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参加《我是歌手》,林志炫为何从不邀请这个男人来帮帮唱?

音乐
秋日么么茶
2017年04月03日 03:09

时光倒流24年,如果你在某天早晨经过台南的某个学校,也许会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来送货。

收货的人瞥了他一眼,却发现似乎很眼熟。就试探着问,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你和那个优客李林的林志炫长得很像?

年轻人笑了笑,说,他是我哥哥。

收货人恍然大悟,对他说,回去告诉你哥哥,他唱歌真的很好听。

年轻人连忙点头,说,一定一定,我一定转告。

他撒了谎,他就是林志炫,知名组合优客李林里的那个“林”。1991年成立之时发行的首张专辑 《认错》,就以超过百万张的销量成为台湾年度销售最佳专辑之一,还获得过金曲龙虎榜冠军等一系列奖项。

1993年,他们的第三张国语专辑《少年游》入选台湾新百佳专辑。其后的首张英文专辑《Ocean Deep》再登金曲龙虎榜冠军。

如此炙手可热的大歌星,为什么还在当快递员送货呢?当年可没有什么找明星体验不同职业的真人秀节目。

一切都要从林志炫的家庭说起。林志炫家有个家族企业,印刷厂,早年由他的父亲创立。工厂规模并不大,只能接接学校校刊或公司宣传资料。但即便如此,父亲也为印刷厂倾注了所有。

和那时的大部分父母没什么区别,林志炫的父亲总觉得五光十色的娱乐圈不是个稳定的行当,远不如搞实业来得踏实可靠。

因此,虽然林志炫在音乐道路上已经火到不行,但父亲却始终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回来继承家族的印刷厂生意。

林志炫不愿意走父亲早就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他喜欢音乐,沉醉在怎么让每一个key变得更加精准,迷恋于当嗓音在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和音准产生共鸣时的那种快感。

经过拉锯式的谈判,父亲同意他继续唱歌,代价是印刷厂也不能丢。

从此林志炫开始两头奔波。每天上午,林志炫都要回到工厂管帐、跑业务,人手不够的时候,还要兼顾小工和送货员。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中午12点之后,林志炫戴上眼镜,穿上一身帅气西装,才正式开始他的歌手工作。

这让李骥感到很苦恼。

他是优客李林的那个“李”。做艺人忙,做知名的艺人更是忙上加忙,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通告、演出和应酬。然而因为林志炫,他和团队不得不每天等到很晚林志炫来了以后才能开工。

李骥和林志炫已经认识了十年。1983年,一次偶然的校园歌唱比赛,李骥和林志炫分获冠亚军,两人就此结识。一直玩乐队的李骥邀请林志炫作为主唱加入乐队。

他们分工明确:李骥负责写歌弹吉他,林志炫负责深情飙高音。乐队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比赛,渴望被别人认可。

而离开校园后的现实是残酷的,他们曾连续参加过3届木船民歌餐厅比赛,却没有获得任何名次。

梦想怎能轻易放弃,八年磨一剑,虽然一直没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但起码在圈子里混了个脸熟。

转机终于来临。

1991年,他们的朋友李岳奇、韩贤光、官大治一起成立了经纪公司签下了他们,借用夏威夷吉他尤克里里的名字,为他们起名为优客李林。贷款为他们制作了第一张专辑《认错》并推荐给点将唱片。

在此后的五年间,优客李林大受欢迎。《认错》、《出嫁》、《少年游》成为了众多70后80后共同的记忆。

但正如前文所叙,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

早上8点上班,上到中午,中午出来做艺人上通告,晚上一两点回去,隔天早上8点还要上班。这样蜡烛两头烧的日子,林志炫一做就是5年,直至他筋疲力竭,无法支撑。

人不能太贪心,他必须做出抉择。所以,在1995年优客李林和公司合约到期之际,他向记者吐露心声,准备不考虑续约,因为身体累了,家人也累了,要休息。

娱乐记者的特点就是跑得比谁都快,林志炫要回家?这样的大新闻谁也不会错过。于是第二天的报纸上通栏大标题:优客李林拆伙。

看到报纸的李骥鼻子都气歪了,因为他事先根本不知情。同伴要退出,他反而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任谁都会气愤。况且优客李林正如日中天,美好前程正在向他们招手,怎么能说走就走?而且是去经营一个小小的印刷厂?

花了大量心血,把音乐当成一份职业,结果另外一个搭档,却把这个当兼差,一下就挥挥衣袖拜拜了。而且为什么这么重大的决定没有事先和自己商量,却先告诉了记者。李骥不能理解,他认为这是背叛。

而按照林志炫的性格,既然木已成舟,他也不想过多解释。他的情绪模式是:越靠近、越给期望的人,他优先不说出来。

从此两人不再说话。

一个优秀的组合解散了。印刷行业也并未迎来一个商界奇才。

命运总是如此地捉弄人。林志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离开正火的组合,回到家里的印刷厂乖乖地做孝子准备未来再创辉煌。

却没想到才几个月的时间,一把突如其来的大火就把印刷厂烧了个干净。

也许是老天也舍不得这把好嗓子吧。父亲终于放手,对林志炫说,我把时间还给你,你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吧。

那一刻,是印刷厂烧掉的6个月后,林志炫哭了。那是种释放,压抑了很久的释放。

这次,林志炫重新出发。1997年,他加入索尼唱片。凭借《单身情歌》二度崛起。

1998年3月,林志炫发行首张个人国语专辑《蒙娜丽莎的眼泪》,声音越传越远。同年,他在复旦大学的首场校园演唱会获得了极大成功。据传,疯狂的粉丝挤破了礼堂的古董门。

而李骥则一蹶不振,陷入沉寂。他做梦都想开大型演唱会,聚焦万人瞩目的荣光。现在星途戛然而止,单飞后的专辑《一个李骥》不温不火,逐渐走衰的唱片业也不能支撑他独自唱下去。

更为无奈的是,“志炫那么红”成了李骥的魔咒,因为人们总是拿他和林志炫去比较。

他迫切地想要获得另外一种认可。

他变得急躁、压抑。

好在他懂电脑。既然音乐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不如换条路。在此后的数年间,他做过IT公司创意总监,出过4本IT方面的书,做了win98中文版代言人,写专栏文章,去电台、电视台客串主持人,还创业网络公司,运营过聊天软件。

期间虽然也曾落魄,但也算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摸爬滚打多年,受尽了人间冷暖,从卑微小人物的角度李骥开始重新理解自己的人生。他深深懂得加强专业知识的重要。为此他重新走回学堂,2004年,他收到了复旦大学EMBA录取通知书,李骥自我感觉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和林志炫平衡的支点。

他的潜意识里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在音乐领域和林志炫匹敌已经几无可能,但去到和他不一样的领域,读书总归是好的。

就在这时,李骥接到了林志炫的电话,林邀请他担任个人演唱会上海站嘉宾。

此时距离1995年两人分手已经过去了近十年。

十年,曾经的翩翩少年郎已是人近中年。当两人共同站在舞台中间,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多少往事已经随风飘去,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然而,很多事情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虽然歌迷们还在期盼着两人能够合体继续前缘,但明眼人都知道,一切都没可能了。

现今的林志炫,两上《我是歌手》,在音乐的王国里接受着歌迷的膜拜。

当前的李骥,数次创业,在商海的大潮中起起落落。

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交集,但交叉后又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行,越来越远。

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至少他们共同拥有过一段闪亮的日子。

在那段日子里,李骥淡淡地弹着吉他,林志炫站在身边淡淡地唱着歌。他们的梦想与青春、快乐与友情永不褪色。

可是,生命转瞬即逝。

珍惜我们当下的岁月,为将来的自己留下一抹亮色。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