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日救亡戏剧运动初探

音乐
戏剧之家
2017年08月03日 21:05

李静

摘 要:抗战初期,湖南以其“绾毂南北、控制东西”的重要地理位置,厚重的湖湘文化底蕴,及国共合作营造的和谐、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成为重要的战略后方中心区,使其抗日救亡戏剧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关键词:戏剧团体;宣传活动;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2-0008-01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湖南人民闻风而起。7月19日,在新世界戏院上演《抗日救国》新剧,拉开了湖南抗日救亡戏剧运动的大幕。直到1938年11月13日,长沙文夕大火,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遭到空前浩劫。剧校团体开始疏散,戏剧工作者纷纷离开长沙,戏剧运动走向衰落。在这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湖南抗日救亡戏剧运动空前活跃。

一、戏剧团体阵容壮阔

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湖南除原有戏剧团体外,又一批抗战戏剧团体相继成立,扩大了戏剧队伍。当时一些大中小学校、群众团体、工厂等机构都有自己的抗敌剧团或宣传队,还有一批由湖南进步青年发起成立的剧社。如育英小学剧团、湖南文抗会抗敌剧团、一九三六剧社、现代剧社、长沙儿童剧团、战斗演剧队、一致剧社等,更有上海标准剧团、新时代剧团、南京和山东戏校等平、津、沪大批大专院校和文艺团体迁来或迁经湖南。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仅长沙就有演剧团队及剧社35个,成为当时戏剧之都。在各戏剧团体的领导下,湖南救亡戏剧形成一股新的巨流,尤其以白雪抗战剧团和1937年来湘的国立戏剧学校为代表。

二、戏剧界名人云集

抗战戏剧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戏剧工作者的指导和支持,据统计,先后来湘活动的文化名人超过1500多人,其中包括从事戏剧工作的省内外剧界名人,孙伟、朱之倬、唐掞斋、洪深、曹禺、余上沅、向培良、熊佛西、张曙、董每戡、田汉等。他们满怀热情积极组织戏剧团体、创办戏剧刊物、导演或编排剧演、新编战时剧本等一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湖南抗战戏剧的质量,推动湖南抗日救亡剧运的开展。

三、戏剧宣传活动活跃

戏剧是唤醒民族的号角,同时也是激起民众的一味兴奋剂。抗战时期,戏剧团体为唤起民众,在元旦、双十节、七七等节日和纪念日,以及募捐劳军、兵役宣传、救济难民难童等运动中,经常作深入街头城市乡村的宣传公演,掀起了湖南救亡剧运波澜壮阔的高潮。1937年9月21日,国立戏剧学校巡回公演剧团在戏剧家余上沅、向培良的领导下,于湖南第一次公演,组织街头剧队,出演张道藩编著的《最后关头》及其他切合战时需要的剧本,为湖南戏剧公演开一最好先例。10、12月,又连演两次尽收戏剧深入民众的功效。规模较大的还有1938年2月湘抗敌总会联合省会所有剧团戏院举行抗敌戏剧联合公演。有山东省立剧院出演独幕剧《警号》、《卢沟桥的烽火》、《模范军人》、《盟约》等;国光社嘉善抗敌流动宣传队出演独幕剧《三江好》、《最后一计》等;还有民众戏院《史可法》,万国戏院《卧薪尝胆》,远东戏院《倭寇毒》,百合戏院《岳飞抗金兵》等表演。1938年4月15日,文抗会举行戏剧音乐联合大公演。白雪剧团、一九三六剧社、一致剧社等社团参加,话剧有独幕剧《新一致》、二幕剧《血洒晴空》、四幕剧《战歌》等。

四、抗战戏剧艺术特征

抗战初期,一切政治、教育、社会、经济,都在进行改革。抗战戏剧也从表演艺术、戏剧剧本、舞台布景以及戏剧伴奏等多方面进行改良,来为抗战服务。

(一)表演艺术技能提高。国立剧校专门举办短期业务培训班,进行戏剧业务辅导,由余上沅、曹禺、阎哲吾、金韵之、黄作霖、张骏祥等亲自执教;另由向培良领队的巡回公演团作示范演出。1937年10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举行战时戏剧讲习会,联合湖南戏剧爱好者,施以战时戏剧之学识与技能训练,利用戏剧唤起民众。

(二)剧本创作质量显著。除国立剧校赶编国防剧本和编印抗战名剧提供上演外,在湘名人田汉、李朴园、熊佛西、董每戡、陈铨等都亲自编剧或导演,音乐家冼星海、张曙等参与剧本歌词的谱曲,编导出了一批艺术质量较高的抗日救亡戏。其中田汉的创作最显著,9个月内编导了5个话剧(《一致》、《守住我的家乡》、《两个壮丁》、《打回老家去》、《中国的孩子们》)和1个湘剧(《流浪者之歌》),使湖南抗日救亡剧运达到鼎沸。

(三)舞台布景制作新颖。抗战时期,湖南聚集省内外戏剧名人及团体,在布景、服饰、灯光等制作上引进了新的方式。如文抗会举行的戏剧音乐联合大公演,全剧布景为朱人鹤设计都为新制,灯光有黄昏、清晨、都市之夜、渔村之美四幕,全由香港新引进,全剧内外景真实。1938年1月22日,公演的新歌剧《岳飞》,分七幕十二场,光影、布景、服饰、音乐完全新形式制作,并有数十人载歌载舞。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来湘,排演李朴园编写的改良平剧《李服膺伏法记》,用京戏锣鼓经配合军事动作,在伴奏上也作了新的尝试。

田汉曾说:“中国自有戏剧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超过这样伟大的显著的作用。抗战以前,戏剧尽了推动抗战的作用;抗战开始以后,戏剧尽了支持抗战鼓动抗战的作用”。因此,抗战戏剧作为抗战时期最有力量的文艺宣传工具,在湖南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黎维新.长沙文化城[M].湖南出版社,1995.

[2]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编:湖南大公报[M].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13.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戏剧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