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80-90年代,歌星 我们的那些青葱岁月的记忆

音乐
明星周边早知道
2017年03月13日 04:04

希望这篇文章依然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一起开启那段尘封的记忆。

邓丽君 --- 放在第一的,依然是几乎风摩整个亚洲的祖国宝岛的天后级人物,上期虽然也介绍了她曾经在宝丽金时代的一些粤语歌曲,但她真正的实力还是体现在国语歌的甜美,感觉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人可以及她项背,只可惜去的太早,但也为歌迷留下了永远的甜美印象。

刘文正 --- 说他是华语歌坛最神秘的巨星一点不为过。最早听刘文正的歌曲应该还是在84年以前了,当时流行的很多台湾校园歌曲,均出自刘文正,只是那时还不知道原来这个帅哥就是红极一时的刘文正,《乡间的小路》,《兰花草》,《三月里的小雨》均是他的经典曲目。当红时还自己组建了飞鹰唱片公司,旗下捧红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飞鹰三姝”,伊能静,裘海正,方文琳。还有后来的情歌王子巫启贤。刘文正人帅歌好,他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在1991年突然隐退,从此彻底退出娱乐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据说曾有台湾商业演出愿意出价26亿台币要他复出商演,他也不为所动,铁了心要和娱乐圈说再见。正因一直保持神秘,刘文正也成为台湾“硕果仅存”的永恒传奇。然而,越是神秘,人们就越好奇。

凤飞飞 --- 当年台湾国语歌坛那种字正腔圆唱法的又一代表。她的歌曲进入大陆也非常早,不夸张的说,也是70后父辈们的偶像之一。凤飞飞形象甜美,而且喜欢戴各式帽子出场,因此也被称为“帽子歌后”。她的《掌声响起来》,《我是一片云》等代表作,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被内地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绎。其实对凤飞飞歌曲的最早的认识,是通过朱逢博老师的演唱才知道。

韩宝仪 --- 也算是80年代出道很早的一个台湾歌手,韩宝仪的歌,欢快,甜美,柔情,略带忧伤,很多老情歌由韩宝仪唱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味道。早期的时候以翻唱歌曲和民间小调为主,听她的歌,总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费玉清 --- 台湾著名的歌手和主持人1977年推出首张专辑《我心生爱苗》。1984年以一首《梦驼铃》获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1986年演唱在中国大陆播出的电视剧《一剪梅》同名主题曲受到欢迎。1992年凭借歌曲《相思比梦长》获台湾金鼎奖最佳男演唱人奖。多少年来,费玉清的造型,永远是不变的西装革履。被问及为何一直坚持以西装造型示人,因此也被称为“演艺圈的公务员”。年轻时,费玉清曾与一名日本女孩订婚,两人在秀场结识并举行过订婚仪式,不过后来因为女方要求费玉清入赘,费玉清不同意,所以解除了婚约。至今一直未婚。2006年和受邀和周杰伦合唱《千里之外》,效果非常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开始喜欢费玉清这种老派的唱法。

蔡琴 --- 说到蔡琴,永远的中音,永远的那个有些复古的发型,尽管她的相貌不算靓丽,但是有绝对的女人味。年轻的时候不曾对蔡琴有什么感觉,但她和费玉清一样,身上始终弥漫着一种古典气质,如今我也绝来越喜欢蔡琴的个,蕴藏着岁月感。曾经看过一个蔡琴的专访,她说每次演绎同一首经典的曲目,她总是会考虑哪一个小细节应该有所改变。因此尽管她可以每次演唱同一首歌曲,但每次却有不同的体会,这就是蔡琴,把每一首歌演绎到精致。记得她和费玉清的合作更是珠联璧合,非常精彩。

罗大佑 --- 小小的眼睛,小小的标志性的圆眼镜,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人,长期以来被称为音乐教父,也算名至实归,出道早,影响力大,又会作词编曲。特别是早期的一些歌曲,可以说是红遍海峡两岸。记忆中《童年》对当年还不太开放的大陆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广为流传的“健康歌曲”之一,《明天会更好》更是中小学主题班会的保留曲目。《恋曲1990》,《东方之珠》都是广为传唱的歌曲。罗大佑自己的音乐历程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缩影,是他把西方摇滚乐的精神和中国传统文人的批判精神比较系统地带入流行音乐,他自己也经过从“黑潮时期”的抗议歌手到转向香港成为大众歌手的转变。

苏芮 --- 第一次知道苏芮,就是上图左上角的那盒《跟着感觉走》的卡带,那时香港谭张陈正如日中天,以至于我也并未觉得苏芮又和特别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听苏芮的歌,同样是越来越有味道。1983年的电影《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风摩大陆。她后来的《牵手》以及粤语版的《凭着爱》(即姜育恒的《再回首》粤语版)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曲目。

千百惠 --- 说起千百惠,在1987年时候第一次听到同学们哼唱她的《想你的时候》《走过咖啡屋》,那时的我对流行歌曲还懵懵懂懂,终于知道了千百惠的名字。记忆中千百惠 除了这几个成名曲外,之后便沉寂了。在当年众星云集的港台歌手中逐渐隐退,我想说起千百惠,更过的是一种情怀吧,听到她的《走过咖啡屋》,就会想到那段懵懂的岁月。

黄莺莺 --- 有一位台湾籍,早在70年代就出道的资深歌手,也是貌不算惊人的单眼皮女歌手,黄莺莺是台湾歌坛中少数中英文歌曲皆有佳绩的歌手之一。长久以来,她的声音拥有神奇的魔力,她创造了无数的第一,也带动了流行的风潮,黄莺莺绝对是在华人的流行音乐界中最受尊敬的名字之一。在我对她的认识中,最出名的当属那首《哭砂》,后来还有叶倩文翻唱的同样动听的粤语版《秋去秋来》

齐秦 --- 《狼》《大约在冬季》使我认识了齐秦,当年看到卡带封面上齐秦浪子的形象,如此长发,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男人也可以有这样的长发的。齐秦除了歌好听,另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他曾和王祖贤的那一段感情。1987年,齐秦在《冬雨》专辑中,为王祖贤量身定做歌曲《大约在冬季》,《冬雨》《花祭》都也都是他特意写给王祖贤的歌曲,我也非常喜欢,还是由于版权问题,上无法分享《花祭》这首歌,强烈推荐大家去找一下齐秦的《花祭》。齐秦与王祖贤相恋10多年,分分合合好多次,2002年两人还是以分手告终。也算一段凄美的感情了。对此我也为他们有些可惜,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故事早已习以为常。

薛岳 --- 这可不是那个国民党抗日名将,而是台湾70-80年代有台湾摇滚乐之父之称的薛岳。我知道他的时候已经是1990年,就是从他的绝唱《如果还有明天》开始的,但当我听到他这首出名的歌曲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如果还有明天》的原唱是薛岳,一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摇滚之父”,在他三十多岁时,被证实癌症末期。他的好友兼音乐人刘伟仁得知薛岳患有癌症后,就作了这首《如果还有明天》送给他。但最终薛岳还是在他36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命运的安排,现实的无奈,一个面临死亡的人唱出来的感觉不是颓废不是悲痛,而是将剩余的生命激情挥洒以及最终的告白,或许更多的还有他的不舍和他不服命运安排的一种抵抗。信乐团和刘伟仁、薛岳并不是同时代的人。信在他的《感谢自选辑》专辑中把《如果还有明天》作为第一首主打歌,就是想表达对摇滚前辈薛岳的致敬。信的极富穿透力的嗓音,薛岳的高吭,还有柯有伦的最后那一段震撼的RAP,透过现代科技,完成了3人的时空合唱!薛岳的原唱版本很难寻觅了。

潘越云 --- 土生土长的台湾本土歌手,1980年出道,也算老资格的女歌手了。外表相貌一般,但极具个性。给人一种时而野性,时而又极富情感的感觉,我最喜欢的是她的那首《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代天后邓丽君和很多大陆知名歌手都曾翻唱这首动听的歌曲.

姜育恒 --- 出生于韩国首尔,原籍山东荣成,韩籍华裔歌手。长期在台湾发展,他是名副其实的忧郁王子,《再回首》《跟往事干杯》《梅花三弄》,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无一不是姜育恒这种忧郁气质的体现,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成熟沧桑男人的魅力尽显,想要勾起各种回忆的话,就请听这首《再回首》吧。

王杰 --- 台湾著名的“浪子”。期初我听他的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但之后获悉王杰的一些身事,对他不由的有些特意的关注,他的歌曲正如他的经历,充满了沧桑感,他的歌并非一般歌手的无病呻吟,而是坎坷人生塑造出的结果。他没有时髦的装扮,但就是他那不修边幅的着装、真实而又忧郁的眼神、婉转高亢的歌声,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无数的歌迷。王杰的名曲《安妮》就是一首有着真实背景故事,描写王杰的初恋故事,女主角就叫作安妮,美法混血儿,十七岁的的王杰在一次的舞会上与她相识,纯纯的爱并没有持续太久,分手后,女主角却因一场车祸意外身亡,王杰为了纪念她,便写下了这首歌,歌名也采用了女主角的名字:安妮。知道这个背景故事后,更加觉得这首歌在王杰的演绎下太传神,为之感动,也可以感受到他当时心中无限的苦闷和痛苦。

赵传 --- 就是从《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认识他的,说实话,他真的有些丑,但正因为如此,反衬出他的歌,他的第一首主打歌《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就占到了这个便宜,特别切合他的情况,但不容否定,人不可貌相,他的歌声却真的很有魅力,之后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是一个不可多得佳作。他真的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陈淑桦 --- 天生丽质,嗓音甜美,《梦醒时分》就是李宗盛特意为陈淑桦量身定做作词作曲的一首佳作,之后的《滚滚红尘》,《笑红尘》都是经典好歌,上世纪80年代的陈淑桦是滚石最成功的歌手之一。她的歌,已经成为记忆中的一个完美的形象。

张雨生 --- 张雨生是台湾创作型歌手,在台湾有“音乐魔术师”之称,其音乐成就由于英年早逝而失去了再发展的机会,但他的坚持与努力在歌坛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张雨生甘愿沉寂,不去刻意迎合市场,他在意的是自由自在的唱自己喜爱的音乐,而不是局限在公式化的流行音乐里, 这一点也是现在有些雷同的流行乐坛需要学习的。张雨生的高音几乎达到了神仙级,极限的高音可以达到真声的G3,据说在录音室里可以达到非人的E4,可惜他因车祸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31岁。

李宗盛 --- 李宗盛的歌词不走连篇累牍辞藻的华丽堆砌路线,也少有故弄玄虚,过分意象化和朦胧化以至晦涩难懂的倾向,而是以生活为出发点,用简练朴实、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听者的心灵感受和感情寄托,将浓浓的感情深藏在理性的文字中。不同的人总是能够在歌词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像是一个诗人又像是一个哲学家。他最新的作品之一《山丘》讲述的感受,恰似我这等略有了些生活历练的70后的感受,我是非常非常的喜欢。

周华健 --- 应该是在1987年吧,当年宝丽金群星演绎了一首《永远的朋友》。当年的这盘卡带我是没有买,因为同学说这盘盒带除了主打歌《永远的朋友》以外,都咋地,大杂烩的歌手很多,比如周华健。这就是我第一次知道了周华健,也没听过他的歌,只是听同学说“不咋地”。或许是因为当年港台巨星如云吧。刚出道周华健也确实名不见经传。但过了90年代,周华健开始崭露头角,他的《亲亲我的宝贝》,《让我欢喜让我忧》,《风雨无阻》都是一首首好歌。他曾经还是酒吧驻唱,后来碰到李宗盛慧眼识珠。他善于运用鼻音、哭腔和假声,声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逐渐逐渐周华健成了我很欣赏的台湾歌手之一。

童安格 --- 说起童安格,我觉得他从1989年的《梦开始的地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就开始具备了巨星的气质,书卷气的优雅歌者,不寻常的“王子”气度。洋溢着台湾式的文艺气息,以及童安格音乐中惯有的淡淡的哀愁。特别他穿着西服登台的样子,总是那么优雅。童安格也曾是同龄女孩的偶像,当年班上喜欢童安格的女同学也不在少数。

张信哲 --- 被誉为情歌王子,期初我对他的歌也不太在意,甚至觉得他有些“娘”,我依然喜欢我的校长和张国荣和陈百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张信哲以他高亢温柔的声线,诚挚动人的歌声,唱出了令人沉醉的情歌世界。曾经火爆上海的保龄球馆背景音乐就曾长期被他的歌占据。经典之作《爱如潮水》、《过火》、《别怕我伤心》、《宽容》、《难以抗拒你的容颜》等等不计其数,连极少唱歌的刘嘉玲不曾和梁朝伟合唱过,却和张信哲合作了一首《有一点动心》。也非常适合在K歌厅里和朋友对唱。

伍思凯 --- 我对他的印象主要停留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从8岁起学钢琴,15岁便在西餐厅帮黄莺莺钢琴伴奏,他拥有深厚的学院化根底、儒雅的书生形象、高亢干净又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东西方音乐结合的独特表现方式,作为全能型的音乐人,他能在一群实力派与偶像派的夹缝中将歌声留给那些懂他的人,被台湾歌坛誉为“爱的歌手”。

孟庭苇 --- 绝对是90年代台湾歌坛的玉女掌门人,孟庭苇长相甜美,嗓音空灵、清脆、收放自如,有抚慰人心的力量。2000年底孟庭苇突然宣布退出演艺圈之后专心研修佛法,曾差点前往印度出家。她也是一位素食者,茹素超过二十年。如今的孟庭苇感觉依然保持着那份清新。

巫启贤 --- 他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东莞,他也是1986年被刘文正发掘,到台湾发展音乐事业 。其实我对他印象倒是一般,听他的歌也不多。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他这首《太傻》,他的调子略带伤感,歌词细腻准确,也算是曾经有那么一号吧。

黄品源 --- 黄品源真的就像个邻家大男孩,一直用甜美的酒窝、温文有礼的态度、迷人的笑容、独特的嗓音,在乐坛走着双鱼座的黄品源柔软而坚持的路。论长相,真的也算是相貌平平,但是他的歌真的就是那么吸引人,而且还可以自己作词作曲.

高胜美 --- 说道高胜美,她是台北高雄的布农族歌手,其实我听过她的歌并不多,不过我个人认为对出名的还是她为《新白娘子传奇》演唱的《千年等一回》等一系列主题曲,实在太出彩,太家喻户晓,每当那个旋律前奏放起,就想到了赵雅芝出演的白素贞。高胜美还同时为不少琼瑶的电视剧演唱了主题曲,如《青青河边草》等,都是当年黄金档的热播剧,高胜美的歌声也随着这些热播剧一起走红。

伍佰 --- 本名吴俊霖,华语区知名的摇滚歌手,词曲创作人,据说他从小读书成绩优异,5门课都是100分,因此得名“伍佰”。伍佰是1990年出道,因此我对他的歌不是很熟悉,但我想如今的台湾歌坛应该有伍佰一席之地,据说曾经罗大佑和李宗盛组建的“纵贯线”乐队,曾想邀请伍佰加入,但不知道是何原因,伍佰没有接受邀请,之后才改为邀请张震岳加入,如果有伍佰的加盟,也许“纵贯线”会更加老辣一些吧:)

邰正宵 --- 邰正宵,当年也算是个奶油小生型帅哥,他的歌声温柔而有男子气,他作的词凄美又浪漫,他扮演的角色忧郁而耐人寻味。《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纸鹤》、《一千零一夜》合称为“三千情歌”,这是他的巅峰时期。早在上世纪94年,我出差去内地,相当偏远的地方,那些简陋的卡拉OK厅里,都有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而且还是必点歌曲。尽管他现在也已经淡出歌坛,但至今我依然非常欣赏他。

林志颖 --- 出道时才17岁,也是70年代生人,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他出道时的歌迷更多应该是80后女生吧,他也应该算是第一代小鲜肉了。而且至今保养非常好,感觉也是个不老神话。如果说校长是年年25岁,他大概可以算年年17岁了吧。据说林志颖在投资方面也颇有建树,而且还是个赛车手。

郑智化 --- 郑智化的名字也许更多的代表着伤感,灰色,叛逆,自我和抗争。

任贤齐 --- 论长相,他应该不算偶像派,甚至感觉他就像是个邻家爱唱歌的青年似的,就是从他的《心太软》开始认识他,出道以来也算是收获了很多奖项,记得有一段时间,只要走在街面上,到处都在播放他的歌曲。近年来他还在影视界也崭露头角,港片《树大招风》中饰演的悍匪,也算是深入人心。

优客李林 --- 其实优客李林这个组合应该是90年代初期就出名了。优客李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和声”组合。一个爱弹吉他的李骥,和一个有着天生好嗓子的林志炫,他们结合在一起,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一起登上了舞台,创作者李骥外表刚毅而内心细腻温柔,不论是声音还是个性都是属于安定型;演唱者林志炫外在沉静却内心热情洋溢,歌声、形象给人的感觉斯文恬静。两人默契十足,一弹一唱唱出了一片天地。

张宇 --- 张宇也算是台湾中生代的歌手了,他的唱法很独特,如泣如歌,爆发力又兼具细腻情感是 “宇式情歌”是他的招牌。创作风格并不随波逐流,每首歌,似乎都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各自的情感和历练,听张宇的歌让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咀嚼情感的味道、回忆感情的煎熬,用情歌满足人们泪中带笑自寻烦恼的爱情百态.

熊天平 --- 熊天平拥有一副美声派的独特音色,唱片界评论人常以张雨生、张信哲与其相题并论,甚至也有人称他为“新音乐教父”,我对他印象较深的就是那首《火柴天堂》,但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还是齐秦版的《火柴天堂》更加好听。

张惠妹 --- 张惠妹如果说是90年代异军突起的台湾歌后也不为过,当年她出道时,无论送略带狂野的外形,或者热情奔放的曲风,还是动感似火的舞步,不一不是吸引众多歌迷的眼球,再加上张惠妹略带沙哑的嗓音,唱起抒情的慢歌也丝毫不逊色,她所演唱的《听海》就是我非常喜欢的曲目之一。后因在公开场合演唱台湾“国歌”,被大陆封杀数年,对她的演绎事业也产生了不少影响,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她全面的音乐天赋。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