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我一直为别人而活,哪怕一瞬间让我自由的过

音乐
娱评小乐
2017年02月26日 20:35

《三傻大闹宝莱坞》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勇者对于理想主义的勇气和执着,更是一份对于印度文化的感慨。慢慢脱离掉你死我活的丛林文化的印度越来越向普世文化的靠拢,在民主的道路上看到了自由的新希望。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唯有音乐才是把我们从精神生活引向感觉生活的媒介。”而影片中的穿插配合影片叙事的曲调,则完全将观众的情绪巧妙的带入了导演的主观视觉中,给观众以不小的感觉体验。“恐惧者,我们都深陷于井底;无畏者,他畅游于海天之际;毫不犹豫的迎接潮汐,他如一片浮云独自飘逸,却是我们最好的知己。”这是一首印度歌曲,这首歌曲把如此特立独行的跟随自己的心而生活的主人公的性格在音乐层面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伴随着优美的风景与歌声,法莱开始回忆他们与兰彻的点点滴滴。他们曾经一起困惑,一起迷惘,一起颓废,一起荒唐,也在一起成长。

不仅如此,片中重复出现的一段恰到好处的全民式的歌舞中,欢快奔放的曲风倒是很好的诠释了兰彻这个乐天派的心态。“一切顺利”这个词一种被主人公反复念叨,即便不能短时间解决所有问题,至少可以减少恐惧,增加直面困难的勇气。而此欢快曲风却没有一直持续,整个看似荒诞的狂欢结束之后,又来了一个巨大的落差对比。偏偏给他的“一切顺利”来了一个跌宕起伏,作为观众的我们不仅从轻松娱乐的惬意心情跌落到纳闷遗憾,还给剧情带来了一个小转折。

“心很脆弱,你得学会怎么哄它。”兰彻带着中国式阿Q精神的如此说道。而乔伊却自杀了,一句“I quit”让我们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苍凉的声音。是自我的毁灭?还是教育制度的他杀?我们无从得知。也许兰彻的“心是一个傻瓜,你得学会相信那个咒语”才是强健人心的精神胜利法。学校填鸭式的教学,家长的独裁控制,让可怜的学们在种种束缚下听得到内心对于自由的呼喊,却迫于强权迈不开追寻的脚步。片中那个学生在自杀之前还用吉他弹奏了一首很舒缓的音乐,散发着淡淡的哀伤,没有痛哭流涕的撕心裂肺,却无形之中契合了认为的悲哀心理。

也许,在很多时候。音乐有时就像一条锦带,把一些分散的、跳跃的镜头串联起来,这就是音乐的连贯作用。由于一部电影的时间有限,如果把一些短暂的镜头都详细的交代清楚,那么会占用很多的画面。而音乐是不占空间的,它能把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称为一个整体,这是音乐独有的特点之一。片中很多时候都用音乐来连贯剧情,使其衔接起来,比如里面的闪人到达西拉姆的音乐就用得恰到好处。

“我的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哪怕一瞬间,让我自由的过!”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而我们呢,该为谁而活?也许我们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否则等到我们老去,会不会觉得自己一生浑浑噩噩,像个真正的傻瓜?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