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歌坛里程碑式的人物,与王洁实是黄金搭档,却在事业巅峰时遭遇骤变

音乐
民歌中国
2017年07月20日 06:12

她是中国歌坛里程碑式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她与王洁实是黄金搭档,他们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踏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歌曲火遍大江南北;她在歌唱巅峰期遭遇大变,是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让她战胜病魔,重返舞台。她,就是我国著名歌唱家谢莉斯

〖★谢莉斯与王洁实的首次合作★〗

对于60后、70后的歌迷来说,谢莉斯是青春年少时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她的代表作曾被广为传唱。低调的性格,甜美的嗓音,在当时的歌坛,她可谓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1947年,谢莉斯出生于重庆。属于标准川妹子的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为了唱歌,她每天都会到猪圈对着猪练习嗓音,大声歌唱。17岁那年,谢莉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了河北宣化的一个文艺团。凭着在文艺团的优越表现,25岁的时候,谢莉斯又被分配到了中国电影乐团任歌唱演员,至此,开始了她的演唱事业。

说起谢莉斯,便不得不说她的黄金搭档——王洁实,他们二人的初次见面是在1978年底。当时,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跑了两年龙套的王洁实,向领导提出了想调换工作的要求。他说:“团长!我想唱歌,演戏我也演不好,我不太喜欢。”后来的某一天,团长把王洁实带到了中国电影乐团。第一次走进中国电影乐团的大门,王洁实一下子找到了感觉,也就是在这一天,谢莉斯与王洁实第一次相见。

同年10月2日,在大庆的一个多功能厅演出时,谢莉斯与王洁实第一次合作登台表演,他们合唱了三首歌曲《油田的夜晚》、《金达莱向着周总理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正是这三首歌曲,让他们开始了长年的演出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洁实和谢莉斯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名声也越来越大。

〖★因翻唱成为全国瞩目的明星★〗

随着翻唱的老歌越来越多,谢莉斯与王洁实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家里养病的谢莉斯,无意间在电台里听到了台湾校园歌曲,并被其中一首歌曲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住了。那首歌的名字叫《赤足走在田埂上》,因为从小在重庆生长,谢莉斯对那种田埂上的印象很深。尽管不确定台湾歌曲是否能够为己所用,但对于急切希望创新的王洁实和谢莉斯来说,这首另类的歌曲还是让他们对前景充满了期待。谢莉斯从一位当音乐编辑的同学那里打听到了那张唱盘,她和王洁实就骑自行车到同学那里,把歌转录回来再继续听。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内地,翻唱台湾歌曲也不会一帆风顺。领导对他们说,最好先不要唱,等中央什么时候下通知再说。但后来的演出,王洁实和谢莉斯没有和领导打招呼就唱了台湾校园歌曲,结果,融入了台湾校园歌曲的演出几乎是场场爆满,王洁实和谢莉斯男女声二重唱也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

当他们学唱台湾校园歌曲时,遇到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歌词,例如《踏着夕阳归去》中,有一句歌词王洁实唱了好几年,居然不知道那句歌词是什么,完全是按照读音去唱。1981年,王洁实和谢莉斯的第一张专辑《何日才相会》磁带以高达6.9元的标价卖出了500万盒,这在人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块钱时创出的销售量,实在无法想象。

几十年来,两位艺术家的歌声给中国百姓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们用自己的演唱实践,推动了中国通俗歌曲的流行。健康积极的校园歌曲俘虏了一代人,大街上、村寨里,中原大地、校园内外,到处回荡着他们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踏浪》、《校园的早晨》、《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被观众误以为是两口子★〗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谢莉斯与王洁实的歌曲不仅仅被广泛传唱,而且还被拍成了电视音乐,制作成了录音带,广泛流传。有人曾经做过调查,说农民富裕了,家家都有录音机,家家都有王洁实、谢莉斯的二重唱。后来,可能是谢莉斯与王洁实两人的合作实在是太成功了,以致当时社会上不少观众都“一厢情愿”地以为他们是两口子,为此还闹过不少笑话。他们自己一提起这事,也已经数不出来误会多少次了。

有一次,谢莉斯与王洁实一起到外地演出,因为王洁实有事耽误了一会儿,没和其他演员一起办理入住手续。等到王洁实到达宾馆,向主办方要房间钥匙时,主办方答复已经给了谢莉斯。于是王洁实便去找谢莉斯,谁知她却说自己只拿到了一把钥匙。一头雾水的两人再次找到主办方,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却比他俩还惊讶,连问:“你们不是两口子吗,住两个房间干吗?”

追求完美的谢莉斯工作起来非常认真,在台下的她更像是王洁实的老师。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到上海参加演出,大大咧咧的王洁实把演出鞋给忘在了北京的家中,没办法,只好穿着一身白西服配一双露脚趾凉鞋上台。谢莉斯说:“我在台上怎么看怎么别扭,一下台就跟他大吵,我说你怎么能这么随随便便,穿成这样来面对观众?”谢莉斯对此不依不饶,直到王洁实说了句:“你要是实在看不惯,就帮我买一双皮鞋吧。”这才逗乐了谢莉斯。

〖★事业巅峰时遭遇骤变★〗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年近半百的谢莉斯还活跃在舞台上。然而,就在她的演唱技艺炉火纯青的时候,却不幸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997年10月,谢莉斯感觉嘴巴有点不听使唤,有点麻,还越来越歪。不久,又开始头晕眼花。她马上赶到了医院检查,当时的主治医师拿到谢莉斯的几项检查结果时,不禁惊呆了。因为医生不愿意对病情作更多解释,谢莉斯只好偷偷来到医生办公室外。只听里面有位专家说:“看这个片子我不知道这个人有多大,起码有八十岁的脑子吧。”医生接下来的话,更是让谢莉斯从头凉到了脚。“她是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得了这种病,额纹减少,眼睛下垂,嘴巴偏,舌头偏,这都会出现。”这种病意味着谢莉斯很有可能从面部麻木、语言障碍进一步发展为瘫痪,甚至有变成脑痴呆的危险。

谢莉斯的先生、电视剧导演郎文曜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从山西的拍摄现场赶回了北京。当时谢莉斯的状况越来越严重,面容扭曲、口齿不清,甚至连走路和自由行动也成了问题。

谢莉斯并不知道,当时的脑损伤对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她只是急切地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她让大夫拿最好的药,可大夫表示,已经给她用了最好的药了。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药物帮助谢莉斯脱离了最危险的阶段,但是,她却不得不面临就连最先进的药物都无法解决她病情的现实,想要彻底康复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过程!

〖★艰难的康复之路★〗

1998年的春节刚刚过去不久,谢莉斯就出院回到了家。而此时,就连昔日与谢莉斯亲密无间的朋友,好像也完全不认识眼前的谢莉斯了。迫于电视剧制作的紧张周期,将妻子安顿好之后,郎文曜不得不赶回了剧组。那段日子,谢莉斯经常动也不动地在床上躺上一整天。

年末,冬天里的第一场雪悄然降落。下决心要自己锻炼的谢莉斯,等家里人都出门后,开始自己摸索着走下床。让她想不到的是,走路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行为,在此时却是这么艰难。但谢莉斯也拿出了自己骨子里的泼辣劲儿,她知道自己这个时间不下决心,也许就永远都走不出去了。

而眼前这条原本再熟悉不过的路,好像也一下子变得异常坎坷,但是不知不觉中,谢莉斯却发现自己已经走完了整整一圈。第二天她走了五圈,第三天走了十五圈,这样她每天都在加量,直到后来走了五十圈、一百圈……而她的坚持,就是在跟疾病作着有效的抗争。

1999年年初,谢莉斯在家中接到一个文艺圈朋友的电话:“北京电视台在搞春节晚会,你怎么不出来了?”这个电话让谢莉斯的心仿佛被刺了一刀。自从发病以来,她尽力不去想过去那个辉煌的舞台,然而这个电话却让她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问题。

当时,谢莉斯跟自己的搭档王洁实说她不想唱了,让他再找个人唱。远在美国的王洁实则是鼓励她不要放弃,在治疗的同时,可以在家里多练练声,“唱歌对你来说并不是难事,只是你自己思想上有负担,你不要想得那么严重。”王洁实说。谢莉斯听了王洁实的建议,开始慢慢练习起来。那时,她每天至少用两个小时进行强制的发声练习,同时尽力恢复自己的语音语调。恢复发音后,谢莉斯又从那首最熟悉的《外婆的澎湖湾》开始练起。当时她虽然能唱下来,却不敢去想能像从前那样登上舞台。

2000年秋季的一天,一封邀请函给了谢莉斯一个机会。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期特别节目,邀请她和王洁实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此时,距离1997年那次发病已经过去三年了,是接受还是拒绝呢?谢莉斯在心里犹豫了很久。就当是对自己的考验吧!谢莉斯接受了邀请。就这样,2000年秋天,在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的录制现场,谢莉斯的歌声又再一次响起。人们终于发现,在几乎消失了三年之后,当年那个活泼的金嗓子谢莉斯又回来了。

后来,谢莉斯再度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们惊喜地发现,谢莉斯的病情有了好转,她的大脑正神奇般的康复。谢莉斯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我刚得病时曾想退出舞台,再也不唱歌了。后来我感觉,不唱歌很寂寞。正是唱歌的动力让我战胜身体的疾病,战胜重返舞台的心理恐惧,勇敢地走上了舞台。”2009年9月,国庆60周年晚会上,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仿佛将我们又带回到了20多年前,谢莉斯的歌声依然如年轻时一样悦耳动听。

随着年龄的增长,谢莉斯与王洁实这对昔日的黄金组合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回首与王洁实走过的合作之路,谢莉斯说:“虽然也有风雨艰辛,但更多的是快乐和成就感。面对如今平淡的日子,我们俩人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本是必然规律。对我们来说,名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依然热爱歌唱事业,只要这份情怀不变,就总有我们发挥的舞台。”是啊,不管过了多少年,谢莉斯和王洁实的歌声,依旧那么动听,他们就像时代的标杆一样,唤起人们无限的美好回忆。

撰写/编辑:民歌君

来源:@民歌中国(mingechina)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黄金搭档 人物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