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在内地摇滚最狂热的90年代,郑钧与张楚、许巍并称“西安三杰”,是炙手可热的摇滚青年。那时的他蓄着长发,抱着吉他,用大西北特有的苍茫遒劲唱着青春的故事,追着摇滚的梦想。桀骜不逊、傲慢狂妄的他把摇滚揉进骨子里,用略显慵懒的特色嗓音感染着一代人的青春。
在大学期间郑钧非常迷恋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鲍勃·迪伦,滚石乐队,涅槃乐队,枪炮与玫瑰等英美流行摇滚乐,这不仅使他与摇滚产生化学反应,还对他以后音乐的创作和演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郑钧在校园里组建乐队,翻唱崔健、罗大佑等人的歌曲,广受好评。后来乐队不只是翻唱,真正的开始原创音乐,也因此有了第一批作品。毕业后对于那时原本计划出国的郑钧来说,音乐的梦想也许只能到此为止,但命运却不愿意舍弃一个摇滚的天才。
1992年,他到北京办理签证,在上天的精心安排下结识了黑豹乐队的经理郭传林,在听过郑钧的作品后就把他推荐给了红星音乐社。
蛰伏两年后,首张专辑《赤裸裸》十首歌曲全部由郑钧独自作词作曲并演唱,一经面世,获奖无数,并且超量发行,甚至被列为中国摇滚史上的经典唱片。
这张专辑里面是郑钧对生活、爱情和事业的重新解读,将现实与梦想的距离越拉越长。有失望也有希望的自我矛盾,成就与失落的孤寂徘徊,正中那一代年轻的心灵。这无疑是那代年轻人十分典型的心态。
这种坦诚、朴实的自我剖析在无数听众之间产生极大的精神共鸣。专辑正版发行量超过100万张,郑钧几乎在一瞬间家喻户晓。
值得一提的是主打歌《赤裸裸》曾经横扫中国五十家电台排行榜榜首。他在这首歌里唱道:“你不必为谁压抑,只要你能够对得起自己,痛苦会紧随着欢乐,可我不在乎这结果。”极具个人色彩的懒洋洋的哼唱唱腔,是对爱情无能为力的控诉,也是身心感受的真情流露。
专辑里那首《回到拉萨》是他人生的第二首歌,那段时间是他最入世的时候,因为现实的不自在、不自由,所以将内心向往写在歌里。写这首歌的时候,郑钧从未去过西藏,但却是他写得最长而花时间最短的一首歌。
这首歌曲调悠扬,嗓音高亢飘渺,用心感受,似乎能看见屹立山上的布达拉宫,能听见僧人转动着转经轮,能奔跑在西藏的辽阔原野。
另外一首歌曲《灰姑娘》,淋漓尽致的描摹男人淡淡的忧伤和那股对理想主义爱情的憧憬,青春的激动跃然脑海。
首张专辑大获全胜,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他已然成功,但他却常常说,每一次睁眼都会让他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身体与情绪开始亮起红灯。当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和生活需要调整的时候,时间已经溜走了很多。
1996年初,发行第二张个人专辑《第三只眼》,一上市便引起强烈的反响,其主打单曲《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96年末97年初蝉联五周全国电台总排行榜冠军。
“在音乐中我就用用他们西方的传统乐器吉、鼓、贝司等,形式上比较简单但是要传达出一种完整的想法和感觉。”郑钧想以不同以往的专辑风格突破自我。
1999年的第三张专辑《怒放》进行大胆的尝试,不仅吸收了西方六、七十年代摇滚新浪潮时期的音乐风格,而且融人更多的摇滚因素,巧妙运用大提琴等乐器制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复古”效果。
主打歌《怒放》将硬摇滚加郑钧式的不羁色彩,让歌曲重新散发摇滚的魅力;而《没办法》典型的重金属音乐,还充斥着密如雨珠似的SOLO。他大胆、质朴充满力量的歌曲,唤起大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奠定了他在国内摇滚界和原创音乐界的地位。
“当我一个人到山里去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周围的人是多么的浮躁,大家在这种状态下是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做的,所以根本也不可能有什么东西创造出来。”夜夜笙歌、高朋满座和美女如云的生活让他意识到:
没有到达此刻的人,怀抱理想奋斗,但当瞬间给予成功,却发现依旧空空如也,酩酊大醉也于事无补。
为了纯粹的摇滚,郑钧隐居终南山写谱填词,褪去了青春的浮华,继续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2001年第四张专辑《郑钧》发布,那首《流星》经久不衰,传唱至今。郑钧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更富诗意的填词让这首歌情感表达更含蓄也更有某种独特的味道。“于是我心狂奔/从黄昏到清晨/不能再承受/情愿坠落在你手中/羽化成黑夜的彩虹/蜕变成月光的清风……”融化着每个人的心。
在之后的2003年,翻唱专辑《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发布,同时也是他的第五张个人专辑。这张专辑是生活与时间的合成品,里面少了愤怒绝望,多了几分温暖幸福。
2005年对于郑钧是颇为重要的一年。在工体演唱会他与数万歌迷重温了十多年的摇滚时光,一场场倾情的呐喊,一次次回声震荡的合唱,似乎那些年的青春都散满热血。
上张专辑时隔四年后,一张以故乡命名的专辑《长安 长安》发布。郑钧略带秦腔的嗓音吼出《长安 长安》这首意味深长的歌曲,让人不在长安却置身长安。这首歌更像是现代版的《归去来兮》,脱下外边的伪装,再回到从小扎根成长的地方。
2007年后,郑钧消失了!至今没有出过一张专辑,甚至连活动参加的也甚少。虽然如此,但他那埋在骨子里对摇滚的热爱却从未变淡。
去年《摇滚藏獒》上映,励志的摇滚狗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的梦想:不是他远离了摇滚圈,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重新深爱着摇滚,传递着摇滚的精神。
郑钧的摇滚更像是骨子里的风格,毫无夸张的说是一种时代压抑的宣泄,也是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呐喊。舞台上,他疯狂、兴奋、嘶吼,那股癫狂的劲头是他对音乐的躁动,不允许行尸走肉,更不允许麻木敷衍。自接触摇滚,他就已上瘾,50岁仍未戒掉,这也许就是那骨子里的摇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