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声乐导师李克先生多次说:“立德演唱歌曲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情。真正做到了用情唱、用心唱,难能可贵”。这是老师对我的鼓励,更是鞭策。我曾随晋艺歌舞团赴全国各地演出,所到之处我的演唱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我至今珍藏着一套百余张演出节目单,这一张张油印的、铅印的、胶印的、白纸的、粉纸的、单色的、彩色的演出节目单,真实地记录了我艺术道路上付出的每一次心血,唱过的每一首歌,也记载了那几场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演出。
那是一场情真意切的演出。1993年6月,晋中“双林杯”青年歌手卡拉OK大奖赛在平遥举行,这是我从声乐教授李克先生学习声乐后,第一次参加声乐大赛。参赛歌手来自晋中各县,评委由省、市两级的音乐专家担任。决赛在平遥大剧院举行。当我十六年后再次登上平遥大剧院那熟悉而亲切的舞台,面对我魂牵梦绕的乡亲父老,演唱我的参赛歌曲《三峡情》时,心情格外激动,特别是唱到“故乡的景呦,故乡的情……恰似儿女思乡情”,我想起了:当年在平遥文艺轻骑队,我们身背演出道具,步行到石城、果子沟等山庄窝铺演出,每演完一村一地,当地的乡亲父老都会把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那洒泪道别的难舍情景,又真切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噙着满眼的泪水唱完全曲,深情的演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荣获了民族唱法第二名。获第一名的是刘文涛,她演唱的曲目是《五洲人民齐欢笑》。赛后,时任平遥文化局局长的著名文化学者梁培卿先生说:立德的演唱声声入耳、字字用情,不愧是咱平遥文艺轻骑队培养的好歌手,真正为咱平遥争了光、添了彩。
那是一场紧紧张张的演出。1995年我应邀参加了由榆次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大型歌舞音乐史诗抗战颂》的演出,我在第一场饰演东北流亡大学生,演唱《松花江上》;在第三场饰演新四军,领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因出演两个角色,所以赶场换装很紧张,当时有三个人帮忙,我至今记忆深刻。《抗战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当时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季福星看完演出后讲话说:立德的演唱为整场晚会画龙点睛。
那是一场非常感人的演出。1995年9月30日晚,晋中电视台举办“迎国庆文艺晚会”,我受邀演唱《再见了大别山》。那时晋中电视台还在安宁大街现二中对面,演播厅不大,我们候场全在门厅。晚七点半开演,我的独唱是第五个节目。但我六点就到了,心里想着:赶快演完到晋中工人俱乐部剧场参加晋中地区第一届职工卡拉OK大奖赛颁奖晚会。这个颁奖晚会对我真的很重要,因为这是我参加大奖赛以来首获民族唱法第一名,一等奖易得,而第一名却太难。如今得了第一名,却因国庆演出,不能现场领奖,不能现场感受那份成功的喜悦。一边焦急地候场,一边想着那边颁奖的情景。我真忘了当时是怎么上场的。舞台上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多么感人的情景啊:饰演大别山父老乡亲的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大爷、慈祥可亲的大娘、活泼可爱的孩童、憨厚朴实的大哥和泪眼迷茫的大嫂,他们紧紧围绕在我的身边,千叮咛啊万嘱咐……我唱着“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特别是唱到“慈祥的大嫂啊,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啊,再见了乡亲们,大别山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此时,我早已情动于心、热泪盈眶。独唱一结束,穿着演出服以最快速度赶到晋中工人俱乐部剧场。记得主持人说:获得本次大奖赛民族唱法第一名的张立德,虽因电视台的演出没能上台领奖,但他现在已经赶到了我们演出的现场,并给大家带来了他的获奖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是一场留有遗憾的演出。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榆次文化局、教育局联合排演了红色经典《长征组歌》,以市教育局合唱团为班底,邀请了当时晋中地区最具人气的歌手——胡秀英、赵立、张德和、师桂芬和我。首场演出在前进剧院,区、市两级主要领导观看了演出,我领唱第七场《祝捷》,从第一句“长途跋涉足未稳”开始,观众鼓掌到全曲结束。《长征组歌》演出阵容之大,效果之好确为榆次前所未有。遗憾的是费时、费力精心打造了一个暑假的红色经典,只演了两场便宣告结束。如能组织青少年学生观看演出,想必会是一堂非常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那是一场十分荣幸的演出。1996年10月山西省群众艺术馆建馆四十周年举行馆庆文艺演出,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文化厅领导参加并观看了演出,此次演出全省只邀请了两名歌手,女歌手是刚刚获得全国群星奖的胡秀英,男歌手是我,我演唱了自己首唱并在全省新人新作精品展演中获奖的歌曲《牧羊欢歌》,演唱受到与会领导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那是一场非常深情的演出。2002年7月27日上午共青团榆次区委迎“八·一”慰问演出,在武警八六五零部队礼堂隆重举行。开场节目是金星幼儿园的大型幼儿舞蹈《牡丹颂》,孩子们出色的表演,配以漂亮的服装和华丽的牡丹花道具,真的是美不胜收。十三岁的吕文光(后考入军艺、星光大道2012年度观众最喜爱的人气王)精湛的唢呐独奏《黄土地》、十二名小姑娘的琵琶齐奏《游击队歌》,成为演出中最大的亮点。青年歌手董婷婷倾情演唱了《懂你》。当红摇滚歌手闫啸把一曲《热情的沙漠》演绎得热情奔放、活力四射,赢得全场阵阵掌声后,我压轴演唱了《西部放歌》,结束是歌伴舞《兵哥哥》。观众主体是年轻的武警战士,他们英武帅气的坐姿,整齐而富有节奏的掌声,组成了一道振奋人心的风景线,为整场演出锦上添花。演出结束,部队首长讲话说:“今天的演出非常精彩、非常成功。这是今年‘八·一’我们武警官兵收到的最早、最好的节日礼物。衷心感谢团区委,衷心感谢所有演职人员,大家辛苦了,谢谢!”。部队首长的赞许让我们感动,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本场慰问演出的总协调——团区委副书记张贵青,统筹全盘不辞辛苦,对所有参演人员贴心鼓励、关爱入微,小演员们都亲切地叫她“大姐姐”。这是我作为总导演与团区委唯一的一次成功合作,因而记忆深刻至今难忘。
那是一场激情澎湃的演出。2003年国庆前夕,榆次区委、区政府在晋中电视台举办了《与祖国同行大型文艺晚会》。开场节目——是由唐振勇作词,侯鸣中编曲的歌舞《榆次你好》;第二个节目是我和女高音歌唱家胡秀英共同演唱的《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当我满怀激情演唱“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动人的歌声汇成海洋”时,好像听到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赞歌、情歌、颂歌,好像看到了祖国天南海北盛开的雪莲、茶花、荷花……我们珠联璧合的深情演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第七个节目是获得全国群星金奖的秧歌剧《车夫》。晚会在歌舞《这里是我家》中结束。整场晚会高潮迭起,主题突出——歌唱祖国、共庆盛世。
那是一场情深谊长的演出。2005年5月17日(农历四月初十)是平遥黎基村传统庙会,在阔别黎基三十年后,我们十五名知青再次踏上了这片留有自己青春印记的热土。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村办企业水泥厂,拜望了健在的老村干部。在走进当年住过的知青宿舍时,我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相拥而泣、深情回忆。想起了1975年3月20日下乡的当晚,我们(在全县挑选的有文艺特长的知青)就为乡亲们献演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想起了可敬可亲的老书记赵普润大叔,不仅请了会厨艺的村民刘大爷给我们做饭,还特殊照顾经常给我们发放白面;想起了淳朴善良的乡亲们,苦活累活不让我们干,有了好吃的硬往我们兜里装……那充满真情关爱的点点滴滴,每每想起都让人心里无比的温暖。
当晚,乡亲们闻讯我们演出,早早就聚到了村委大院里的露天剧场。开演前,县文化局局长梁培卿(当年县委选派到黎基的下乡干部,我们知青步入社会的第一位引路人)发表了非常精彩的讲话。开场节目是韩建婷、巩锦芳、刘金仙、陈英的女声小合唱《好日子》;女高音朱永爱深情演唱了《毛主席的光辉》,伴舞是梁巧英、廉香山;星光大道周冠军武玲花倾情演唱了戏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知青队长韩丽霞和付队长王乃聪联袂朗诵了《黎基这方热土,我深深地爱着你》;我身着白军装演出服,激情演唱了《咱当兵的人》,演唱结束我说:“回家的感觉真好!我是当年的小帅哥张立德,电话*****,期待以后常联系,各位乡亲父老我永远爱你们”。说完我深深鞠了一躬,抬头时早已泪流满面。压轴节目是邢茹莉声情并茂的女独《父老乡亲》;最后全体知青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个节目乡亲们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整场演出情深意浓、充满温馨。我深信,那份激荡在全体知青与乡亲们心中无法割舍的真情,必定会日久弥新永存心中。
那是一场非常满意的演出。2009年2月9日,第二届社区文艺展演暨迎春晚会彩排时,总导演贾宝宝对我说:如感觉不保险可提前录音对口形。我说:“贾导放心,当我胜任不了真唱时我就不唱了,在我的演唱生涯中没有过假唱,那样对不起观众”。晚会上我倾情演唱的《西部放歌》成为当晚最精彩、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区四大班子领导观看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区委王建林书记高兴地说:立德唱的好,很有精气神。王书记的鼓励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
那是一场特别幸福的演出。2013年12月24日,我有幸以全国超级百姓歌手的身份,参加了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节目的录制。担任节目主持的是全国一线名主持曹颖,特邀嘉宾是著名剧作家,已经八十四岁的闫肃老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周炜;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聂建华。置身于四周和上下炫目的灯光中,面对如此重量级的嘉宾和主持,我的心狂跳起来,嗓子感觉特别干,两手全是汗,因为从来没有登过如此华丽而壮观的舞台,我真的太紧张了。后来在突然想到自己已是年过五旬一直视名利为过眼烟云的百姓歌手时,心情开始慢慢平静下来。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庄重大气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舞台中央。当《西部放歌》那激昂明快的伴奏音乐响起时,我早已忘记了一切,只觉得眼前就是滚滚奔流的黄河——那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我一嗓子“哗啦啦的黄河水”已激起现场一片掌声,直到演唱完最后一句,我还久久在歌曲的情绪中无法走出。直到德高望重的闫肃老师点评时,才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场。闫老非常认真地说:“《西部放歌》这歌难唱,但歌手唱得是满腔满调”。听了闫老非常认可和肯定的点评,我心里感觉特别的温暖。这不仅是对我现场表现的赞许,也是对我坚持三十年练声、对歌唱艺术孜孜以求的肯定。
回眸自己走过的铺满鲜花掌声的声乐艺术之路,我特别感谢我的恩师——李克先生,他不仅教给了我最好的声乐演唱专业技术,更为我找到了一生健康快乐的源泉;我非常感谢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让我在梦寐以求的大舞台一展歌喉,我真的感觉特别幸福和欣慰;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晋中大地的老百姓,我的歌唱到哪里,哪里就有老百姓真诚的欢迎和衷心的赞扬,这是我坚持唱下去的根本所在和力量源泉。这一切无不在激励着我,从艺术到做人必须不断完善,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