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酝酿两年之久的由黑龙江省演艺集团出品、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出演的都市音乐剧《非常·爱》正式排演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音乐剧好看吗、音乐剧能看懂吗”,则成为人们热议的中心话题。带着观众的疑问,记者走访了该剧主创团队的编剧、导演及主要演员,针对音乐剧的性质、起源、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的结论是:音乐剧很好看,音乐剧能看懂。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音乐剧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作为戏剧艺术领域的舶来品,中国人认识音乐剧,应该从美国电影《音乐之声》开始的。该片由音乐剧改编,其中的歌曲《雪绒花》《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深受中国观众喜爱。上世纪80年代,音乐剧传入中国,自2011年百老汇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国内演出获得成功后,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走进了国人的视野。《妈妈咪呀》中文版票房突破了1100万元,3年累计票房近2亿元。同样,中文版音乐剧《猫》、原创音乐剧《公主的盛宴》也有不俗表现。音乐剧以其雅俗共赏的特点极大满足了中国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审美情趣,因此它的观众应该是所有人。
针对音乐剧在很多人心中是个“阳春白雪”的东西,“太高雅”“听/看不懂”的误区,省演艺集团、省歌舞剧院决定全力创排《非常·爱》,让音乐剧走进千家万户,吸引男女老少,促其成为大众艺术而不是小众艺术。
音乐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喜欢歌唱的,可以在音乐剧中欣赏优美的歌声;喜欢舞蹈的,可以在音乐剧中感受肢体语言的倾诉;喜欢话剧的,可以在音乐剧中体味舞台语言的魅力;而喜欢表演的,则可在音乐剧中沉醉于戏剧冲突……总之,音乐剧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它就像人人都喜欢的火锅,锅内有不同风味的鲜美食材,食客们可尽情挑选自己喜欢的美味,直到酒足饭饱,尽兴而归。
为了这样一锅美味大餐,为了满足观众味蕾,《非常·爱》主创团队在“食材”上狠下功夫,策划、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化妆……精致到家,绝不含糊。目前该剧正在精心“烹制”过程中,只待秋高气爽的9月,隆重搬上“百姓餐桌”。好“饭”不怕晚,热爱艺术的老饕们,忍住口水,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