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知行”:伯牙学琴

音乐
学国学网
2017年02月24日 18:25

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名叫伯牙。他酷爱弹琴,但技艺不高。于是,伯牙便拜著名琴师成连为老师,跟他学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伯牙逐渐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他弹琴时常伴有杂念,不能进入忘我的状态,技艺水平很难达到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

伯牙虽感到十分焦虑,但始终无法提高自己的技艺。成连也在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尽快提高伯牙的琴技。

有一天,成连对伯牙说:“我有一位老师,名叫房子春。他家住东汉之滨,很有谋略和见识,善于陶冶人的情趣。我送你去他那吧。也许他能帮你改变目前的状态。”正不知如何是好的伯牙听老师这么一说,顿时喜上眉梢,很高心地接受了建议。

于是,师徒二人立即启程,赶赴蓬莱山,一路上,伯牙与老师,谈笑风生,好不舒心,他们顺利到达蓬莱山,放下行装,安置好住处。成连见伯牙兴致很高,就对他说:“我先去拜见老师。你不要离开这里,感到烦闷就弹弹琴。我很快就回来。”说完便撑船远去。

伯牙送走老师,稍作休息,便开始边弹琴边等着老师回来。他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得到名家指点,不禁心花怒放。于是,他取出琴来想抒发一下此时的心情。可是他弹了几曲,总觉得心境慌乱,曲子也平谈无奇,便停了下来。

一个时辰过去了,有一个时辰过去了,老师还是没有回来。伯牙心里有些着急,于是站起来,四面张望,希望能看到老师的身影。

面对大海,放眼望去一片寂寥,没有一个人,海天一色,空旷渺远;海浪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地拍打着崖岸,飞溅出无数美丽的浪花,像精灵一样转瞬即逝;身后林木深幽郁郁苍苍,衬着深蓝色的海水更显得雄浑、古朴、凝重;空中海鸥飞来飞去,不时鸣唱,划破了寂静。好一幅辽阔、壮丽的美景跃然眼前。

就这样,伯牙望着美景,心潮澎湃,不是生发出一缕曼妙的情思,不时有一股创作冲动激荡着他的胸膛。

景色在他眼中越来越美,似乎有了生命。海水向他涌过来,鸟儿向他飞来。他无法按捺这美妙的情思,不自觉地坐到琴前,和着涛声,伴着鸟鸣,疾速地弹起来。他完全沉浸在这大自然的韵律中,情感的波涛在他手指下翻转流泻,边弹边唱,边看边弹,似把流水弹成乐曲,把乐曲幻化成流水;似吧森林弹成乐章,把乐章叠印成森林;小鸟像跳跃的音符,音符像欢乐的小鸟。

就这样,他弹到不能自持。当琴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他已泪流满面,大声喊道:“老师,老师,我明白您的一番苦心啦。您带学生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让我改变意境和情趣呀!”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成连回来了,他见伯牙如痴如醉的样子,知道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他略略点头,含笑不语,在伯牙身边站了一会儿,便把仍沉浸在音乐旋律之中的学生唤醒。伯牙见到老师,感动不已,两人相视,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后来,伯牙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大琴师,他无与伦比的琴艺令人赞叹不已。

伯牙学琴三年,技艺无法再提高的原因是缺少更为良好的音乐环境,激发不出新的灵感。

来到蓬莱“仙境”后,他触景生情,迸发出新的灵感火花,新的琴音在他手下呼之欲出,从而使弹琴的技艺突飞猛进。这正是知与行相辅相成的体现。

当然,伯牙的成功,还在于他平时打下的基础,蓬莱之行只是他成功的外力。假如没有那三年的努力,要想在任何“仙境”一蹴而就都是不可能的。

本文由学国学网(号:lexueguoxue)发布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