞台上的乐队,只是他们的伴奏。这是属于所有热爱音乐热爱摇滚的人们的狂欢。
在迷笛我认识了很多新的名词。pogo、mosh、死墙、跳水、开火车。在现场,你很容易被乐迷们的热情所感染。在迷笛,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消失了,你可以随意搭着别人的肩,和他们一起疯玩。我跟着他们一起pogo,一起开火车,我甚至在大雨的时候干脆脱了鞋跑进在已经被踩成泥浆的草坪上蹦蹦跳跳了。而这些,在没去做之前我永远都想象不到有多酷。
关于这两个音乐节还有个区别就是,去迷笛的乐迷来自全国各地,而去草莓的乐迷则大多来自周边城市。
有一个词叫“迷笛后遗症”,去之前我无法理解这个词,现在我明白了,在回到继续压抑的现实轨道中生活时,你总会怀念在迷笛的疯狂与释放,想起在营地的篝火与啤酒,想起舞台前的甩头与摇滚。
曾听人说过:“迷笛是一个不需要演出阵容,只要给出时间地点就可以就能买票的音乐节。”的确是这样。
去迷笛,更像是回家。和一群热爱摇滚音乐的新朋老友团聚在一起,在草地上喝酒聊天睡觉大合唱pogo,这个场景光想想都觉得甚是美好。
真实、纯粹、信任、躁动,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迷笛。有关于青春的叛逆,对自由的追求,荷尔蒙的释放,迷笛是心底最后的一片净土,是永远的乌托邦。在这里,那个曾经热血的少年复活了,我们还有梦想还有远方,我们永远年轻!
记得张帆校长在一次演讲中说:“摇滚并不只是燃烧的荷尔蒙,它也是坚持,是包容,是团聚,是永远热泪盈眶,是永远没有人受伤。”
希望所有爱摇滚乐的人们可以一直有趣,一直酷下去。
最后:迷笛牛逼!摇滚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