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车因北方雾霾延误,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不穿礼服穿衬衫

音乐
长江日报
2016年12月21日 08:24

长江日报全媒体讯(记者王娟)乐器、乐谱和服装都没到,但武汉人在24小时内准备好了一切,让音乐会按时成功举行。昨晚在琴台音乐厅举行的一场音乐会的一段小插曲,不仅感动了武汉观众,更感动了来自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的艺术家。

昨晚的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携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演出。音乐会开始前,许多细心的观众发现,乐团成员们穿的不是常见的黑色礼服,而是简洁的白衬衫。经过介绍,观众才了解到这里还藏着一段小插曲:因为北方天气原因高速公路封闭,乐团的道具车无法按时赶到武汉,乐队的乐谱、服装和30多件乐器都是在武汉临时装备的。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乐团的车原本应该在19日晚抵汉,得知延误后,主办方和琴台音乐厅的工作人员连夜联系,兵分多路解决问题。20日一早,工作人员分头打印乐谱、购买服装,但最困难的是如何在短时间里借到这么多乐器。琴台音乐厅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原有武汉爱乐乐团等两支交响乐团,但20日晚都有演出,无法支援。“30多件乐器里不仅有大提琴、鼓、对镲等大件,还有鼓槌、琴弓这些艺术家平时不会外借的私人物品。我们只能不断地打电话联系、不断地跑,光音乐学院都跑了好多趟,终于赶在下午4时乐团排练前准备齐了。有副鼓槌是人家珍藏着舍不得用的新鼓槌,最难得的是凑齐了7把大提琴,其中有一把琴的主人本来在外地演出,为了救场提前回汉,一大早赶着把琴送到了音乐厅。”

这场风波,并没有影响音乐会的精彩。昨晚,这支来自“天鹅之乡”的乐团连续演奏《天鹅之歌》《图内拉的天鹅》等“天鹅”主题曲目,旋律优美而迷人令观众们听得沉醉,音乐会结束,乐团三度返场,气氛十分热烈。

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哈丁克介绍,这是乐团第一次来中国演出,这个插曲让他既感动又感叹:“感谢武汉人的帮助!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所有问题,非常有效率,武汉人太棒了!”哈丁克说,乐器、乐谱的专业性都非常强,之前团员们也曾担心借来的乐器不合适,但乐器到手后团员们都放心了:“乐器都非常好,我们的长号手需要一个特殊的塞子,本来他以为找不到,但是武汉人帮他买到了一大一小两个。乐手试奏的时候非常吃惊,惊喜地把长号抱在怀里,这太难得了。从这件事情,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不懈努力,谢谢武汉人!”

他们和武汉缘分颇深

昨晚的音乐会是“联投亿达之声”新年音乐会第三次在汉上演,无论是乐团还是指挥家,都与武汉颇有缘分。有着90年悠久历史的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擅长演绎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等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对西贝柳斯、格里格以及尼尔森等著名北欧作曲家作品的演绎也是极为有代表性的。多年来,这支乐团一直以高质量的录音受到各国著名古典音乐杂志和音乐大奖的青睐。2004年,乐团与著名指挥家帕沃·雅尔维以及爱沙尼亚国家男声合唱团等录制的西贝柳斯康塔塔荣获了当年的格莱美大奖。

帕沃·雅尔维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帕沃·雅尔维和此次来汉的指挥家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正是一对兄弟,而他们的父亲尼姆·雅尔维也是著名的指挥家,而且是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一门父子三指挥”,在世界古典乐坛上也不多见。不同于父亲尼姆·雅尔维擅长俄罗斯民族乐派作品指挥风格,克里斯蒂安钟情于前卫的现代音乐和跨界尝试,他以极富感染力的热情和深厚的古典音乐理论基础,给经典曲目注入了新的元素。昨晚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就是他根据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改编而成的。

有意思的是,雅尔维家族和武汉缘分颇深,克里斯蒂安曾于2010年和伦敦交响乐团、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合作,在琴台音乐厅上演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而哥哥帕沃·雅尔维也曾于2014年带领巴黎管弦乐团造访琴台音乐厅,成为当年的一大盛事。 (记者王娟)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