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火不了。
你骂我,我也这么说。
十几年前,我上高二,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周杰伦的《爸,我回来了》这首歌,整首歌只有一句的旋律是自己喜欢的,但却还是和小伙伴吹嘘着周杰伦的歌有多牛逼。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同座的抽屉里也有一盘周杰伦的专辑,当时的感觉就是好想有什么东西丢了一下。
那些现在想让赵雷红,有害怕赵雷红了之后会失去他的人,应该也是这种感觉吧。
我能够想象他火的程度,大概也就是许巍那个水平吧。因为那个可以成就周杰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大众媒体已失去了他原有的造星能力,这是个头条失效的时代,这是个小道消息盛行的时代。
还是在高二的时候,当宿舍窗外传来许巍的《蓝莲花》的时候,我就不再听他的《完美生活》了,几年前许巍在深圳开演唱会,但当时太忙了,并没有去听,据说他唱的很好。
很高兴,许巍最终战胜了抑郁症,大概年前的时候,看到电视上鲁豫对他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说个不停。
相比于电影来说,音乐是更为碎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音乐,3-5分钟的时间,能够参杂的东西毕竟有限。就像我小学五年级看到哥哥买了一张专辑的时候,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钱,因为整张专辑的12首歌里,我只喜欢听其中的一两首,所以每次听这本磁带的时候,都是听完一首,再换其他的磁带,同时,用筷子不停的将磁带转到歌曲的开头。
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的长尾理论,证明了小众产品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这生命力来源其实是小众产品不断的自我生长的能力,很多民谣歌手、摇滚乐队虽然创造了几首主打歌,但最后由于缺乏持久的创作力而泯然众人矣,终其一生也没有化作那一颗《夜空中最亮的星》。
赵雷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但故事有着同样的主题,理想、朴实、孩子……以及一种怅然若失:
“她在来去的街头留下影子,芳香在回眸人的心头,眨眼的时间,芳香已飘散,影子已不见。也许,前任就是日子里的惆怅,轻轻叹一口气,轻轻点一支烟,等烟雾散尽,你心头已然一片空荡荡。”
但失去太过于痛苦,人们就会选择遗忘,并且努力不再想起,也就不再想起那个歌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