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一票难求,出道17年,天王巨星周杰伦为什么依旧这么火?

音乐
清水无娱
2017年06月09日 19:29

周杰伦的走红,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只是这样的时机一去不复返了。

《范特西》推出后,周杰伦彻底的红了,那时我正在上高中。某天中午我去学校附近小餐厅吃饭,隔壁桌坐着三个小学妹,一脸兴奋的讨论这张专辑。在等餐期间,她们把整张专辑每首歌曲的副歌唱了一遍...那真是...不折不扣的真爱啊...

周杰伦为什么走红?将华语流行乐与R&B风格成功嫁接是一个原因,你看看后面那一大波跟风者...但他最大的本事是旋律创作能力。华语乐坛R&B尝试先行者有很多,林忆莲杜德伟哈林陶喆...周杰伦之前,陶喆的前两张专辑也算小有名气。王力宏的尝试也比周杰伦早。为什么周杰伦成为最受瞩目的一个?因为旋律写得就是好。现在翻出第一、二张专辑,几乎每一首歌都质量不俗,各有特点,“把旋律写得不俗不low上口抓耳”是每个音乐人的梦想,周杰伦做到了——相反,现在再看,方文山在第一张专辑中的歌词还真“糙”啊...为什么那时那么受追捧...

事实证明,华语乐坛听众并不是只能接受成人抒情。实际上听众对风格化强烈但旋律好听的歌曲接受度也很高。比如英式摇滚、吉他民谣、流行摇滚、R&B、舞曲、电子乐...只要商业推广到位(宣传、企划诸如此类),人民群众都可以接受。当然,如果风格再强烈一些,比如Frank Ocean那种Urban系R&B,大家估计就接受不了了——人民群众始终听的是“旋律”。首张专辑JAY犹如平地惊雷,让中式R&B成为人所共知的风格,周杰伦对于拓展华语流行乐坛风格居功至伟。

另外不要忽视大环境,周杰伦抓住了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时期的尾巴。第一张专辑发行于20世纪末,那时宣传歌曲还靠传统的电视MV、打榜、电台播放...我是看了《龙卷风》的MV冲出去买磁带的。如今实体唱片业大崩溃,再也没办法推出一个声望如周杰伦的新人,就算才华出众如周杰伦也不可能了——同样也不可能再推出如台湾四小天后这样定位明确的偶像歌手。他们大概是最后的天王天后。

为什么我们不再喜爱周杰伦?一个原因是他旋律创作能力的下降(当然后来他精力分散多线发展,这也是咎由自取)。作为单打独斗的创作歌手,即使背后传言有创作团队,按照一年一张专辑的速度发片也要累死人。周杰伦为别人写了那么多好歌,还得保证一年一张的发片速度,说明他的歌曲库存量很大。虽然越往后,他的专辑中filler歌曲数量越多,但是每张专辑至少能贡献一首以上的众口传唱的歌曲,真的太不容易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数数那些创作歌手口碑最高的唱片是第几张专辑,估算一下他/她的歌曲存量。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唱片公司对他的包装定位,这个原因很...微妙。其实创作歌手也需要包装。让我们回忆一下周杰伦刚出道的造型,背心鸭舌帽,很朴素对吧?到了第三张专辑有点包装的迹象,到第四张就成Cosplay了(当然,唱片公司管这叫“概念”),你看这杀马特发型...以后他每张专辑封面都在Cosplay,而且造型越来越超现实...到了《十二新作》,这白发腹肌基情啊不对激情四溢的造型是几个意思啊....唱片公司是打算把他包装成“外形才华并重的偶像歌手”吗...——啥?你说这是周董自己挑的造型?妈蛋周董的审美观亟需修正啊摔!

当年粉台湾四小天后的追星族,很多人喜欢孙燕姿而不喜爱蔡依林,因为蔡依林有着很明显的包装痕迹。大众暗含着对“真”的价值判断:“你这样包装是不真实的,而不真实是一种欺骗行为,是不对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粉丝高喊着让偶像“做自己”。其实孙燕姿的清爽形象也是包装结果,只不过看起来更“真实”罢了,可当粉丝就是能当出优越感...同样,周杰伦的浮夸造型也与大众对“真实”的价值判断背道而驰,尤其是他还是个创作歌手...其实,我个人觉得以周杰伦的创作才华,往罗大佑那个方向转型是可行的,只要在作品中多增加人文关怀。但是唱片公司的包装定位堵死这条路了,他离文艺青年的道路渐行渐远...

补充几个小点。周杰伦的唱功被低估了,很多人不喜爱他的咬字和音色,但他的技巧很不错。如果你去KTV,会发现女生唱他的歌很舒服,因为他的歌音域偏高。还有,他为那么多歌手贡献那么多经典歌曲,在他最红的时候,其他歌手的歌曲”由周杰伦作曲“,简直是个大噱头。我最喜爱的是第一、二、四张专辑。

总结。华语歌坛最后黄金期代表人物,超强的旋律创作能力和大存量歌曲库,风格突破的最成功者,目前面临江郎才尽的窘境,又囿于定位遭遇转型困难。无论如何,周杰伦已经在华语乐坛历史上留下正面一笔,再多的溢美之词加之其身已经没有必要了。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