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军人》的音乐是屎尿屁元素里的一股清流

音乐
影乐志
2016年11月12日 16:24

「影乐志」ID:SoundtrackM

和我们一起,关注电影音乐一百年

文 / 孙新恺

“第一个响屁让你大笑,最后一个响屁让你落泪。”

用屎尿屁这些最低级趣味的喜剧元素来玩出一个好故事,这绝对是《瑞士军人》的境界。这部电影既有这些幽默和怪诞的元素,也不乏深度。各种符号化的象征隐喻,让观众对这个故事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思考。其实,这部作品的配乐,也反映出了这个剧本尝试探讨的命题,幻想与现实,生命与死亡,孤独与友谊,都在音乐中有所体现。

要谈《瑞士军人》作曲家Andy Hull与Robert McDowell,得先从他们的乐队Manchester Orchestra聊起。这支亚特兰大的另类摇滚乐队在2011年时推出了他们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Simple Math》,并开始为单曲“Simple Math”寻觅MV导演。最终《瑞士军人》的两位导演Dan Kwan与Daniel Scheinert(人称“二丹”)成为他们的最佳人选。二丹为“Simple Math”拍摄的MV光怪陆离,超现实主义十足,不但让Hull倍感惊喜,更奠定了这导演组合与乐队组合的友谊。

2015年初,二丹把新鲜出炉的《瑞士军人》剧本发至Hull手上,希望Manchester Orchestra能为这部电影配乐。Hull被这个屎尿屁的奇葩剧本深深折服,立马与McDowell创作了一首名曰“A Better Way”的歌,作为读后感发给二丹。这一首缥缈梦幻的民谣,不但奠定了影片配乐的格调,并收录在片尾演职员名单中,其旋律更成为了主人公Hank的主题。“A Better Way”对《瑞士军人》剧本的诠释,正是二丹心仪的方向,于是,Manchester Orchestra的Hull与McDowell展开了长达13个月的配乐创作。

在音乐的考量上,导演Dan Kwan与Daniel Scheinert就有明确的指向。为了让音乐能反映出故事中主人公孤立无援、远离文明社会的生存环境,他们直截了当地告诉Hull与McDowell不要使用任何传统乐器。这一个几乎要把音乐家一棒子打死的限制,却让二人在摸索之中找到了突破口——用纯人声清唱来呈现一部有机的音乐作品。而这一整部人声清唱音乐,代表的就是主人公Hank在孤独之中脑内听到的声音。随着影片发展至末尾,Hank与Manny最终来到文明世界中,音乐里才逐渐出现管弦乐的铺陈,以此象征故事中现实成分的缓慢浮现。

既然没有乐器的使用,那么音乐的层次就需要从清唱的和声中体现。Hull与McDowell在录音室里录制了大量的哼吟念唱作为素材反复叠加。两位主演Paul Dano和Daniel Radcliffe花了5天时间录制了他们影片中的歌唱部分,并得以在拍摄现场播放部分配乐,顺就音乐来表演拍摄。这些清唱,其中不仅有许多无实意的“嘀嘀嘀”“叭叭叭”,还有不少填上了与剧本相照应的词,可谓别有用心。

影片中主人公Hank的主旋律“A Better Way”是整部配乐中的主导元素,除了原版片尾曲中“Restless, walking round restless, Such a commitment to, being alone (焦躁,我焦躁地踱步;孤独,是巨大的承诺……)”的演唱,观众还能在开场Hank上吊自尽时听到无词哼吟的版本。当他驾驭着尸体乘屁疾驰于海洋时,这个主旋律又在“哇哇哇”、“呀呀呀”的和声重叠中昂扬地绽放。

待到他背着Manny的尸体躲入洞中过夜时,观众对这个旋律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是Hank母亲小时候给他唱的催眠曲,而经过时光的冲洗后,唱词早已忘记,唯独旋律依然留存。紧接着我们便再次听到这一段旋律,只是Hank又即兴填词了—— “Crazy, Im fucking crazy. Maybe just maybe.(疯了,我他妈的疯了;也许,也只能是也许……)”。在冰冷的月下,Hank与尸体一同入睡,梦幻的音乐回荡在岩壁间,把场景渲染得格外怪异又忧伤。

配乐中,Hull与McDowell还别出心裁地引用了两首音乐。记得在洞中,Hank曾把Manny管叫“Cotton Eye Joe”,本是一首美国内战民谣的曲名,他用来特指Manny尸体那已蒙上白翳的无神双眼。怎料,后来二人玩公共汽车过家家时,Manny假装戴耳机听歌,便唱出了这首民谣,歌词完美地描述着Hank内心那爱不可求的窘境。

当Hank在同Manny讲解生命的时候,他说道“镜头推进,音乐响起”,便开始哼起John Williams的不灭经典——“侏罗纪公园”主题。这一引用,足以体现创作者对配乐的深刻理解。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笑点、或是对所谓入场音乐的恶搞。需要知道的是,Williams的这个主题,在清一色用温暖的大调之余,还让主导动机围绕主音进行往返,形成一个没有走势的旋律,十分宁静——这一个完全没有内部冲突的音乐主题,是一首生命的赞美诗。这一首赞美诗结合起Hank的话题,无比贴切。后来,四五个清唱声部随着Hank假扮的女神“上车”时同时响起,再次哼起“侏罗纪公园”主题,轻柔的嗓音相互编织在一起,把“赞美诗”的概念大加发扬,可谓一绝。慢镜头之下,逆光的倩影徐徐靠近,空气中飘散着在阳光下发亮的飞絮。摄影与音乐一同,塑造出一个荒诞可笑的同时又唯美至极的一刻。值得一提的是,Hull与McDowell还得到了Williams的亲自许可改编这一首曲目。

《瑞士军人》的配乐,绝对是近期的一股清流。音乐乍听似乎怪诞可笑,宛如某些二流歌手电脑里见不得人的Demo排练录音。然而结合影片细细听来,门道尽显。无论是脑内声音的创作角度还是对人声清唱的精致编配,都体现了Hull与McDowell二人创新的音乐构思和成熟的作曲技法,两处既有音乐的改编引用也体现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音乐素养。怪诞的风格,与二丹执导下的影片门当户对,甚至不少段落,都是由音乐支撑起节奏和叙事的行进。这部独立文艺范儿十足的《瑞士军人》,若没了他俩的音乐创作,定会失去很多乐趣。

影片音乐评分:★★★★

唱片音乐评分:★★★★

综合评分:★★★★

本期作者

孙新恺

微博@Hans-Zimmer的音乐博主

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协会成员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