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次!柴可夫斯基六部交响曲一次性奏响 指挥激动得眼含泪花

音乐
武汉晚报
2016年11月13日 00:29

武汉晚报(ID:82333333)讯(文 记者黄丽娟 图 陈思提供)一场前所未有的柴可夫斯基旋风席卷江城。11月11日、12日,两天时间,三场音乐会,琴台音乐厅上演了柴可夫斯基一生全部六部交响曲,作为第五届琴台音乐节的重磅演出,这在武汉演出史上绝对属于首次。

演出这些作品的乐团来自全世界公认的、演奏柴可夫斯基全部作品最权威的乐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指挥是米沙•达迈夫。

此次三场音乐会的主题分别为“悲怆”、“凯歌”和“命运”,但是演出的顺序并不是从一至六。11月11日晚上演出的是“柴一”与“柴六”,辉煌再先老柴创作生涯的开篇与终结。当演绎第六交响曲“悲怆”时,在被摄影师无意中捕捉到的镜头里,指挥米沙•达迈夫可能情感比较激动,眼含泪花。

今天(12日)早上,乐团为大家演绎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和《第五交响曲》,曲目演出最少,但是乐迷都非常专业,几乎没有观众在乐章间鼓掌的状况发生。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意离场,乐团又即兴演奏了一段,迎来热烈的掌声。

今天晚上的演出,气氛照旧热烈。乐迷詹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小抗,听得非常入迷,“很激动,感觉到一流乐团的水准。”小抗目前正在学习钢琴,他说从音乐里感受到各种情绪,“有时候感觉就像巨人在奔跑,有时候脑海里会出现和爸爸一起玩儿的画面,还有那些破坏我美梦的‘雷鸣声’……”

指挥米沙•达迈夫

今晚演出结束后,指挥米沙•达迈夫和乐手在后台紧紧的拥抱,“现场太赞了!”在接受采访时,米沙•达迈夫透露,演出全套“老柴”,真的很难;而两天一次性奏响柴可夫斯基全部六部交响曲,对乐迷来讲也是极大的考验,“我能感受到武汉观众中有很多乐迷,他们非常懂音乐,知道自己在听什么。”

演出全套“老柴”,真的很难

“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演奏全套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每个乐团成员的基因里似乎都流淌着演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天赋。而他们的结合,造就了最完美的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演出。”

米沙•达迈夫坦率的说,演出全套的“老柴”,真的是很难,“因为柴可夫斯基司机创作的作品中充满了能量,而要完整诠释出他的作品当然需要更多的投入,更何况我们希望给观众呈现的每场音乐会都能保持高水准,最佳状态。”此次武汉演出非常满意,米沙•达迈夫表示很满意,对于乐团来讲,“两天三场演出确实是个挑战,但是只有在一定的创作压力下,音乐和生命才会绽放最美的花朵。”

每一部老柴的作品他都很喜欢

米沙•达迈夫说,柴可夫斯基的这6部交响作品可以表达他的一生,尤其是他一生的内心世界,“这六部作品都非常的吸引人,而且观众可以就其作品探访他作为作曲家的成长之路。”此次三场音乐会的主题分别为“悲怆”、“凯歌”和“命运”,但是演出的顺序并不是从一至六。米沙•达迈夫认为,编排全套交响作品有很多种方式,“我我们这次突出了对比,就像第一场音乐会,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部交响作品和最后一部作品,很耐人寻味。”

当被记者问到他最喜欢老柴的那部作品时,米沙•达迈夫笑了,“都是很棒的作品,每部都有过人之处,而且每一部都是柴可夫斯基生命情感的一部分。当然,第六交响曲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最震撼内心的,这是柴可夫斯基临终前的作品。”


观众能收获最大的喜悦

两天一次性奏响柴可夫斯基全部六部交响曲,对乐迷来讲是考验么?“我觉得是,因为古典音乐本身就很难。但是你不觉得我们人类本身就爱挑战么?虽然挑战的过程艰难,但是一旦战胜,便会收获最大的喜欢。”米沙•达迈夫说,“要知道,这样的全套音乐会,无论是对音乐家还是观众都是好事。”

对武汉的观众感受如何?他说,“我能感受到观众中有很多乐迷,他们非常懂音乐,知道自己在听什么,聆听的也非常专注。”当谈到是否愿意再来武汉演绎其他作品时,米沙•达迈夫连连点头,“非常愿意,演什么都愿意。”

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

此次音乐会是第五届琴台音乐节的重磅演出,米沙•达迈夫表示,一个高水平的音乐节活动,对提高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很有帮助。在欧洲,我们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听音乐能长寿”。也许不完全是真的,但是至少音乐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他也大赞琴台音乐厅的声场非常棒,“对于一个音乐厅来说,声场好是一件大好事。好的音乐不仅需要好的诠释,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地才能让音乐插上翅膀,声场就是这对翅膀。声场不好的话,音乐就不是鸟儿了,而像鸡一样,无法飞翔。”

米沙•达迈夫说,他第一次来中国是7年前 “我其实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历史悠久,历经这么多朝代,有太多值得研究,应该去了解的东西了。现在我也在不断的努力丰富自己,平时会读一些相关的书。”

(编辑:叶凤)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