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16系列:珍惜这群已经高龄而依然摇滚的老炮吧!

音乐
大象音乐空间
2017年01月01日 00:07

2016年我们失去了太多音乐巨星, David Bowie、Eagles的Glenn Frey、Prince、Leonard Cohen、George Michael、被称为The Beatels乐队第五人的George Martin相继离世,让爱音乐的人在这一年倍加感伤。

他们都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黄金时代走过来的音乐巨人。

我们不会忘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第一反抗之声响起,70年代电流轰鸣声不断持续震撼至今。摇滚,只不过是一种仅有数十年历史的音乐风格,但从其中所衍生的各种流派、对文化各领域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如不断席卷而来的风暴,带来批判、反抗、自省与深入骨髓的自我思考。

(从左起:David Bowie、Yoko Ono、 John Lennon)

作为当中开山劈地的掌舵手,有过太多令我们惊叹与尊敬的摇滚明星:

Ozzy OsbourneSteven Tyler

David BowieIggy PopPatti Smith……

他们为世人所记住的,并不是因为他们身上挂着“摇滚明星”的光环,以及这个光环所附带的光怪陆离、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而是他们在最摇滚发展伊始的时刻,在所处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下,依然能够执着而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心声与诉求。

也许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当下所唱所愤怒的,会为如今各种不同流派烙下如指向灯的印记。


时过数十年,一切事物都沉浮在社会迅猛发展的洪流之中,包括曾经面容年轻的他们。

我们曾经以为一些摇滚老炮是不死的,因为摇滚永远年轻着彼此的内心。但当我们得知他们的相继离去,此刻的心情千般杂味:原来活在时间之中的一切事物,最后也会回归到原点。

而如今仍然一直活跃在我们视野之中的摇滚老炮,他们仍然身体力行地向我们活出一种摇滚的姿态:

岁月没有带走年轻,因为一直摇滚着内心。


如今仍然活跃在我们视野中的摇滚明星们,他们选择以“摇滚”作为一生的相伴。从叛逆的青春期、而立之年、直到不惑之年,“迟暮”之词似乎因为他们身上愈发无比能及的摇滚气质而不见踪影。

让我们好好珍惜他们吧!


Ozzy Osbourne

出生年份:1948

关键词:Black Sabbath前主唱

重金属先驱 真人秀大叔

关于Ozzy Osbourne,曾经在他身上摇滚的“三大法宝”似乎已经运用到一种极致:毒品、性和姑娘。

他带领Black Sabbath对重金属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在90年代依然推出创作力十足的《No More Tears》,史诗般的作品让他继续风头无限。

在西方媒体之中,他被称为是“最不省油”的灯,在舞台演出的时候咬了蝙蝠后来又咬了鸽子,根据小道消息,他还在美国一战争遗址上解了个手。

但到了2002年开始,他老人家在妻子的推搡之下,又带上家人一起参加一个叫做《The Osbournes》的真人秀节目,全家人的大大小小生活都暴露在全国人民的“视奸”之下。

而近几年,Ozzy Osbourne露面也更加少了,有时仅是看到他的女儿作为It Girl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时尚派对之上。不过人们还依然会记得他作为“黑暗系国王”那身标志性的黑色穿着,以及他曾经的才华无限。


Steven Tyler

出生年份:1948

关键词:Aerosmith主唱

奖项收割机 教授级人物

Aerosmith主唱,江湖人称“大嘴”的Steven Tyler,完成了摇滚明星的标准配置:娶一个模特媳妇,再生一个演员女儿。上图就是他和爱女Liv Tyler。

年轻时候的Steven Tyler作为一个热爱摇滚的愣头热血青年,曾经也有过和Aerosmith成员们窝小房间,吃泡面的经历,而这种心酸经历后来写成经典名作《Dream On》,一直激励着后来无数的乐迷们。

Aerosmith一路上受到的鲜花与掌声实在是太多,格莱美、MTV音乐录音带、全美音乐奖等等数百项奖项的加冕,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他们作为美国最伟大摇滚乐队的铁打证明。

而Steven Tyler在乐队发行第14张专辑《Honkin’ on Bobo》时,更被伯利克里音乐学院授予博士学位。

近年来,他也曾经作为《美国偶像》的评委,不过只是两年时间就退出了。

果然美国真人秀挺喜欢找摇滚明星参与其中。


Iggy Pop

出生年份:1947

关键词:Stooges创始人 朋克教父

永远喜欢裸露上身的Iggy Pop,以他最为标志性的金色长发和牛仔裤,在滚圈美少年评选之中独树一帜。

作为被后来朋克青年尊称为“教父”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组建了The Stooges,并在1970年推出了专辑《Fun House》,被视为是最早的朋克发声之作。

他与同时期的Lou Reed、David Bowie被称作是另类摇滚的三剑客,而在他身上,乖张怪癖却显得十分突出:毒瘾成性、爱收集各式纳粹物品、时而在舞台上的疯癫更令人发指。

但后来作为他不离不弃的好友,David Bowie在他进入戒毒所的时候,经常定期探望他,并且说假如他能够戒毒,就带上他一起巡演。

此时Iggy Pop深受感动,也许他也明白了“摇滚”并不一定只是毒品与无法无天的乖张。一段时间过后,他如约和David Bowie踏上巡演的路,同时感动于路上所见的乐迷、以及David Bowie本人身上所散发的魅力: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效率。

在这个阶段上,这两位摇滚老炮互相鼓励,互相前进的故事,还被改编成《天鹅绒金矿》,尽管里面涉及某些敏感晦涩的层面,但是也无法阻止这两位摇滚老炮之间难忘的交情。

到了90年代,The Stooges发展愈发地好,在西雅图大受欢迎。Iggy Pop为电影《猜火车》创作了原声碟《Lust for Life》,成为又一代摇滚青年心中的经典。他还积极地为电影做配乐、出演音乐剧等等。

而近几年来,这位摇滚老炮依然活跃在我们视野当中,上一张新专辑是2009年推出的《Préliminaires》。乐迷们依然记着他标志性的爽朗笑容,经历所有一切沉浮之后,脱落身上的洒脱气质。


Patti Smith

出生年份:1946

关键词:女权发声者 摇滚诗人

朋克教母

有“教父”则必有“教母”。

作为无数摇滚女青年心中的偶像,Patti Smith身上散发出来硬朗与细腻相融的气质成为了多少摇滚女青年拼命想跟随的范本。

她是诗人,同样是也是朋克歌者。

《7号天堂》、《柯达》、《维特》三本诗集令她在上世纪70年代崭露头角,成为新生代的文青。

基本上,艺术家身上的气质,她都囊括了。“敏感”、“颓废”、“暴戾”与“极端”。而后她更将这一份气质一涌而现于朋克音乐之上。

CBGB俱乐部成为她对各种“支离破碎”情感进行极限实验的场所,失落的情感成为她驾驭十足的强烈冲击力量。

2007年,她毫无悬念地进入摇滚名人堂,2008年属于她个人的纪录片《生命梦想》也面世了。

面对众多她个人传记的推出,乐迷们好像更加地熟悉她,但她却更显无法令人捉摸得透。

在她的前大半生经历了朋克音乐的巅峰、长达十多年的隐居生活、好友与挚爱相继离开人世。人的一生也许就是这样,会有上升的愉悦,同样也会有低谷的无尽迷茫。

如今,Patti Smith依然活跃在公众视野之中,却更多是出现在各种表达政治诉求、寻求女性的平等对待等等公众事件场合之下,她是一位诗人,一位朋克歌手,同时也是一位关切周围世界、不仅是拘泥于自我世界的批判者。

Jimmy Page

出生年份:1944

关键词:Led Zeppelin吉他手

双柄电吉他 宝刀未老传奇

说到“摇滚老炮”,怎能不提Jimmy Page。作为Led Zeppelin的吉他手兼灵魂人物,他自创的双柄电吉他以及弹奏的功力,在江湖地位上是无人能及的。

对于吉他的演奏,Jimmy Page真心是一位大神级人物,除了弹奏双柄吉他,他还擅长使用提琴的琴弓来演奏吉他:

从1968年Led Zeppelin成军而来,Jimmy Page所在音乐之中所演奏的大段Riff与华丽的Solo令多少吉他少年视之为学习和模仿偶像。

而到了21世纪的Jimmy Page也频频亮相在一些公众活动场合之上,最为国内大妈大叔所熟知的,应该就是他在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表演,与Leona Lewis共同再现《Whole Lotta Love》的时光。

Jimmy Page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小报或者娱乐版块的最爱,因为这么多年来,他总能吸引各式年轻漂亮的姑娘,比如就在今年,年过70的他就被媒体目睹和一位年仅25岁的姑娘亲密出行:

只能说,不单是演奏技术、编曲能力等音乐层面上,在各种方面,Jimmy Page无疑都是滚青们心中“宝刀未老”的摇滚老炮。

Michael Jagger

出生年份:1943

关键词:The Rollling Stone主唱 英国爵士 滚青首领

滚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摇滚头衔,主唱Michael Jagger台上台下放浪形骸的形象,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登徒浪子”。

滚石的传奇以及伟大,已经从我们开始听摇滚时候,在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环境之下,心领神会他们的厉害之处,就连Maroon 5的骚当也是Michael Jagger的忠实粉丝。受到他音乐的影响的年轻一代实在有太多。

与Jimmy Page一样,Michael Jagger的风流韵事、各式花边消息也是颇多,似乎他们在表面之上,也给一些涉世未深的滚青们留下对于“摇滚”的刻板印象:摇滚就应该有一大群姑娘左拥右抱。

如今Michael Jagger依然带着滚石在台上继续数十年的摇滚生活,这也是很多音乐人以及乐迷所期盼的:人老色未衰,已过70依然精神焕发地歌唱。

Paul McCartney

出生年份:1942

关键词:The Beatles贝斯手

英国爵士 社会活动家

作为The Beatles至今仍然活跃在大众视线中唯一的成员,Paul McCartney从1964年的青涩贝斯手,慢慢沉淀成为一名时刻关心周围环境、全球化的社会活动家。

就如同很多摇滚明星一样,他们因音乐而为人熟知之后,便开始以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公信力为普通民众发出呼声、寻求更多的平等对待。

Paul McCartney在近几年一直投身在公益慈善事业至上,他本身就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支持素食,反对过度的杀戮。

对于这样在已经可以用“伟大”的词语去形容的乐队之中,Paul McCartney身上不断加冕的奖项,似乎不能深入地说明这一位老炮身上的才华与柔情。

令外界佩服的是,他在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保持极高的创作热情和效率。今年更与Kanye West一起在Rihanna的新歌《Four Five Seconds》献唱。

而最为令人动容的,应该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之上,他作为压轴登场,在演唱《Hey Jude》的时候,有多少人留下了泪水:人们一直在他身上寻找以及满足对The Beatles的渴望,但是新世纪的里面,Paul McCartney却是依然如故的Paul McCartney。

Bob Dylan

出生年份:1941

关键词:民谣英雄 文化象征

Bob Dylan,一个永不停止斗争的民谣英雄、文化的象征、已被符号化的人物。人们往他的身上投射了太多期望与欲望:那些与“垮掉的一代”、“在路上”、“反叛”有关的美妙幻想。

Bob Dylan吟唱他的力量与愤怒,从一个连表演风格都没有任何想法的无名小辈到确立起独特的风格、深刻犀利的歌词,成为众人顶礼膜拜的音乐大师。

他仿佛就近在迟尺,但又相距亿万光年:他永远都和大众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神秘之感,他非凡的音乐天赋、超然的人生态度,注定他永远只是一个你只能感受、不能触摸的那一位人。

Vivienne Westwood

出生年份:1941

关键词:西太后 朋克运动操旗手 时装设计师

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她的大名相信是每个合格滚青都听过,她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英国朋克运动的操旗手,在时尚领域将摇滚的精髓从衣着物料一直深入到每一寸肌肤之中。

当时她作为Sex Pistols创始人与经纪人Malcolm Mclaren的女友,从各式离经叛道的“奇装异服”当中,将朋克不羁以及放浪的精神融入其中。

尽管Sex Pistols昙花一现,但是Vivienne Westwood所创办的同名品牌却一直轰动全世界至今。

若是没有她身体力行,对各式摇滚装束进行创作与创新,恐怕现在滚青想通过造型来装个深沉也是件难事。

近几年,Vivienne Westwood的时装一直贯彻自己的“反叛、不羁”信念,而今年9月11日,西太后本人更亲驾装甲车到首相卡梅伦家门口,抗议政府的某些行径。

尽管Vivienne Westwood本人并不是玩乐队出身的,但是她却是最摇滚、最朋克的霸气女王。

什么是摇滚?你看西太后年过70,身上依然流动着不蛮的血,勇敢而不顾四面埋伏的暗涌,坚毅无比的眼神便知。

不得不说,重温这些摇滚老炮曾经以及如今带给我们的绝大轰鸣,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摇滚”真正能够带给我们一直坚信、能够无畏前行的力量:

他们数十年来,所经历的所有无法用篇幅一言而尽,然而他们在一些曾经并肩挚友离去之时,他们依然能够以赤子般的心,去用行动证明何谓“信仰”与“理想”。他们虽然年老,但是精神上却朝气如同年轻人,只是少了许多迷茫,多了几分沉淀。

可能这年过后,你依然羸弱,依然不知该往哪去,可能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依然给不了你任何能够立足于社会、不受纷扰的物质享受。

但是能够尽情享受此刻音乐带给我们的愉快与感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