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一个奇葩歌手,害怕爆红,14年才出一张专辑

音乐
物道
2017年05月17日 20:15

朴树写歌唱歌,歌里沧桑,随时对抗,充满生命力。

你或许想不起来上次在媒体看到他是什么时候了,

最近他刚刚发布新专辑,你才又见到他。

在这个明星都害怕被遗忘的年代,

还有人用14年出一张新专辑,

可是朴树就是这样。

即使处在快节奏的娱乐圈、

站在闪光灯聚焦下的位置,

朴树却一直很缓慢。

疏离得不像一个歌手,

慢得不像一个都市人。

我们之所以喜欢他,

或许是因为他替我们,

在现代都市的形色匆匆中,

和世界对抗,披荆斩棘出一条逃离之路,

他说,时间是种幻觉,我们不必急。

- 1 -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

“来吧 亲爱的 来这片白桦林”

《白桦林》这首歌让朴树一炮而红。

人们都记住了他抱着吉他低吟浅唱的忧郁样子。

朴树最初对吉他产生兴趣,

是受哥哥濮石的影响。

那时候朴树还叫濮树,

是个成绩不算好的初中生,

爱看书,却对学校外面的世界反应缓慢。

上大学的哥哥,

把贵重的吉他留在了家里,

结果,朴树弹起了这把吉他。

才发现自己撞上了校园民谣滋滋发芽的年代。

朴树眼睛里,全是跳动的民谣音符。

初中还没毕业,

朴树就和父母说:“音乐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他的父母都是北大教授,

生活在保护屏障里的朴树。,

成长轨迹应是:

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国留学,

但一把吉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大学上了一年就退学了,

在别人乖乖上课的时候,

他每天风雨不改去小运河边弹琴唱歌,

直到有一天母亲问他:“你要不要出去端盘子?”

他才意识到要赚钱生活,

他想去找高晓松卖点口水歌赚钱,

怎料,被高晓松赏识,进了麦田公司。

高晓松评价他:

朴树的歌词特别诗化,嗓音又特别脆弱。

他的歌就像诗一样,脆弱就会特别打动人。

1999年《白桦林》火得一塌涂地,

2000年他被邀请上了春晚舞台唱一分半钟,

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情,

也不在乎知名度和宣传,但他去唱了。

他说:“我只是希望春节一过,时间都是我的。”

公司说上春晚后,明年属于他的时间就会更多。

他对功利的世界反应缓慢,

是因为要守住内心的柔软。

这样的缓慢,特别动人。

▲ 朴树《我去2000年》专辑

- 2 -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生如夏花》里唱道,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那么的奋不顾身,

为爱走天涯。

让人咬紧牙关、让人唏嘘、让人怀念。

2003年《生如夏花》这张专辑横扫国内各大奖项,

缓慢如他对突然的走红,

生出的是恐惧和焦虑。

他发现走红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朴树《生如夏花》专辑

别的歌手很自然可以面对的事情,

到了朴树这里,

变得非常勉强。

比如他喜欢在家写歌,

但是不喜欢到录音棚录成成品的过程;

他特别爱旋律,

但是厌倦把歌词塞在里面;

他喜欢唱歌,

但是不愿意做宣传。

明星和创作者的身份不停拉扯。

经纪人问他:下周六有演出,去吗?

他答:不行,我下周六可能有病。

经纪人:这都能预料?

他看似自由放纵,

情感表达较极端,

但他其实活得很不自在,

他想要活得明白。

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

职场女性、妈妈、内心还是小女人,

拼搏强人、父亲、内心却是老男孩,

这是我们都在经历的拉扯。

他要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却发展缓慢,

是因为一个现实的人,仅需要征服一部分人,

而一个理想主义者,要对抗整个世界。

虽然走得很缓慢,但他不会后退。

- 3 -

这看不透的人生

你那放不开的人生

你白白浪费这一生

嘿,你到底害怕的是什么

为了录制《好好地》这首歌,

整整花了9个月,只完成了这一首。

出道十几年,

歌曲却少到无法撑完一场演唱会,

有一次演唱会选曲,

经纪人终于忍不住问他:

“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拿这30首歌来挑。”

后来才发现,

他的电脑里歌曲有上千首,4个G。

他说,新歌要选最让我有冲动发表的曲子,

这样才有意义。

和每一个自觉有些天赋的人一样,

他也有对于“江郎才尽”的焦虑,

他靠感觉来创作。

有记者问他:

“上一次连接到那个宇宙是什么时候?”

他回答说:

“有时候,我会连接不到,

但我觉得,

我还是应该去找我自己的信号。”

对音乐的狂热,让人觉得是宿命,

《月亮与六便士》里说:

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

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

朴树的生命是音乐,

这种狂热的热爱让人感动。

这种拧巴,像极年少叛逆,

不会随着44岁的年纪而消逝。

专辑制作上的时长、速度、节奏、过渡、颗粒感,

他都要求要有同等标准的人来合作。

他既然等了10多年,

就不会在最后的关头降下要求。

创作上苛求完美的朴树,

生活上却极简。

租来的房子,

十几年车龄的二手跑车,

修车钱比车价还贵,

每次出现在屏幕前都是T恤,

出差也不在乎是不是头等舱。

前阶段上节目,人们问他为什么来,

他才说,“因为我最近,需要一些钱”。

缓慢,是为了不辜负自己和别人。

他说,命运有自己的时间表,

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他的创作特别缓慢,

是因为人生和作品一样,值得慢慢磨。

这样的缓慢,特别动人。

- 4 -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他的生活节奏很慢,

比如不用智能手机,

联系人寥寥无几,

不玩朋友圈,避免吸收太多信息,

唯一看的是体育新闻,

但也不太关注过程,只看结果。

他说自己身上没有现代精神,

“我觉得自己生活在八十年代,

甚至生活在一个我没有经历过的时代。”

面对这个矛盾的自己、拧巴的人生,

他花十几年的时间才想清楚、回来。

赚了钱,出名了,他却一度抗拒聚光灯下的生活,

一度抑郁症发。

他曾经什么都不干,只去坐地铁,

从起点到终点,

在半夜哭,觉得自己瞧不起自己。

最严重的一次,是2007年,

他在一个节目里用海盗扮相唱歌,

歌迷和朴树都崩溃了,

“朴树怎么能搞笑呢?”

我们不想向这个世界投降,

又还来不及学会和解。

他选择了停下,读书,

读王小波,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觉得自己面对着一个自大的世界,怎么都挑战不动,

终于有一天,他反思:

我们谁又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在衡量周遭呢?

我们指责世界的话,用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成立。

42岁的他说:

“我突然发现我今年变成了一个很酷的人。

原来只是看上去比较酷。”

他终于和这个世界和解。

采访就采访呗,有点紧张,但绝不虚情假意。

商演就商演呗,他的创作和歌声还是干净。

想很多、愁很多、被很多期待绑架,

但是没有被打败,而是越来越好。

他的和解来得缓慢,但换得通透,

这样的缓慢,特别动人。

- 5 -

钟走得好慢

那是我还不识人生之味的年代

或许是太痛了,

他曾经恨过音乐。

然后歌声唱道:故事开始之前,

少年式的回望和感叹。

但他很擅长等待,

他从高中开始就有抑郁症,

当他精疲力尽、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一切的时候,

他就会静静等待,

等待坏情绪过去,

等待自己复原。

前几天他带着时隔14年的新专辑《猎户星座》归来,

唱着:“天涯海角,天荒地老,等你摔杯为号。”

有人这样评价这张专辑:

像打开门,

看到一个凭空消失多年的人站在门口,

还是那副德性,一点没变,

只是老了许多。

想给他一拳,

但又想紧紧把他抱住。

他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抵住了风霜。

曾经少年抑郁、困惑,

最终找到答案。

他说,“我现在路走到一半,看山非山。”

“好难,但我愿意继续走下去。”

我们心里都有一个朴树,

有我们想坚持的缓慢和自在,

也因此感受到这世界的自大、难以驯服。

但我们拼劲全力,从不后退。

他在新歌里唱: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这或许也是他想对我们说的。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