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景体验剧《又见平遥》的成功因素

音乐
艺术评鉴
2017年08月26日 01:40

...大型实景演艺项目.中新社发 张云 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吸引...

脱脱洋子

摘要:《又见平遥》是国内知名的实景剧制作团队——又见团队在北方第一个项目,又见团队力图打造与“印象”系列并驾齐驱的“又见”品牌,而《又见平遥》项目经过4年的发展,显然成为了室内实景体验剧的成功典范。本文从《又见平遥》的概述出发,从创新性、高品质和政治、文化几个角度深度分析了实景体验演出《又见平遥》的成功之处,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希望对国内实景演出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又见平遥》 实景体验 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164-03

一、《又见平遥》简述

《又见平遥》是国内首个大型室内实景演艺体验剧,由行业内知名的又见团队倾力打造,王潮歌执导。《又见平遥》于2013年2月18日首次在山西平遥拉开序幕,自开演以来成果斐然,观赏效果好,2016年全年《又见平遥》共演出800场,观影人数达60万人,上座率近90%,总收入达八千余万元,为平遥旅游业态的良好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了实景演出乃至文化产业的成功典范,下文就《又见平遥》的成功因素做具体分析。

二、《又见平遥》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又见平遥》的创新性

1.体验的创新

传统的实景演出基本上遵照歌剧或舞台剧的观看形式,观众在固定的座位上观看,这样在观看剧目时会有一种抽离感,难以完全感同身受。例如《宋城千古情》就是传统实景剧的典范,尽管在一些特定情节会使用视觉、听觉或其他形式的特效,甚至在故事高潮情节——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奔跑相会,剧场上方飘洒了蒙蒙水雾配合下雨的剧情,增强观众的体验,却还是有一些限制性。《又见平遥》实景剧突破了传统实景剧的现实,观众不再全程坐在固定位置上,而是随着故事的进度不停地穿行在剧场中,南门广场、赵家大院、平遥古城、镖局、古朴的街道等等,观众就好像是剧中的群众演员一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体验感大大增强,对《又见平遥》的好感度自然大大增加。

2.场地的创新

又见团队以往的作品如《印象西湖》《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都是在南方进行的项目,都是利用山水实景来布景,因此观剧场地都是露天剧场。如《印象西湖》就是将高科技运用到西湖景色中去,利用科技与自然的结合,打造了一台巧夺天工的实景剧。《又见平遥》是印象团队在北方的第一个项目,西北气候与南方温暖湿润的天气特征不同,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如果还采用室外剧场,多变的天气就会为演出增添很多不确定因素。于是,《又见平遥》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观剧方式,专门建立了一个多功能现代高科技室内剧场,按照故事发展情节将剧场分割成了独立空间,利用高科技搭景,力图还原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场景,增添观众体验感。

3.内容的创新

又见或印象系列作品多采取山水布景的方式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让观众感受到自然风光巧夺天工之美。而面对平遥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实景演出剧《又见平遥》再次在展示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导演王潮歌用一个曲折动人、有情有义的故事展现了平遥之美,山西之光。《又见平遥》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道义与传承的故事。重情重义的少东家赵易硕,贤德大义的新娘,铁血的232条镖师汉子,这些生动的角色由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精湛的艺术形式共同刻画。“选新娘”的片段对演员的舞蹈功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女演员们的舞蹈之美表现出量足、验手、摆腰、露脸、扭臀等繁琐而严苛的选秀流程。“魂归”的舞蹈部分则充分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力。男演员们用奔跑和大幅度跳跃、一举手一投足等动作演绎了镖师的鬼魂飘过千山万水,穿过冰冷的城墙,终于魂归故土,向家乡的亲人们讲述那段惨痛的营救经历和跨越生死的思念之情,最后用一个轰然倒下的动作表示他们心愿已达成,魂飞魄散了。《又见平遥》不仅是在表现一个有关于山西、发生在平遥的故事,更是在传递一种古老却伟大的价值观,因此观众在看剧时,不禁黯然神伤又发自肺腑的生出一种对人性的敬佩。晋商作为古代商人的成功典范,自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德:重义轻利、进取敬业、团结协作,通过《又见平遥》充分展现了平遥人谨遵仁义礼信的传统美德,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民族使命感又升华了整部剧,使《又见平遥》不仅具有动人的画面感,更具有思想高度。

(二)《又见平遥》的高品质

1.高品质的创作团队

印象创作团队目前有两大系列作品:印象系列有《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普陀》等;又见系列有《又见平遥》和《又见五台山》。其团队打造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独到之处,先后成为各旅游胜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成功产品,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创新性艺术形式受到媒体、艺术界高端商业品牌的青睐和推崇。团队内分工明确,仅创作环节就细分为编剧、执行、舞美、音乐、灯光、音响、服装、戏剧、文学等五十余个专门岗位,由专人或专组负责,共同打造了这一台高品质的实景演出剧。正是经验丰富、专业一流的团队为《又见平遥》取得的巨大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品质保证。

2.高品质的音乐之美

音乐的配合使得剧中人物情感更加贴切,更能向观众传情,许多动作不能达到的意境可以借助配乐来完成,人物的一个细小的眼神变化或快速的动作可以通过音乐的配合加以强调。《又见平遥》还充分利用了音乐为故事情节创造了意境和氛围。比如《又见平遥》的第二幕,观众移步到新的剧场空间,灯光突然变得昏暗下来,此时响起了一段咿咿呀呀的古色古香的音乐,一下子把观众拉到了130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再定睛一看劇场的布景,镖局、票号、酒馆、妓院,一百年前的平遥街道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恰当的配乐为场景烘托了气氛,引领观众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情境。当男人抖起红绸跳起面粉舞时,响起了一段唢呐的音乐,配合着男演员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山西当地的民俗特色。在演出进入尾声时,全场响起了一首山西经典民歌《桃花红来杏花白》,并且剧组根据演出的需要,将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进行了改编,音乐时而激动高昂、时而舒缓温柔,极好地烘托了全场气氛,演员们还增加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一边与观众击掌一边带领全场大合唱,实现了情感的交流,达成了剧目的升华。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平遥 讲述 人物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