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的时候八十年代,早已恢复高考,整个社会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文凭”代替“出身”成为硬通货。
那时候中学生的前途非常单一:考大学。
考上了大学,国家干部,铁饭碗——有吃有穿有房子;考不上,待业青年,没房子没对象、没前途、没尊严。无论高低贵贱,只要考不上大学,你就是被鄙视的人。
而那时候全国只有那么几所大学,屈指可数,学校很正规,门槛超高。没有民办学校,也没有各种分校,至于现在孩子动辄出国留学,更是想都不敢想。
考大学完全是硬碰硬,大家凭分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惨烈程度今天不可想象。所有的六零后们,在中学时代都作过考大学的梦,有的是美梦成真,有的是噩梦缠身——终身都活在没有文凭的阴影里。
那时候不但大学少,专业更少,基本只有文科和理科之分,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像音乐、美术、体育、摄影、表演这些专业,老百姓的孩子别说报考,连知道都不知道。
这些专业院校廖若星辰,基本只招收世家子弟,圈外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进入这样的院校。很多有天赋的普通高中生,在没听说过的情况下,往往就和这些能改变自己一生的专业擦肩而过。
所以,那些三流中学经常是藏龙卧虎的地方,一些偏科偏得很厉害的学生,往往被作为差生打入差学校。我记得我们班包括我在内,有好几个学生能画一手好画,还有的嗓音独特、酷爱唱歌,但我们这些人除了偶尔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比赛和歌咏比赛之外,看不到自己的特长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前途?
高三那年,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妈妈有个朋友在一所大学工作,有一次她偶然看到了我的小画本,惊奇地说:“呵呵,这孩子这么喜欢画画呀,有灵气,将来可以报考艺术系,学绘画啊!”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此时此刻我们全家才知道,画画也是可以考大学的!这个世界上,有专门以绘画为专业的,大,学,生!
作为一个三流学校的三流学生,我感觉自己昏暗无光的未来陡然出现了一线希望,那是一道从未想过的光芒,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开始了作为学渣的逆袭之路。
从艺之路充满艰辛,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最终我考上大学,成为我们三流学校史无前例的大学生,这是后话。
看着好看就买本书呗
本文节选自《青春期》 京东当当亚马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