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情》课程教育思路

音乐
回归乡愁
2016年12月09日 08:07

一、目的: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民间艺术的过程中,了解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象、录音资料。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给学生欣赏一首咸水歌,介绍咸水歌,揭示课题---《乡音乡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教学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学生齐读课文的一段介绍。(学习教材,理解什么叫民间音乐。)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乡音乡情的资料。(锻炼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教师播放各种乡音乡情的介绍片段,并补充介绍,读诗歌。(教学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4、乡音乡情知多少比赛。教师提出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辨一辨:放几段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辨析。在整个欣赏活动中,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乡音乡情是家乡人性格、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反映。(加深学习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5、欣赏一些中国各地有代表性的民风民情。(拓展视野,了解更多民间艺术,珍视祖国的文化。)

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它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

小结。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乡音乡情最能表现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最能反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劳动与生活情况。(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五、家庭作业:

号召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家乡的乡音乡情。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