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始终秉承着一条信仰: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纵观历史的长河中,主角们固然享受众人捧月,但也不要忘记那些默默无闻的配角。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配”,正是因为他们的衬托,才铸就了一部部经典的传奇。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这样一位金牌配角,他是武侠剧一代宗师,12岁开始学习螳螂拳,16岁成全能冠军,18岁随周总理出访缅甸,李连杰和吴京的客师,至今拍戏依然坚持不用替身,成为影视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就是于海。
于海出生于山东烟台,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于海并不是专业演员,他没有学过一天表演。虽然没有学过表演,但是他却酷爱武术,12岁的时候,拜七星螳螂拳第四代传人,誉有“中原怪侠”之称的林景山为师,开始学习正宗的螳螂拳。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虽然于海的年龄小,但是毅力惊人,同门师兄弟坚持不下来的高强度训练,他却都能完成。出于对武术的热爱,于海每天坚持早起晚睡,刻苦训练,因此深的师傅的喜爱。
16岁的时候,于海参加了全国举办的三级武术比赛,并且以战无不胜的傲人成绩连闯三关,成为国家正式的武术运动员。之后,他又代表山东武术队参加了国内举行的重大比赛,多次获得剑术、棍术、螳螂拳冠军及全能冠军。为了能够准确领会“螳螂拳”的精髓,他每天都和上百只螳螂共处一室,研究它们的一举一动,潜心修炼,在原有的动作上改良和创新。因此,他也被称为一代“螳螂拳”大师。
1960年,年仅18岁的于海已经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武术运动员,而且他还经常受邀参加一些国内外武术交流。其中让他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跟随周总理出访缅甸,之后,又多次带队作为教练和队长出访三十多个国家,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以及中华武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他在国内外武术界宗师级的地位,他的武艺和武德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武术爱好者的尊重。
如果要说起他与演艺圈结缘还要追溯到1980年,源于红极一时的电影《少林寺》,于海在剧中饰演李连杰的师傅一角,并且还是该片的动作武术指导。《少林寺》的成功,不仅让李连杰走红,于海也迎来了一片赞誉,两人的渊源也就从此开始了。于海共与李连杰合作过四次,分别是《少林寺》,《少林小子》饰演“天龙”一角,也就是李连杰的爹,《南北少林》再次饰演“师傅”一角,以及《太极张三丰》中的大师伯。虽说,两人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李连杰对于海也是毕恭毕敬,十分敬重。
不仅与李连杰颇有渊源,他还和吴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两人也是合作四次,最早的是在1996年一部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中,饰演“杨崇武”,当时的吴京还是一个毛头小子,但是武术造诣却十分了得,这也是于海看中他的原因之一。之后,两人又在《太极宗师》《新少林寺》以及《少林武王》都有精彩的表现,无论是在戏里戏外都给吴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更在吴京的成长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于海所出演的作品,虽大多以配角的身份出现,但是精彩程度却令人不容小觑。凡是与他合作过的演员,没有一个不被他的敬业所折服,荧屏上威武刚猛,现实生活中却十分谦和。曾经有记者称呼他为一代宗师,他却连连摆手说:“别别别,千万别这么说,我可受不起,我只是一个老师。”而且他是强调,有人经常说我是李连杰吴京的师傅,其实我不是,我是教过他们一些东西,但我只能算是“客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海已经很少再拍戏,但是他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推广中国的传统武术。研究各武术门派的精髓,博彩贯融并不段推陈出新,对中国传统拳的研究和演练,被称为“武学字典”。事业上功成名就的他,个人生活也是令人羡慕,不仅有一个美满的婚姻,而且还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如今也是子承父业,推广中国的传统武术。
现在于海的空闲时间虽然多了起来,但是他最大的爱好还是打拳,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练习拳法,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因为心中热爱拳击。从事近五十年的武术事业,一直都活跃在武术教育第一线,育人无数。从影近三十年,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武侠宗师”形象。如今75岁的高龄,依然生龙活虎,让人敬佩。沉稳从容,笑看名利,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征服观众,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一代宗师—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