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掌财经丨网易云音乐火了 独立音乐人你们过得好吗?

音乐
云掌科技
2017年04月13日 02:27

作者:云掌财经 财小伟

4月11日,网易云音乐在上海召开发布会,公布用户数突破3亿的同时,宣布已经完成7.5亿元的A轮融资,由上海广播电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领投,此次融资网易云音乐的估值高达80亿元,上线仅4年的网易云音乐跻身独角兽俱乐部。

关于网易云音乐如何一步步成长壮大,网上文章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独立音乐人这个特殊的群体。网易云音乐从一诞生,就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独立音乐人,一路走来网易云音乐毋庸置疑见证了中国独立音乐的成长,成就一大批独立音乐人的同时,对中国独立音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今网易云音乐如此之火,独立音乐人们会因此获益多少呢?

何为独立音乐人

独立音乐人指的是没有和任何唱片公司签约的音乐人,自己录歌,自己宣传。与华语音乐盛行的成人抒情风格不同,独立音乐人风格比较独特,也能体现音乐人的自我追求,因此,也有人把“独立”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指音乐人的独立身份。近一年来,随着李志,陈粒,赵雷等一批音乐人走进公众的视角,独立音乐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这样一个群体的的生活现状。

独立音乐人现状

去年年底,网易云音乐今年面向全站2万多认证音乐人做了一组问卷调查,对回收的4414份有效问卷做了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一份《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

尽管从体量上看,独立音乐相对主流商业音乐仍属小众,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听众注意力分散,音乐口味更加偏向分众化与个性化。以民谣、电音乃至二次元为例,过去它们被贴上小众、非主流标签,如今由于听众愈发追求个性化,每一个方向下的体量也愈发庞大。这也是独立音乐逐渐成长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如《天空之城》、《成都》等民谣作品火遍大江南北,李志、赵雷等音乐人将演唱会开进体育馆甚至是体育场,赵雷、李志的数字专辑在网易云音乐上销售额破百万,大小音乐节已然在全国遍地开花,独立音乐崛起势如破竹之时。处于金字塔塔尖与底端的独立音乐人境况也相去甚远,人气的差距最直接体现在演出机会与演出次数等与收入息息相关的方面,动辄相差超过500倍的单场演出收入让我们看到,理想中的独立音乐繁荣依然无法触及。根据网易云音乐的调查,68% 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不足 1000 元,单纯依靠音乐,他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网易云音乐对独立音乐人的扶持

网易云音乐一直致力于扶持独立音乐人成长,早在去年11月份网易云音乐就宣布启动命名为“石头计划”的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计划在2017年进行2亿元资金规模的投入,将主要从推广资源、专辑投资、演出机会、赞赏开通、音乐培训、音乐人周边、音乐人指数体系等七大方面对独立音乐人进行支持。现在,在一些独立音乐人的页面上,已经开放了“打赏”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像赞赏文章一样,支持喜欢的歌曲。

石头计划”的意图很明显。网易云音乐希望借助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交优势,吸引独立音乐人入驻。一方面,如今的音乐行业越来越难以产生当年周杰伦一样的大众流行偶像,以往被认为是“小众”的音乐人,却慢慢为更广泛的人群接受。另一方面,因为独立音乐人没有签约唱片公司,网易云音乐也正好可以借此绕开版权壁垒。去年的版权争夺大战大大推高了版权的价格。先前,各个平台的版权预算不过是几千万的级别,如今已经涨到 3 到 5 亿。对于资本相对薄弱的网易云音乐来说,陷入版权的争斗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扶植独立音乐人,本质上是加强自己的内容生产能力,希望以较低的成本,来构筑自己独特的优势。

独立音乐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三大挑战:

一、优质原创作品极度稀缺

一位资深经纪人直言,过去优质原创作品很多,传播渠道匮乏,现在恰恰相反,独立音乐人可以曝光的渠道很多,但好作品极为稀缺。李志、赵雷捧红了民谣,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但纯粹从音乐性来看,当前民谣水准还差得很远。不少乐迷表示,这一批民谣歌手同质化严重,作品听久了容易腻,而且有些关于生活写实的歌词存在低俗现象。

正如前文所言,民谣走红本质上是大众对流行音乐审美疲劳的表现、对多元化原创音乐的渴求。目前,大众对独立音乐人的概念很模糊,更有不少人认为民谣就是独立音乐,用户认知不成熟不仅影响作品的播放和传播,更使独立音乐人的商业变现大打折扣。毕竟,尽管独立音乐形式上与传统不同,但本质依旧是音乐,用户音乐付费习惯的建立是源于作品本身的高价值。

二、独立音乐版权与用户割裂严重

独立音乐人希望作品通过各大在线音乐平台触达更广泛的用户,并借此实现商业变现最大化,但事与愿违,版权是在线音乐平台的重要筹码,各大玩家不惜砸重金购买版权,意在扩大用户覆盖面,以吸引广告主。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够覆盖所有用户,独家版权直接切断了作品覆盖潜在用户的流行基础,使版权与用户呈现割裂状态。

以《成都》为例,QQ音乐拥有《歌手》独家Live版、专辑版两个版本,百度音乐只能借爱奇艺《歌手》的视频版蓄力,网易云音乐、阿里虾米音乐均为单一专辑版。如果网易云音乐用户想要听《歌手》Live版,需要去下载QQ音乐,不愿下载的潜在用户无法收听和传播《成都》。改变版权与用户割裂的尴尬现状,将成为带动用户消费多元化音乐产品的重要基石。

三、独立音乐人难以找到精准付费用户

想要让独立音乐人获得体面的收入以支撑后续创作,前提是帮助其找到精准付费用户。

众所周知,互联网重构音乐产业,个性化需求给音乐生产形成了倒逼机制,“千人一面”的传统唱片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消费升级推动音乐分众时代加速到来。在线音乐需要与社交、体验、推广深度结合,来推动优质作品裂变传播、找到目标用户。不过,当前在线音乐平台普遍缺乏成熟的社交化运营机制,无法帮助独立音乐人快速匹配最合适的受众。

中国独立音乐人的生存现状依然堪忧,然而打破这种情况所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网易云音乐作为培育了中国独立音乐的摇篮,它的快速成长势必会对中国独立音乐的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云掌财经】ID:yunzhangcaijing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