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遍地都是KTV,逢年过节,茶余饭后都是KTV。不会唱歌有时候是蛮尴尬的,唱的好听真挺给自己长脸。
作为一个资深业余歌手,我有过多次演出经历,有声乐指导的经验。我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无非是多花了些时间听歌,多丢了些脸唱歌。常有人请教我唱歌的技巧和练习方法。水平有限,我就以最通俗的方式把唱歌的技巧写给大家。
从易到难,梳理一下唱歌技巧:
7.乐感
乐感大致包括音高感,节奏感,旋律感。通俗的解释如下:
音高感,是感受声音震动频率的能力。很多人会说伴奏调子太高唱不上去,或调子太低压不下来,那就对了,这些人的音高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唱伍佰和阿信的歌用同一个调子,那就是是没有音高感的表现。
节奏感,是K歌时能不能跟准伴奏的感觉,没有节奏感的话,总是把握不准何时开口。
旋律感,是合着歌曲抑扬顿挫的感觉,旋律感不好的人唱歌可能就和背课文一样。
6.音准
发出的声音要准确的搭配节奏,以一首歌为例:“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你为我梳妆”-《我要你》。比如,把“我”唱成了第四声的“沃”那就是音准的问题了。
5.音高
音高,得看一个人音域有多宽了,高音就是汪峰能吼上去而绝大部分人吼不上去的那种能力。
4.气息
很多歌里,一句歌词结尾常要拖一个很长的音,新手会感觉气息比较短,不能完整的唱完一整个音,或是两句歌词连着唱,没唱完就没气了。
3.假声
为发出更高的音调,有意控制部分声带而产生的比较虚的声音(许嵩每首歌的高音都是假声)。如果音域很宽的话,不需要用假声,新手唱假声常常会唱成跑调。
2.转音
包括连音转音,真假音转音。连音转音,比如说转音小王子李行亮,将原本的直音变成高低音调不断切换的组合;真假音转音,常用来掩盖高音上不去的尴尬。
1.颤音
颤音最复杂,大致分为快颤音和慢颤音。快颤音代表有张杰、李代沫等,慢颤音代表有刘德华、学友哥等老歌手。颤音是由横膈膜的收缩,不断调整气息的强弱,冲击声带产生强弱变化的声音。绝大部分人都不会颤音,网上有关颤音的教学内容比较少见,较难言传。
介绍一些练习方法:
唱歌需要的无非就是乐感、发声和气息。乐感70%靠天分,发声和气息几乎完全靠练习。如果五音不全是你对自己的认识,那诚恳的告诉你,有针对的练习可以改善:
1.多唱
跟着公放的音乐唱,尽量不要佩戴隔音的耳塞,让自己听到自己的歌声,尽量去模仿,经过长久的练习乐感自然会上去。
2.平稳气息
气息控制不好会导致气息太短。发声是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的,如果气息太强,一口气很快就没有了,所以要控制气息。平缓的发出一个声音,试着把这个声音拖得更长,拖得越长意味气息控制的越好。久而久之,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3.正确发声
对于乐感很好的朋友们,要学会正确发声,唱歌尽量用自己说话的声音,不要为了模仿不同歌手而故意压抑声带。模仿老外说话,可以学习正常的发声,摒弃没有力道(低声下气)的发声方式。
4.控制气息
模仿歌手进行假声、转音和颤音的练习。假声和头声相比会显得没有力气,但调整得当,能够更有魅力。转音是声带调整产生的,将不同的声调快速的唱出了就是练习转音的过程。
颤音是气息强弱调整产生的,有个比较好的练习方法:模仿大笑的过程,“哈...哈...哈...哈”,气息会随着每个哈的发出有个间断的过程。将这个哈变成单音如“啊...啊...啊...啊”“嗯...嗯...嗯...嗯”然后加快速度,就是颤音了。这个方法是经过我实践证明的,有效。
(文章仅仅写给顶尖选手以外的人,除此以外,老少皆宜,男女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