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动人的音乐可以走进人的灵魂深处,快乐的音乐让人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悲伤的音乐让人失魂落魄、潸然泪下;激昂的音乐能鼓舞士气,华靡的音乐让人沉溺其中。在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作品《钢琴家》里,音乐是拯救瓦拉蒂斯劳的生命工具,瓦拉蒂斯劳因为音乐在惨烈的纳粹杀戮战争中幸免于难。在这部极为冷峻严苛的作品里,既有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又有对人性那仅余的温情的歌颂。
罗曼·波兰斯基出生于法国巴黎,著名的法国导演,曾经拍摄过《水中刀》、《荒岛惊魂》、《唐人街》、《怪房客》以及《雾都孤儿》、《杀戮》,这位集结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等一系列蜚声国际的大奖,让罗曼·波兰斯基成为影坛的重要导演。而这一部反思战争与歌颂美好的电影《钢琴家》,似乎成为了罗曼·波兰斯基电影的鲜明标签。
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一名波兰籍的犹太音乐家瓦拉蒂斯劳在二战之中被纳粹军官禁闭在犹太人贫民区,等待他的只有伤痛和死亡。但他热爱音乐,依旧在电台做现场演奏,可是好景不长,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屠杀更加严重,他四处逃窜,躲在朋友家封锁的底下室,只能靠朋友的救济干粮来维持他的生命。在白色恐怖的席卷里,他的朋友和家人统统遇害,而他躲在那间狭窄的地下室内,惶惶度日,没有粮食没有水源。然而,炸弹很快来到了这里,一切将成为废墟,他只好躲在被炸弹炸毁的狭窄的缝隙了,饥饿折磨着他,在寻找食物中被一名纳粹军官发现,他的脸上弥漫着的都是惊恐和抽搐,纳粹军官被他的琴声感动,将自己的大衣脱下给他御寒,并且带来了食粮。战争终于过去,他活了下来。并且重新拥抱了他的音乐人生,而那一位曾经救助他的纳粹军官或许已经被绳之以法,电影唯一留给我们的是那个纳粹军官曾是一名音乐教师。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席皮尔曼的原型就是斯普尔曼,那个纳粹军官名叫韦恩,死于1952年俄国战俘营。在这个关于二战题材的故事,导演把战争的残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又歌颂人性中那仅有的一点点美好与感动。就像韦恩给席皮尔曼送来粮食告诉他,德军就要撤离了。席皮尔曼看着这怀抱着中的滚烫的食物不知如何感恩,韦恩却告诉他让我们感恩上帝。上帝?这个人类杜撰出来的救赎人类的神,他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一面,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众生。
导演并没有一笔抹杀人类内心深处的善念,善良是人内心最纯真的一面。也许韦恩与席皮尔曼的相遇是因为音乐,也许是韦恩内心的善良战胜了邪恶。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正面和反面。韦恩作为纳粹军官,他的暴行无可厚非,可是当他救下席皮尔曼时却又像一个正义的使者。正如电影的题目钢琴家,是音乐改变了人的性格,使人变得温和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