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与 国

音乐
遗忘在时光里的记忆
2016年12月25日 04:08

古人对音乐的认识是建立在江山社稷之上的。太史公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所以在那时,音乐代表一个国家的声音,国家兴则音乐,国家亡则音悲。

卫灵公有一次去晋国,途中在濮水过夜,半夜里被一阵鼓瑟声弄醒了,于是让音乐家师涓将曲调记录了下来。

卫灵公知道晋平公是个音乐发烧友,饭饱酒酣后,对平公显摆说:“这次来贵国途中,听到了一段新音乐,让我的音乐家给咱们演奏一下吧。”演奏还没结束,坐在师涓旁边的师旷便止住他的琴弦,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听了。”平公问:“这话是怎么说的?”师旷解释说:“这个曲子是师延当初为纣王谱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师延投濮水自杀了。此曲肯定是从濮水上听来的。”平公喜欢听,不听劝阻,让师涓奏完了。

晋平公问师旷:“有最悲伤的曲子吗?”师旷说有。平公要听。师旷说:“君王啊,您的德和义都还不行,不可以听的。”平公很固执,说:“师旷呀,该给我怎么演奏就怎么演奏吧,我喜欢听音乐嘛。”话说到这份儿上,师旷也没办法,只好演奏起来。师旷武艺高强,琴声引来玄鹤“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高兴得平公直向师旷敬酒。

平公意犹未尽,又问:“还有更悲的曲子吗?”师旷回答:“有。以前黄帝用它大合鬼神,君王您德义太浅,不足以听,如果非听,必受伤害。”瞧这话说的,这不明明刺激平王嘛。于是在平公的坚持下便又演奏了。这下可不得了,“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吓得侍从和佣人们都东奔西逃了,平王也吓得仆伏在廊屋间不敢动弹。

之此以后,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