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十年时光,尘世浮华终究不能逾越他的一尘不染。
小编90后一枚,深知嵩鼠众多,凭我一支钝笔,当写不尽许嵩十年蜕变,然仰慕之情只可溢于一纸泼墨。如果从许嵩创作歌曲算起,已有十几年头了,一路上饱受的争议和质疑,且放一旁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不用争辩不必理会。
相信大多数如我一般年龄喜欢上许嵩的时候,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这个大男孩温暖如春的歌声娓娓住进了耳朵里。那个时候还没有自己的手机,还没有发达的多媒体,有个mp3就算好的了,但就算如此,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不小心的听着他的歌曲。相信好多人的初恋回忆都伴随着许嵩的歌曲一道温柔踏步,时光宛转熬成一封粉色信笺,可后来我们都曾在爱情里掉过眼泪,好在还可以低头浅唱那句无所谓。
十年磨一剑,匠心总是独运,那个大男孩如今已而立之年。 猛然回头,看看这个大男孩在十年里留下了什么?
《自定义》、《寻物启示》、《苏格拉没有底》、《梦游记》、《不如吃茶去》、《青年晚报》6张专辑的相继问世,仅仅如此吗?显然不是。六张专辑,一百多首歌曲都贴上了许嵩的标签,那就是不忘初心,不改本质。从一个听者的角度看,许嵩初期,也就是前两张音乐专辑,音乐唱腔稚嫩却不失吸引力,音乐内容多涉及感情,音乐曲风多边,有流行音乐,说唱,还有中国风,加之软绵绵的声音在当时可谓红极一时,非科班出身的许嵩在当时凭借专辑里的几首单曲席卷各音乐平台,可见鬼才的称号也是合乎所以。为人低调的他并没有选择立马接受各媒体的采访、娱乐节目的邀约和唱片公司的签约,而是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继续自己的独立音乐创作。11年签约海蝶后,推出《苏格拉没有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他的曲风开始有了改变的迹象,除了继续以往的情歌,中国风之外,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也能在歌中略微体会到,直到《梦游记》的推出,才看到一个全新的许嵩出现在大众面前,音乐处理和制作方面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多元化的选择,批判现实的意味愈加浓烈,这也是使许嵩不能够像一些经纪公司包装的歌手那样活跃于各大媒体平台,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许嵩的创作,《不如吃茶去》的问世一方面表达了许嵩对现实的针砭,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许嵩誓与浮名散不与世为争的心境。
《青年晚报》便是许嵩而立之年回馈给广大歌迷最好的礼物。从专辑名字来看,瞄准了年轻一代,巧借晚报这个载体,青年晚报背后便是茶前饭后,便是众生百态,便是千人千面。从曲风来看,许嵩依旧沿用以前的讽刺手法,批判之余又不失力量感,只是柔和的歌声与强烈的批判意味反差太大,反而更能产生平空一声惊雷的效果,催人进取。从许嵩的歌声里我们更能读到外界的纷扰不摇我内心的笃定,立足当下的同时追忆着过去的过往,批判的同时又折射出无奈的心境,只能独善其身,以歌为利器,直刺听者内心深处。
温润如玉,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