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张学友拒登《歌手》舞台,陈奕迅也曾表示对乐坛无望?

音乐
盟票来了
2017年04月12日 20:28

近日,关于歌神张学友早前做客某DJ访谈节目中的言论在网上爆红,向民众“袒露”拒登《歌手》舞台的原因,并表示自己已经比赛比够了。

直言比赛需要算计,这并不是自己所能接受的,也不应该是音乐要传达的精神。音乐应该是自由表达的,不应该成为讨好观众和沦为比赛工具的形式。更不应该具有太多的功利性。

更是直言怀疑导师水准:老实说那些评委都不知道懂不懂。

同时,也对那些参与《歌手》录制的音乐人表示佩服,自己没有勇气去参加,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比赛出身的自己现已无心比赛。

最后也希望,所有参赛者都能乐在其中,重要的是享受过程。看淡名次。

张学友此言一出,引发众网友热议。也有网友表示赞同,“这样说话没毛病。”主持人也直言:“你已经是歌神,没必要去参加歌手了!”

《歌手》开播至今,确实曾多次邀请歌神张学友,但却一直未能如愿。对此言论,《歌手》官微也机智回应。表示“从未放下

其实,在早年间,就曾有综艺节目一直力邀其去当导师,张学友就表示过,“邀约一直有,心动很多次!我做1个节目,可以两年不用做事。”但最后都婉拒推辞了。

那时电视综艺才刚刚开始流行起来,还在以“毒舌”和大胆言论来作效果。网综、真人秀节目还不像现在这样井喷,对此,歌神表示

“我不是不喜欢钱,有些话我真的讲不出来,苛薄、尖锐的话,讲了我会难过。”

用现在的话来说,歌神一定是有精神洁癖的,在专业上,曾十年磨一辑,只为呈现更好的自己,在态度上有自己的坚守,只求问心无愧。“很值得。”

其实在华语乐坛有很多人和张学友一样拒绝上这些音乐真人秀节目,比如刀郎,刘德华,谭咏麟等,因为真正的音乐人都有一个态度,音乐是自由的,并不需要证明什么!

1993年,张学友的《吻别》专辑创下400多万张的销量纪录,如今数字音乐时代来临,唱片市场已不如往昔,但他却觉得市场不好,自己更应该做好,“我问心无愧,唱了30年,想为乐坛做点事,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做好”。

在2011年,“歌神”张学友更是凭借1/2演唱会146场,288万人次获世界吉尼斯记录认证!

现在老将风采依旧,同样对新人寄予厚望,其中也不免对香港乐坛现状的担忧。

在2013年金曲奖颁奖礼上,10年没出席颁奖礼的张学友凭多年来共得过25首金曲奖的最高纪录,获颁发“金曲35周年荣誉大奖”。张学友坦言,相信自己这个纪录很快会被打破。他还认为香港乐坛变得很弱,好歌手越来越少,不少人都捱得很辛苦。

陈奕迅得知张学友认为香港乐坛很弱,回应说:“我有另一说法,我对世界及乐坛仍有希望。”不过他有感“全国最佳歌手奖”皆由非香港歌手夺得,希望唱片公司及歌手能自我检讨。香港乐坛现状确实不复之前。

揭秘:那么歌神称号又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歌神”是香港乐坛对他的称谓。张学友不是香港的第一位歌神,在此之前的歌神是“许冠杰”,如果你知道许冠杰的话,在七十年代他将粤语流行曲带入了主流音乐,这一贡献给了他“歌神”这一美誉。

至于张学友,在1992年他推出了《真情流露》这张粤语大碟,在当年的由TVB主办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十大劲歌金曲金奖”的殊荣。为他颁奖的是商台的大姐大俞铮,对张学友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当场授予他“九十年代歌神接班人”的称号。“歌神”这一称呼便由此叫开了。

在当时张学友被封歌神颁奖现场,俞铮原话大致是这样的:

“这位男歌手我认识有很长时间了,他令我最欣赏的地方是他不单工作时很拼命,他还有很豁达的气度,有很进取的精神。”

“我希望借今晚这个机会,在颁发这个最高荣誉的同时,寄望他能够将他一贯积极进取、永不言倦、不轻易放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多地灌输在他的歌曲和作品里面。希望他能够继续做一个好的榜样,继续支持创作,令他不单只是众望所归,还会无愧无悔地成为九十年代歌神的接班人——张学友!”

但作为张学友本人,则对这一称号不以为然。他曾公开说过,阿Sam(许冠杰)是香港乐坛当之无愧的歌神,而自己只是一个“爱唱歌的神经病”。刘嘉玲也曾霸气评价过:要是不让他唱歌,他会死掉的。

最终,无论歌神选择以何种方式面对大众,我们都希望歌神能永远做自己,过的自在幸福。

了解更多明星动态,敬请关注“盟票”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