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透析《驴得水》:揭秘开心麻花“睡服”观众的二三本领

音乐
牛老师观影视
2017年02月17日 16:21

日前,一部号称口碑"炸裂"的电影风起云涌般登陆大荧幕,同时也是开心麻花团队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突然间街谈巷议这部影片如何讽刺现实如何揭露人性 ,堪称此片乃本年度良心力作!这样想的观众看来你已被麻花"睡服"。

戏剧与影视的先天性基因决定了该片后天不足

众所周知开心麻花团队近十年来异军突起,迅速成长为观众新宠,并被各大卫视、综艺、晚会、剧场青睐,佳作不断备受好评。作为剧场出身的麻花团队显然深谙取悦观众之道,对于剧情操作、人物塑造乃至台词语言都更胜其他非专业电影团队一筹,所以在当下热门的跨界现象里麻花团队属于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

当然,麻花的成功来自于戏剧与影视先天的关联因素,在艺术领域的七大门类中,唯戏剧与影视的相似度最高,且综合性最强,其他五个门类(文字、美术 、建筑、音乐、舞蹈)则成为戏剧和影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发现无论是作家跨界做电影如郭敬明的《小时代》、韩寒的《后会无期》,还是音乐人进军大荧幕如崔健的《蓝色骨头》,只能制作出口味小众化的粉丝电影。而电影艺术的发端可以说是从戏剧开始的,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便是对戏曲的信手拈来,往近了说《西游记》《红楼梦》不论情节人物还是衣着造型都能捕捉到戏剧的影子。

然而戏剧与电影终究是貌合神离的,这就显现出麻花团队的后天不足。戏剧的魅力在于现场观摩带给观众的即兴式体验,需远观而不可亲近,重形式而缺乏细腻。电影的关键则在于蒙太奇,它可以将细节瞬间放大,或以上帝的视角凌空俯视,从而通过视觉冲击创造直达观众内心的深刻体会。尽管麻花请来了李安导演的御用摄影师为画面保驾护航,但难以逾越的话剧模式始终是麻花电影的致命伤害。

讽刺与幽默只是手段 实质是群体的自嗨

《驴得水》的灵感源于饭桌上的一次闲聊,偏远地区某所学校,老师们为了取水方便养了头驴,谁也不愿意出养驴钱于是他们虚构了吕得水老师吃空饷。这显然是个不错的题材,但故事的成功与否十分仰仗编剧的功力。影片开头交代的故事起因让我一度认为这次麻花团队应该是要憋个大的,但越看就越不对了。

在谎言将被拆穿时,三民小学的四位老师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人格问题,孙校长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是人性的自私,裴魁山为了钱财迅速抛弃个人立场以及因为得不到一曼而恼羞成怒是人性的贪婪,愣头青周铁男在枪口下捡回一命后做了走狗是人性的怯懦,而张一曼,她活得自由活得率性,最后还是为风流付出了惨痛代价,这也体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哀,一幅知识分子阶级在强权政治下的丑恶百态。

台词的掺水和人物的浮夸让这部《驴得水》看上去像一部加长版的小品,演员们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也沉浸在自己的语言包袱里。铜匠"复仇"的片段尤其突兀,读几本书就让原本质朴的傻小子蜕变成复仇狂魔,领导一吓唬又打回原形,刚才那么猖狂是被日本太君附体了么?

最不能忍受的是影片的结局,骗局败露东窗事发,几位老师没事人一样有说有笑继续经营三民小学,只有一曼为这场荒唐的骗局买单,不应该每个人都为谎言付出代价吗?如此狗尾续貂,原本发人深省的立意就这么沦为一场闹剧了。

当然,我们不能抱着挑剔的眼光审视艺术,毕竟大部分观众还是被"睡服"了,只是本领还需历练历练。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