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封到复苏

音乐
艺术科技
2017年08月18日 17:53

王婧

摘 要:巴赫被后世称为“近代音乐之父”,在世时作品很少出版,音乐是靠宗教的乳汁滋养着,并没有考虑到观众,从而使他的音乐在很多人眼中成为过时的。19世纪,巴赫的复兴运动在全世界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从懂巴赫到爱巴赫再到学巴赫。至今,他的音乐已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巴赫;音乐;复兴

贝多芬曾说过:“巴赫的音乐是大海。”的确,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作是音乐中的卡尔·马克思。他融会贯通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和他同时代人的音乐创作的丰富经验,作品中崇高的思想,深刻的哲理性,严谨质朴的风格和完美精致的艺术形式,成为后来西方音乐的一个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因此他又被后世称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从被埋没到复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关于巴赫音乐的复兴,是当前研究巴赫最首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很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挖掘的一个专题。

1 肺腑之作,无人问津

勃拉姆斯曾说:“只消看巴赫。那里应有尽有。”;肖邦说:“巴赫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尽管他得到众多同行们的称赞,但那也是19世纪的事了。巴赫作为一個长期生活在教会环境中的虔诚教徒,他的音乐中饱含着深刻而富理性的情感,这样的音乐却让巴赫在世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人只承认巴赫是一个杰出的演奏家,而对于他创作这块没有予以认真对待。在世时,作品很少出版,一般仅靠手稿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流传。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多米尔在他的《西方音乐史》中说道:“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1]他从未考虑过作品出版或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从这点上讲,我想也可以把它归因到他在世作品很少出版这方面吧。

巴赫的创作带有相对的局限性。他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土地,这就使他的思想阅历局限在德国这块小土地上。在战争的影响下,宗教则是他唯一可以找到精神慰藉的天地。他的音乐自然不同于亨德尔那种为迎合上层趣味的音乐,而完全是靠宗教的乳汁滋养着,并没有考虑到观众。他的音乐不是华丽的,而是内向的沉思,这使他的音乐在很多人眼中成为过时的东西。其实不然,巴赫有着充满力量的不朽技艺,可事实却不尽人意,巴赫生前作品得不到理解,作品极少出版,死后遗体几经周折才安然入土。18世纪末欧洲音乐趣味的变化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兴起,使人们对巴赫普遍忽视并遗忘,而他的音乐也好像随他的遗骸一起被埋葬了。

2 极世之作,渐浮水面

直到19世纪,这种状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被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伟人音乐逐渐出土。而对巴赫音乐的复兴起至关重要的人物首选门德尔松了。

1829年,门德尔松将他的整个身心投入到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中。他决定将几乎被人所遗忘的巴赫之作介绍给人们。为此,他组织了一个16人小合唱队来排练《马太受难曲》,他力排众议,让这部作品在1829年3月11日——作曲家死后第一次公开上演了。唱诗班的人数超过了百年前《马太受难曲》在托马斯教堂首演时的好几倍,柏辽兹这样记述着演出情况:“大厅里鸦雀无声……我们崇拜巴赫……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2]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强烈要求第二次公演。3月21日即巴赫生日这天,作品再度上演,剧场内座无虚席,出奇的安静如同教堂般肃穆和庄严。就这样,沉浸了近百年的《马太受难曲》,终于重见天日了,它在门德尔松神奇的指挥棒下渐渐地复活。在此曲首演第100年、巴赫去世第79年之际,历史上迎来了重要的运动——“巴赫的复兴”。

3 复兴运动,风起云涌

在此期间,门德尔松于1829年和1832年访问伦敦,演出巴赫的音乐,赢得一片喝彩。除此之外,门德尔松还积极推动在莱比锡建造巴赫的塑像。他集资兴建的巴赫纪念碑外表看来简单,但意义重大。后来在“托马斯教堂”的正门口树立了一个用青铜铸造的高大的巴赫立像,“托马斯教堂”的男童合唱队经常站在这个巨大的铜像下面在节日开露天演唱会,给群众唱圣歌和民歌。如今,在莱比锡市中心走不多远,游人们就能看到遥遥相对的巴洛克音乐大师巴赫和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铜像——它形象地记录了莱比锡音乐史上的这段佳话。而音乐史上真正标志着巴赫复兴运动的开端的则是1802年管风琴家约翰·尼古拉·福克尔在莱比锡出版的他的著作《论约·塞·巴赫的生活、天才与作品》。他写的这本传记是第一本重要的巴赫传记。他在这本传记中说:“这个伟大的人是一个德意志人。德意志祖国以他为荣…他的作品是无价的民族遗产,任何国家的东西都是无法与其相比的。”[3]随后,巴赫协会于1850年成立,旨在纪念巴赫逝世100周年。与此同时,伦敦也成立了巴赫协会,用以建立一专事收集巴赫作品(印刷物和手稿)的图书馆。在该会主持下,英国于1854年首演了《马太受难曲》。1876年成立于伦敦的巴赫合唱团,是一个永久性合唱团体,该团每年两次演唱《马太受难曲》。

巴赫的复兴运动在全世界内这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从懂巴赫到爱巴赫再到学巴赫。进入21世纪,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当今古典指挥界最受到瞩目的英国指挥家约翰·艾略特·贾第纳,他决定在欧洲50座教堂举行为期一年的“巴赫清唱剧朝圣之旅”,虽然这次朝圣活动走得并不顺利,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巴赫音乐在全世界的关注度,也是巴赫逝世250周年全球纪念活动中备受瞩目的一次举措。

中国的谭盾也参加了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年的活动。德国的国际巴赫学术院出于新颖的理念,委约当今世界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作曲家中国的谭盾、德国的沃尔夫冈·里姆、俄罗斯的索菲亚·古拜杜琳娜、阿根廷的奥斯瓦尔多·高利焦夫,依据《圣经·新约》的四大福音书各自创作一部“受难乐”,以纪念巴赫逝世二百五十周年。谭盾受邀去德国斯图加特演出了他的《水祭》,并在德国、日本、英国和俄国等地进行巡演。音乐中仿佛再现了人生轮回,转世复活的场面,大师他那来自上帝的娓娓之声不断萦绕在听众耳边。

除了上面所论述的复兴运动外,巴赫的继妻安娜,二儿子卡尔·菲利普·艾曼纽及巴赫的许多弟子们在承继老师传统,维护大师风范,复兴巴赫作品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让后世的作曲家对他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至今,他的音乐已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复兴运动还在继续进行着,今年是巴赫逝世266周年,真诚期望为纪念巴赫逝世266周年的活动能够在全球内掀起更火热的浪潮。

4 结语

巴赫的音乐是伟大艺术的综合,作为欧洲早期音乐的总结和里程碑,巴赫的音乐从被遗忘到被重拾,从冰封多年再到逐渐苏醒,从被普遍忽视到全面复兴,其实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受难乐》,从受难,再到复活,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的真实写照。到这,我仿佛看到一缕上帝照耀之光洒落在圣托马斯教堂的墓地上,我们的大师从墓地中安然走出来,随着那道金色的光芒一起升向天堂,光芒收尾渐消,大师也随之“羽化而登仙”。

确实如此,对于巴赫,我们只有聆听!聆听!再聆听!且不说一句话……

参考文献:

[1] 保罗·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2.

[2] 虎头.一不留神成巴赫[J].当代,2007:223.

[3] 余志刚.音乐的大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巴赫 运动 托马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