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音乐学院举办民族声乐教学实践音乐会
李明月
摘 要: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因而声乐教育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文中就威尼斯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概况进行了叙述,与我国声乐教育现状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声乐教学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意大利美声 威尼斯音乐学院 课程设置 传统教学 教学建议
一、意大利是美声唱法发源地
学习歌唱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美声唱法作为演唱的一种风格,为众多歌唱者所喜爱。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出自于意大利,例如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女高音歌唱家弗雷尼、世界第一男中音歌唱家LEO NOCCI都是出自意大利。美声唱法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流传至今已经四百多年了。在经历了各各阶段的歌唱形式后,才发展成美声学派。特别是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更是直接推动了歌唱艺术的蓬勃发展。现在,意大利美声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见,意大利美声在声乐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篇章。美声唱法也已经作为一种科学的演唱方法,融入了世界各国的声乐教学中。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教学方法主要是学习意大利的声乐教学方法。在我国建国初期学习的是前苏联的歌唱方法,前苏联的歌唱方法也是学意大利的,意大利声乐教学在世界上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二、威尼斯音乐学院
意大利音乐学院包括国立和私立的共有79所,这是世界上音乐学院最多的国家。意大利百年以上的音乐院校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院校都保持着建校初期的风格。威尼斯音乐学院建校于1877年,是为了纪念威尼斯著名的小提琴家马尔切洛而得名。威尼斯音乐学院建有史料丰富的图书馆和器乐博物馆。在图书馆里珍藏着很多历史音乐资料,如威尼斯历史上很多音乐家的手稿和历史上著名的威尼斯乐派史料全部珍藏于此;器乐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著名音乐家用过的乐器,虽年代已经久远,却依然呈现着高贵和神秘。笔者在这读书的几年里,每当来到陈列馆,看到这些陈列的乐器静静地躺在那里,一抹灰尘与寂静呈示着时空的变换。一缕阳光透过那欧式高大的窗棂散射在某个乐器的角上,偶尔听见一阵沙沙的风声,就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时代,似乎听到这些旧色的琴弦在弹奏着美妙的声音,袅袅的飘在校园里。一百多年过去了,学校一直保持着老样子。不起眼的校门以及旧式的院墙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是世界著名的音乐院校。校园的一块砖、一块瓦、乃至一块脱落的墙皮,管理者们都不肯轻易地拿掉它,尽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的原貌,因为他们认为古老是需要承接的。
三、声乐课程设置
意大利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实行与欧盟统一的原则。我国政府于2004年与意大利签订了互认学历协议。威尼斯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包括:声乐专业课和文化课。所设置的课程与我国很相近,其中有:作品分析;音乐文献目录学;现代音乐作品分析;世界歌剧与歌剧院历史;音乐历史与美学;声音解剖与生理;舞台表演课;室内音乐;爵士即兴音;西方民族音乐学;语音学与发音法;现代音乐作品演唱;现代音乐作品分析(高级);肢体意识技术课;外语:英语(基础)外语:英语(高级)。表演实践课程包括:学校组织参加的教堂音乐会;教堂圣歌咏唱;集体音乐会、个人音乐会;各种音乐研讨会;歌剧演出;纪念活动演出等,实践活动都是有学分的。总学分要达到120学分,才能给予毕业。
在每学期开课之初,学生要对本学期所修科目进行表格填写并写出报告,经过导师和学校确认后,严格按照课程安排上课,中途不能更改,学生也不能缺课,一科缺课2次以上,就不能参加这科的考试,要等到下一学期重新选课,某科考试没有通过,也要等下学期重新申报、重新参加考试,不设补考。与我国声乐教学课程设置相比较,除了文化课略有不同外,学生的管理相对要严格许多。
四、尊重传统的声乐教学
意大利声乐教学的传统理念是深深根植于音乐教师的思想深处的。他们重视发声方法的训练,强调声音的位置。认为歌唱者必须要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灵感,因此,声乐学习不仅要有好的嗓音、健全的智力和记忆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天生的热情和心灵。大学规定每课时是60分钟,为了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学好发声,有的老师把一节课分为两节课来上;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也非常耐心细致,总是用口型和强有力的手势在你面前进行引导。他们用不断地示范及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充分显示了他(她)们对声乐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负责精神。意大利美声唱法之所以在世界声乐史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依靠的正是这些严格的、敬业的老师和准确的技术训练。这种传统性的教学方法,初学时可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当领会和掌握了这种科学的歌唱方法之后,就会从中得到很大的受益。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训练出来的声音自然、顺畅,能使歌唱者保持声情并茂的演唱状态。尽人之所能来传递作曲家或表达个人对人生、大自然等的感悟。具体地讲,用人声最美好的音色,更好地为表现那些经典作品的艺术思想服务,这就是美声唱法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1.考试
考试分为两部分:口试加笔试。口试教授可以就学期所学内容随意发问,考核学生。每科课程考试都是有几个老师组成的一个专门的考试委员会来考,考试形式是对每一个学生单独考试,学生要用意大利语来回答问题。考场上,考试委员会考官依次就座,学生一个人进入考场,站在考场里指定的位置上,专门负责的老师把厚厚一摞的试题摆放在几个考官面前,里边有书写题也有问答题,考官们在厚厚一摞的试题里随便抽题,然后发问。答完一道,再抽一道,直到他们认为你的确完全掌握了这门课程才能停止抽题和发问。如果在回答中,你稍有迟疑或有结巴,考官就可能会停止你的考试,让你下次再考,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困扰。考官老师们固执地认为:意大利是世界美声唱法发源地,是代表世界声乐界最高水准的,如果学生水平没有达到标准而毕业了,对意大利来说将是一种耻辱。带有这种观点来教学和考试,严格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一定要经过细致、严格的准备,否则会前功尽弃。因为考评委员会是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来进行考评的,如果准备不充分,只有等下学期再重新进行论文答辩。参加的人员有学术委员会成员、学校领导、主科教授等,每人手持一份论文作者的答辩论文。开始答辩时,论文作者做自我介绍,并讲出论文设计目的、意义、观点和研究成果,然后考评人员对论文提出各方面的问题需要答辩者解答,考评委员会根据论文和答辩情况打出最后分数,最高分为105分。
2.毕业音乐会
毕业音乐会也是由学术委员会来考评。要准备至少12首歌剧咏叹调,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学校提供音乐厅、负责印刷海报张贴在威尼斯市的街道上,目的是吸引更多的观众,检验学生的能力。音乐会最低分90分,最高分115分,不能达到者不能毕业,只能下学期重新召开音乐会。有很多学生就在这个环节延误了毕业的时间。笔者的毕业音乐会召开时正值6月份,天气非常炎热,会场里有空调,但舞台和后台没有空调,学校规定上台必须穿正规的西装。几首歌剧咏叹调唱下来,已经汗流浃背了。下半场开场前我请示导师要求脱掉西装只穿白衬衣系领带演唱,导师自己不能做主,又请示校长,又和其他评委研究后,才定下来可以让我脱掉西装演唱,从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看出意大利教学的严谨和严格程度。
五、艺术实践活动和声乐比赛
威尼斯音乐学院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包括经常到教堂参加合唱。意大利的教堂音乐是非常著名的,演出时不用音响,教堂的空旷会给歌唱声音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年都进行歌剧的排练,并与各大剧院签约演出歌剧,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并到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学校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中获益匪浅。
社会上的音乐活动也很多。比如意大利政府经常举办各种声乐比赛,参加的选手来自于世界各地。比赛的名称一般以作曲家,歌唱家或城市的名字来命名。比如说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泰巴尔迪国际声乐比赛等等。有的比赛是专门的歌剧比赛,有的是专门的艺术歌曲比赛,也有歌剧、艺术歌曲都包括的比赛。有的比赛是针对某一位作曲家的,参赛曲目必须演唱其作品。也有的是针对某一部歌剧的,只许演唱歌剧中的选段。不同的比赛给参赛者带来了更多表现的机会,当然也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展示和学习机会。
六、教学建议
意大利美声教学对我国的影响一直是深远的,综合比较起来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声乐教育无论是在历史的积淀上、传统上还是声乐教师的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我们要认真领会和落实讲话精神,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从世界声乐教学方面汲取营养和经验为我所用,丰富我们的声乐教育,以利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人才。
建议:1.应加强声乐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2.提高声乐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3.重视钢琴艺术指导的作用;4.扎实基础声音训练;5.加强意大利语的学习;6.提高社会重视程度,增加声乐比赛赛事。
总之,美声唱法作为西方声乐的一个学派,对我国声乐界的影响是深远的。研究威尼斯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方法,有利于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全国的美声声乐教师在所教授的声乐学生中,声音的训练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让我们尽最大努力来缩小差距,为发展我国的声乐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宁.浅谈中西音乐普及教育[J].黄河之声,2010(1).
[2]邓志武.十八世纪意大利声乐教学之启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3).
[3]黄颢.意大利声乐大师的声乐教学理念及其启示[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4).
[4].新华网 北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10月15日
[5]金英敏.浅议意大利歌唱艺术——感受意大利声乐教学[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