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开始关于广州著名livehouse —— 飞livehouse主理人杨捷诈骗、欠薪的消息基本上传遍了广州独立音乐圈。
杨捷利用公众对“飞 Livehouse”品牌的感情和信任,声称能为乐迷朋友购买各大热门演唱会门票。在乐迷们提前数周甚至数月打款给杨捷后,杨捷直接玩起了失踪,门票、退款均不见影,、电话联系都拒绝回复。
最近,各方“关于杨捷其人”的爆料信息核弹般传遍了整个圈子。拖欠红专厂园区租金长达一年、拖欠工资,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私自拆livehouse内设备等等。
Livehouse对于乐迷来说,是一场音乐的欢愉,近距离欣赏自己爱的音乐的享受,却因杨捷用livehouse的名义欺骗乐迷,造成乐迷时间金钱上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诈骗金额已高达三万多元。
livehouse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本来就是一个基于对音乐的热爱的工作场所,他们情愿冒着杨捷一直拒绝签署劳动合同和购买社保的劳动风险,都希望为音乐圈贡献力量。然而,却遇上了一个标榜自己热爱音乐来进行金钱诈骗的老板。
在过去两年,livehouse好像一直都不太平静,中国独立原创民谣基地”之称的麻雀瓦舍关闭了,著名的杂家撤店变身游击主办方了,Mao livehouse无力支付房租搬离鼓楼,飞livehouse也陷入杨捷诈骗风波............
中国的livehouse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吗?
近年来,Livehouse市场虽然向好,在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增长双双增长下,Livehouse票房收入在2014年取得较大突破,同比2013年增长853.3万元,达到4954万元,增速高达20.8%,但是市场总量仍然较小,尚不及汪峰2014年个人票房的一半。
国内Livehouse演出场次不断增长,并于近两年开始爆发,在2013年出现超20%的涨幅后,2014年有所回落,但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虽然Livehouse演出市场持续走好,但全国大多数Livehouse演出状况不容乐观。以每年50个演出周计算,平均每周3场以上演出的Livehouse仅有10家,能够保持每周1场以上的Livehouse共计也只有39家。而全国90%的Livehouse年演出场次不足50场,这意味着平均每周都难以保证1场演出。
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2014年Livehouse演出票房、场次双增长,且均在10%以上,但总票房不足5000万元,90%每周演出场次不足1场的市场现状,却也让高房租、高人工、高设备投入的Livehouse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2014年,北京几家有影响力的livehouse先后因租金问题陷入困境。2015年8月,麻雀瓦舍因租金问题关门。麻雀瓦舍老板钱昌坤表示,麻雀瓦舍在2009年9月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签订的五年租用合同,在2014年9月到期后续签了一年,去年租金上涨了30%。麻雀瓦舍所做的一切成为了为房东打工,这显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Mao livehouse创始人李赤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鼓楼最后是我执意要离开的,我不想把Mao做成供养房东的地方。”除了麻雀瓦舍和Mao,“中文Blues第一人”张岭也曾在北京日坛附近的CDJazzclub开过一家livehouse,同样因为租金问题难以维系。据钱昌坤透露,“北京的livehouse就没有能盈利的,大家都在维持,这几年我也在扛,现在我觉得扛不住了”。
单一的收入模式已经承担不起高盎的租金费用。目前,Livehouse以场租、票房分成和酒水3项收入为主,虽然有经营者认为,Livehouse就该以场租和票房为主要收益,但当音乐人和场地都不挣钱的时候,场租、票房和酒水便再难以维持经营了。
“livehouse最基本的收入源自门票,以星光现场为例,全部满座也只能卖掉几百张门票,通常一张门票100元,门票收入只有几万元。livehouse的演出大多在周末进行,周一到周四又形成了空档期,空档期直接导致日租金变高。再加上因为livehouse的演出结束时间较晚,大部分人会选择开车前往,降低了酒水消费。如果没有周边衍生品的开发,单一靠门票来维持livehouse的生存是很难的”。
此外就是演出资源的匮乏,场地激增,然而内容补给却没有跟上的现状也让乐队和艺人资源出现断层、青黄不接。
再有就是户外音乐节对livehouse的冲击,近年来,各种户外音乐节在国内很多城市争相涌现,无论是老牌的“迷笛”“草莓”“雪山”“张北”,还是近来出现的“无锡太湖”“恒大星光”,相比空间狭小的livehouse,各种音乐节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livehouse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新合作方式,立体化的运营,拓展赢利点看来才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