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CD”明明是成为歌手的门槛,什么时候变成称赞了?

音乐
影视深水
2017年05月26日 06:38

作者:活性炭

2016年江苏跨年演唱会,《不为谁而作的歌》的无暇现场征服听众,让林俊杰从此被贴上了“行走的CD”这一标签。

之后,林俊杰又登上《梦想的声音》舞台,《我怀念的》《女儿情》《爱要怎么说出口》等一首首惊艳的翻唱让“林俊杰+行走的CD”在微博上成为热门话题。之后,“行走的CD”便成为粉丝称赞自家歌手现场、媒体力捧歌手实力的必用标签或者标题。

什么是“行走的CD”呢?

“行走的CD”是指歌手的live发挥稳定,其稳定度堪比CD音质。究其来源,或许便是早期吴宗宪在综艺节目上对林俊杰的称赞:“你唱的歌超好听,就好像CD一样”。在一度假唱当道的市场环境中,不少歌手被称为“录音室歌手”,live车祸不断,“行走的CD”自然就有其难能可贵的价值。

但这是“偶像被粉丝绑架”的时代,即使偶像之间以礼相待,粉丝也会毫不犹豫互相掐架。前几天的热度话题,鹿晗520点赞热巴微博之事,就有网友评价道,要是热巴520点赞了鹿晗的微博,一定会被粉丝撕碎。粉丝之间的战争也是可怕的,因此不论谁家粉用“行走的CD”以证明偶像实力,林俊杰的粉丝就会怒斥其盗用这一“创意美誉”。平心而论,若说 “行走的CD”只是对歌手演唱水准的评价,那么无论老一辈还是年轻一辈歌手,都有太多人都可以担此称呼。

“行走的CD”实际上主流专业歌手的基本要求

老一辈的歌手中,且不论已经不在人世的邓丽君、张国荣等人,就曾经称霸华语乐坛的张学友、蔡琴、周华健、李宗盛、林忆莲、韩红等人,给他们冠上“行走的CD”之名,相信无论70、80还是90后,都会毫不犹豫的投出同意的一票。

再说年轻歌手,林俊杰已是定论。去年凭借在《天籁之战》中的《齐天大圣》一曲,拿下乐评人“耳帝”评选出的“2016年度华语十大现场之首”的华晨宇,近年来live现场也是赞誉颇多。此外徐佳莹、林宥嘉等人亦被媒体、粉丝评价为“行走的CD”。

尤其在湖南卫视的《歌手》舞台上,每一位开唱的嘉宾都配得上此称呼,尤其是林志炫。在《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一直有着“无冕之王”的称呼。其提出的“one take”理念,即录专辑一次过,虽然主要是相对于录音室专辑提出的理念,但足以证明实力歌手对自己唱功的自信。由于收音对现场效果的衰减,或许这些实力歌手的现场情感会更加充沛。

如此看来,“行走的CD”应该是对国内主流专业歌手的基本要求。而从歌手的角度来说,他们真的喜欢被冠上这一称呼么?

演唱不是独角戏,“行走的CD”并不是歌手的一致追求

小编专门请教了知乎知名乐评人李嫑嫑老师,他认为“歌手们更高的追求不在于live时歌唱技巧的表现,因为多数live本质是真人秀,演唱是一个体系工程,不是独角戏。”

歌唱的技巧只是为了构建一首歌的骨架,饱满的感情才能赋予一首歌完整的灵魂。而对于live而言,歌手与现场观众通过歌曲产生互动,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称得上是一场完整而成功的演出。这点,摇滚歌手的理解可能更为深刻,在他们的live时,“气氛很好”的评价,远比说唱功好要让他们来的开心。

耳帝评价林俊杰在《梦想的声音》中翻唱曲目《我怀念的》时说:十年前听孙燕姿唱,陷入怀念的进行时,对象是场失恋;而十年后听林俊杰唱,陷入怀念的过去时,对象是自己与青春,怀念过去的怀念,歌中的烟火、星空、生日因时光滤镜而更有着物是人非的释怀与明白,不变的却是绝对炙热与无言感动。

以林俊杰为例的实力歌手带给观众的视听以及精神享受,绝非“行走的CD”一词可以概括,这些已经被冠上“行走的CD”之名的歌手们,他们的境界,或许更高。这也是近年来音乐类综艺节目越来越讲究现场乐队和真唱的主要原因。

真正理性的歌迷,并不认为“行走的CD”是对歌手的超高评价,用笔者朋友的话说:如果她在演唱会上唱的和CD一样,我干嘛不回家听CD,反而要来花演唱会的冤枉钱呢?

从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开始,到现在的《围炉音乐会》、《金曲捞》等音乐类的综艺节目,都会更讲究现场的效果,即使歌手们因为情感充沛或者现场影响,在演唱时没有如CD一般平稳,但其传达出的音乐感受是听CD无法达成的。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越来越多的经典歌手被各种音乐类节目挖掘到大众面前,重新赋予音乐更多的情怀。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