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写给“雨露”梦想课堂第三季
尊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第三季梦想课堂的大学生志愿者们:
你们好!
感激你们在百忙之余阅读这封信,我要说什么呢?
回想起“雨露”梦想课堂开办的初衷,恐怕要追溯到我的大学时代,要毕业的那一年,我有幸在上学的市区参观了一所重点中学的校庆,当时,有一幕很震撼我,一个身穿牛仔的男孩,上台后自弹自唱,歌还是自己写的,我震撼什么呢?
我震撼的,是因为我也曾经有过当歌手的梦,但是,我来自农村,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我没有机会去接触乐器,更没有钱去请专业的老师教我,所以我的梦最终没能实现。
后来在州教育局上班期间,民办教育科的胡科长的话让我感同身受:“咱们农村人,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城市里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注定里离成功更近!”
志愿者何永明与
是的,来自农村的我,没有条件,更没有机会去接受,大城市的教育条件。
这,就是我们雨露人不懈余力的为山区孩子们,举办一届又一届的“梦想”课堂的源动力。
关于梦想课堂,从2014年创办,我们成功的举办了两季,主要的运行模式是,依托学校提供场地,孩子们的愿望决定我们要开设的课程,而开课的老师,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
志愿者何永明 一对一教学 正在街头进餐
可能大家会问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现在的农村教育条件在改善,很多乡村都已经兴建了少年宫,我们的梦想课堂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作为一个山区一线做教育的人,我这样老实回答,其实很多地方的少年宫,都形同虚设,首先,我们的师资配备不齐,不可能有那么多专业的特长教师,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少年宫,也变成了领导来了,准备点材料,拍几张照片的形式主义,所以,少年宫存在,就目前而言,作用有限。
而且,我认为有少年宫的地方,更适合开设梦想课堂,因为所涉及的乐器场地问题。
志愿者韦正珣正在上街舞舞蹈课
舞蹈班的全体合照
问题二:短期支教的问题。
在现在很多公益组织,逐渐对短期支教已经失去了兴趣,认为,这不过是一些大学生体验生活,折磨孩子们的一种浪费。
我必须要回答,从形式看,我们的确属于短期性支教,但是,我们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短期支教,首先,我们开设的课程,并非我们自己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自主选择,中途你还可以更换,极大的做到了以孩子为主的课堂,孩子们会更喜欢;再则,我们的梦想课堂在选择教师方面,考虑的是大学生,特别是拥有对口专业特长的大学生,要通过我们的审核,需要制作视频,视频包括技能展示和个人介绍,活动期间,对大学生的要求严格,需要每天总结写日记,专业技能是第一项,吃苦耐劳杜绝形式主义是我们的主张。
关于梦想课堂,我是这样定义的:“颠覆传统的短期支教项目”
声乐老师班霞
前几天,我问过一个家长,你的孩子在我们的梦想课堂学习吉他之后,有什么变化?她告诉我,从以前的朦朦胧胧,到现在很渴望更专业的吉他学习,为了这个,她专门给孩子报名了吉他辅导班。
问题三:梦想课堂的意义?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们中国的足球,我们都知道,国足非常的稀烂,原因什么?大家都在思考,是不是偌大的中国,找不出会踢足球的人才?答案肯定是否!我们可以找出,但是,我们并没有创建平台,可能有的“天才”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拥有这方面的天赋。
志愿者王兴飞 布依族著名歌手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意义重大,重大之余,我们可能点燃未来的奥运冠军,可能会点燃未来的画家,未来的舞蹈家。。。。。。而这一切需要我们这些“雨露”坚持不懈的去做,就像当年的愚公。
再换句话说,就算是孩子们将来成不了这样杰出的人,但是拥有了爱好的人,和没有爱好的人,区别是明显的,他们的人格、素养,将会得到提高,这,也同样是意义重大的改变。
志愿者陆淋
综合上面的三个问题跟答案,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
今年,我们的梦想课堂在沉寂了一年后复活了!
我们要走进弼佑中心学校,这是一所山村的义务制学校,包括小学1年级到9年级的孩子,地理位置偏僻,那里聚集着勤劳善良的布依族老乡。
最后,感谢弼佑中心学校领导的老师们的支持,特别点名感谢覃发兰老师,是你的努力让梦想课堂第三季开办,还记得前几天,你打电话给我,我非常激动,跟兴飞说:“就算是自己掏腰包,我们也要把活动办好!”因为我们的第一季,是所有参与课堂的大学生老师们,aa制轮流做饭,还记得当年册亨桥头给诸位夹的香肠吗?
小黄渴望和诸位的再次合作,如果你们的时间允许,我恳请梦想课堂第一季、第二季的老师们归位!
以下点名(排名无先后):
梦想课堂第一季教师——
何永民(西南大学)、韦正珣(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姜霞(武汉中南民族大学)、陈焕(湖北师范学院)、王亚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陈明俊(华北科技学院)、王兴飞(贵州民族大学)、卢崇明(贵州师范大学)
梦想课堂第二季教师——
罗梅、黄庭刚、班霞、游明阳、 罗朝剑、韦小珍、陆海配、覃发兰、杨东江、罗仕芳
最最后,梦想课堂第三季,你们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