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曲艺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

音乐
曲艺
2017年07月28日 23:28

千百年来,曲艺靠着口传心授的方式薪火相传,虽然较好地保留了艺术的本色和生命力,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仍未能搭上现代高等教育的高速列车,存在本科招生目录和学科建设目录双重缺失,以致传承发展遇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创作水平较低、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滞后、人绝艺亡等难以突破的瓶颈,从深层次上严重制约着曲艺的科学发展。因此,曲艺既要坚持师父带徒弟,又要开展高等教育,用“两条腿”走路,才能开拓出曲艺传承与创新的康庄大道。应当说,有了中央下发的《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重视和推进学科建设的政策依据,有了曲艺界有识之士矢志不移的持续呼吁,有了国家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的热情支持,有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基础上的长期准备,设立曲艺学学科、推动曲艺高等教育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业已具备。目前,根本在于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凝聚最大共识,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切实行动。

在高等院校开设一门学科并开展教学教育,离不开教材、教法、教师、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这是加快推进曲艺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逐步建立并完善曲艺学学科体系。曲艺学一级学科体系应由曲艺论、曲艺史、曲艺文学与创作、曲艺音乐、曲艺表演、少数民族曲艺等二级学科组成,主要研究曲艺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曲艺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曲艺的文本写作和创作规律,曲艺的唱腔、伴奏、音乐创作和方言声调,曲艺的表演体系、理论、实践、风格与审美,少数民族曲艺理论、历史、文学、音乐和表演等等。二是加快高等教育曲艺类教材编撰工作。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据调查,现在高校开设的曲艺课程,大都没有正式教材,无法开展规范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学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在曲艺界既懂表演又懂创作还懂学术理论的人才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在又没有太多可资借鉴材料的前提下,推出一套理论观点权威、各方都能够认可且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特点规律的教材,任务异常艰巨。应时之需,顺势而为,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决定共同开发编写高等教育曲艺类本科专业教材,首批包括《中国曲艺艺术概论》《中国曲艺发展简史》《评书表演艺术》《相声表演艺术》《快板表演艺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全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中华曲艺专业术语及艺诀艺谚》《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提要》《中华曲艺图书资料目录》等,今年年底可望完成部分初稿。三是团结现有大中专院校开设曲艺教育的师资力量协同推进。推动曲艺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决不是另起炉灶。事实上,目前全国已有十三所高等院校开展曲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八所大专院校和十六所中专学校培养曲艺创作表演专门人才,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设曲艺相关课程和研究,这些都为曲艺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一线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在2015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上,正式成立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联盟,全体与会代表发出《关于建立曲艺学学科的倡议书》;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先生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上提出的《突破传承困境设立曲艺学学科势在必行》提案得到重视,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中国曲协曲艺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委员会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联合向教育部门申请开设曲艺表演、曲艺创作、少数民族曲艺、曲艺理论等特色专业。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曲艺 一线 学科建设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