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平台砸下十亿重金扶持,独立音乐人的“情怀生意”做得好吗?

音乐
文化产业新闻
2017年04月13日 06:31

作者:周志婧

不求似锦繁华万世,

不求锦衣跨马还乡,

只愿守望你500年时光。

打开搜索“文化产业新闻”,后台回复“人民”,跟我们一起守望达康书记和GDP吧!

4月11日,网易云音乐宣布 A 轮融资 7.5 亿元,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战略领投,芒果文创(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中金佳泰基金参投。对于这笔7.5亿元融资,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表示,用途是将SMG和芒果文创的内容输出能力跟网易云音乐产生互补,对网易云音乐产品进行体验升级、加大内容投入、健康版权体系打造和音乐上下游解决方案建立等。

作为音乐行业的后起之秀,主打情怀的网易云音乐从2013年推出到现在,三年多发展时间里,用户数量由最初的一亿迅速增长超过三亿,发展势头可谓迅猛。

有人说:“做音乐生意是很难的,因为要贩卖情怀。”后吃螃蟹的网易云音乐曲库虽已经收录了超过1000万首曲目,但面对国内数字音乐行业进入版权时代,歌曲版权价格的水涨船高,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网易也需要扶植和绑定独立音乐人来强化自己的行业话语权,来力抗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重压。

一、 网易云音乐砸下重金扶持独立音乐人,但多方围堵下“情怀二道贩子”依然不好做

有人说,对独立音乐人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从数据、舆论的走向来看,好像是的,在互联网的大土壤下个性化的文化需求逐渐凸显,独立音乐人的拐点到了,开始跳出小众的圈子进入到大众眼前,这似乎在昭示着音乐产业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但这个开端并非偶然,而是一场被精心计划的情怀生意。

前几天,网易云音乐把点赞数最高的5000条网友乐评印满杭州地铁1号线和整个江陵路地铁站。很快,传遍了朋友圈……

一次简单的市场营销,占据了更多与音乐相关的舆论高地,网易这手玩的很溜。

根据云音乐提供的数字,目前云音乐已有4万多独立音乐人,在目前几家主流在线音乐平台中,网易云音乐是聚集独立音乐人最多的平台。但其部分版权多依赖于从其他平台转发授权。

2014年末,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先后通过法律程序起诉对方非法传播自己的版权歌曲。

但之后又发生反转……

2015年10月,网易云音乐从腾讯QQ音乐获得转授版权150万首,其中包括后者的部分独家代理。

2016年7月,腾讯集团与中国音乐集团共同宣布对双方数字音乐业务合并后,双方合计控制数字音乐行业中超过一半的版权资源。

虽然网易云音乐拥有超过三亿用户,覆盖率超过30%,逼近QQ音乐和酷狗音乐,但面对这些强势的业界对手,云音乐的曲库压力可谓巨大。因此网易云音乐融资7.5亿元消息放出时,市场十分兴奋同时也对这个美好产品存在担忧。网易虽然有着非常好的现金流和稳定的市值,但这家中国第四或第五大互联网公司,在音乐领域还停留在“小而美”的产品公司层面。如果想继续保持如此快速的奔跑,显然丁磊需要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二、 网易云音乐、虾米们都在扶植独立音乐人,连今日头条都要来插一脚?

2015年,国家版权局加大对音乐作品的保护力度,曾经是盗版重灾区的一众线上音乐平台,开始致力于推广版权。同时在资本博弈中,腾讯、网易、阿里等几大在线音乐平台基本完成对音乐市场版权的“瓜分”,版权成了各家手上最重要的筹码。

过去一年,各家都在付费版权的路上越走越远,如QQ音乐宣布其2016年数字专辑销售额1.1亿,比上一年的4500万增长近150%;网易云音乐公开其2016年付费会员同比增长超9倍,购买数字专辑人数同比增长超7倍等。

众多亮眼的数字专辑销量数据中,有主流音乐人作品《周杰伦的床边故事》数字专辑36小时销售100万张的成绩;也有小众独立音乐人赵雷30万张,李志、陈粒破10万张的成绩。

对这些独立音乐人来说,取得这些成绩不仅是靠自身的作品质量还有身后的流媒体平台力量依旧不可小觑。

2016年底,网易云音乐推出2亿元“石头计划”的扶持计划,总共分为七部分:推广计划、专辑投资计划、演出计划、赞赏计划、音乐培训计划、音乐人周边计划、音乐人指数成长体系等,一些独立音乐人的页面上,还开放了“打赏”功能。

2013年,虾米推出“虾米音乐人”,为独立音乐人提供的数字音乐服务,包括拥有独立域名、自由管理主页、作品的定价出售、推广与统计工具、推广及合作机会; 2014年,虾米音乐启动扶持原创独立音乐人的“寻光计划”,并陆续推出系列专辑,汇集了逃跑计划、好妹妹等阵容。

QQ音乐也在2015年宣布推出面向独立音乐人的生态链,为独立音乐人提供创作环境、作品发行、宣传推广、版权管理/保护、用户聚集、粉丝培养、互动娱乐、线下演出、粉丝运营等等在内的服务。

太合音乐合并百度音乐后,“百度音乐人”更名为“合音量T榜”,通过演出、作品管理与版权分发,让独立音乐人获得收益,并保证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音乐人和音乐人之间的沟通。

2017年初,连和音乐最不沾边的今日头条,也宣布要扶持独立音乐人,还将通过O2O的方式加强对垂直领域的精细化运营,线上计划将举办一档“中国新唱将”视频选秀活动,同时线下也会举行音乐活动或安排独立音乐人的校园巡演。外界对于头条的认识还停留在于“算法”,深入音乐产业看起来不太会像是这家崇尚“技术为王”的公司会去做的事,这更是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阿里星球等音乐平台角逐的重点,但或许是它已嗅到先机。

互联网重构了音乐产业,工业化的传统唱片时代已经过去,独立音乐快速发展期已经到来,可见抓住独立音乐人才就是抓住机遇,巨头们纷纷砸下重金扶持独立音乐人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靠流媒体平台扶持,独立音乐人能活下来吗?

去年一首《成都》,让赵雷火遍荧屏和朋友圈,巡演邀约不断,但据网易云音乐2016年发表的《独立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显示,目前独立音乐人月均收入过万的只有4.4%,更多的独立音乐人还是处在千元户的水平,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独立音乐人的比例是68%,除了收入低,更多的独立音乐人还苦于无推广渠道,甚至没钱录录音室版。由此可见,火遍全国的“赵雷们”仍然是少数。

1、 演出捞金是独立音乐人收入大头

近两年独立音乐人的舞台吸引力越来越大,不仅是通过流媒体平台曝光度提升,而且全国巡演也一直处于步履不停的状态。据数据显示,他们的收入超过四成都要靠来自线下的演出、巡演和专场演出获得。那些流行偶像演唱会门票时常会有“秒杀”的情况发生,而许多知名独立音乐人的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

2015年,好妹妹乐队开了工体演唱会,低至99元的门票打破了演唱会高价魔咒,近4万人的场子几乎座无虚席。但对于不出名的独立音乐人来说若以门票以平均百元每人计算,即便是场均在200人次,一场演出下来,扣除人员和出行等等各项费用,可能演出收益仅仅只有几千块。但就是这样的收益,很多音乐人也并不能达到,很多独立音乐人还在收支平衡点挣扎。而据音乐人宋冬野讲述,在出名之前,很多时候演出就只有几人来听,收入更是入不敷出。

2、独立音乐人靠版权收益和周边衍生也挣不了几个钱

去年,李志的数字新专辑《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售价20块,发出的首日就卖出了3.4万张,收入达68万!这个数字虽然比不上鹿晗、周杰伦等大众偶像,但在民谣音乐人中也算成绩斐然!陈粒签约后第一首单曲《爱若》销量达10万张;2016年,《小梦大半》专辑数字销售额达160多万,也刷新了独立音乐人纪录;网易云音乐在其app设有商城栏,包括音乐产品联名水杯、t恤、背包、耳机等都在其售卖,部分知名音乐人推出的系列衍生品一经发售就一抢而空。但也有部分小众音乐人周边产品悬挂几天无人问津。

3、歌迷打赏的钱分到独立音乐人手中到底有多少?

2016年9月网易云音乐针对音乐人推出的赞赏功能用户赞赏的收入,除去平台运营成本外,都将全部进入相应音乐人的手中。云音乐这项打赏功能和的的打赏、B站给UP主充电的功能相类似。虽然这是音乐人在版权收入、数字专辑售卖收入、演出收入等传统收入之外,全新的创收形式,但毕竟刚刚尝鲜,独立音乐人粉丝群较小,约占其收入份额不到5%。

独立音乐不等于穷困潦倒,好音乐不仅音乐人需要用心创作,如何做好音乐商人成功贩卖情怀同样也需要学习。

文章资料来源:虎嗅网、道略音乐产业、三声、艾瑞咨询、一米观察等

美编:康璐玮

文化产业新闻:

终于盼来你了,文化产业新闻专注文创行业动态,爆款原创文广受好评,你还观望不加入?让我们一起见证由“小白”到“老司机”的蜕变,不做内容搬运工,只做内容生产者!关注 “文化产业新闻”投稿,让你的文章上头条!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