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传承路径探析

音乐
艺术评论
2017年09月03日 16:42

柯元

青阳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于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歌小曲、宗教音乐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声腔——青阳腔。明万历年间,青阳腔进入全盛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至山西、河北,南至广东、福建,西至四川,且远播海外,享有“南北时尚,徽池雅调”之美誉。入清以来,该剧种在其发祥地青阳县日渐式微,却在江西湖口县深深扎下根来。经过数十年的发掘和整理,该县已收集到青阳腔手抄剧目 131个、正本戏 36个、曲牌 448首、单折戏与杂出戏 64个、音乐资料五十余本、音像资料一百一十多个小时、演出光碟五十余盘、脸谱 46个、剧照一千余幅等。可以说,湖口县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青阳腔资料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青阳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九江吉祥三宝”之一。

青阳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青阳腔的歌唱形式——滚调(音乐特征为:节奏急促的流水板,字多腔少,接近口语的朗诵性的唱腔),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客观上加速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进程。冯其庸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序中说:”1956年于湖口、都昌发现的青阳腔,使我们找到了弋阳腔的变种,对明代流行的各种曲集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声腔,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于现在各地高腔剧种以及徽戏的形成,在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1]作为一种古老的剧种,青阳腔孕育了近半个中国的戏曲剧种,它是国粹京剧的”鼻祖”,被称为中国古典戏曲的“活化石”。

青阳腔生长在农村,繁衍于民间,是一种典型的平民戏曲艺术,其古曲古谱与道教符.一脉相承,演出形式与民间习俗休戚与共,其唱词通俗易懂,曲调高亢,灵活多变,一唱众和,真实地反映了民风、民俗和民生,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青阳腔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其音乐大多表现主角的强烈情绪,因此多采用变换多端的节拍以及崎岖趑趄的节奏,形成了非均衡律动感,从而构成动荡颠簸、跌宕摇摆式的音乐效果 [2];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架篱笆、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术;其戏曲脸谱也极具特色,坚持写实与象征相结合,采用夸张的手法,通过人物面貌特征的描绘,以丰富戏曲角色的表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使善、恶、忠、奸等角色在观众心目中更具有直观性。

青阳腔起源于青阳,发展于湖口。在 20世纪 80年代,湖口这个只有二十余万人的小县,曾经活跃着 48个青阳腔农民业余剧团,当地群众学唱曲文风气特盛,手抄剧本几乎家家都有,围鼓坐唱则村村皆是,高腔古乐响彻鄱湖之滨。然而,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和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大多数剧团已经解散,青阳腔后继乏人,目前,湖口县青阳腔农民演员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形势令人担忧。为了保护传承青阳腔这一珍贵戏曲艺术,九江学院多次派人前往湖口县考察、走访,最终与湖口县政府达成“资源共享,共同抢救,联合攻关,保护国宝”的共识,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学校与地方合作的长效机制,为青阳腔的保护传承构建了新的广阔的平台,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九江学院找到了一条适合青阳腔传承发展的新路。

一、成立研究机构,进行科学研究,指导青阳腔传承

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和学术研究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九江学院在青阳腔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先后成立了庐山文化研究中心、青阳腔艺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组成多个课题组,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青阳腔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目前有关青阳腔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一)课题方面:全国人文社科艺术类文化部项目“青阳腔研究”;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湖口青阳腔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青阳腔艺术旨趣”“赣北戏曲交融性特征研究”等3项;校级课题若干项。(二)论著方面,出版专著《青阳腔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同时,学校还积极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2010年9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九江学院、湖口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九江学院承办的“中国 ·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九江市召开,来自北京、安徽、陕西、福建、广东、江西等地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围绕青阳腔源流、流布与传播、艺术特点、深远影响、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展开了热烈和深入地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通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解决了困扰着人们的诸多难题,为青阳腔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强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培养青阳腔传承人才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实施载体和手段,地方高校有必要将本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本专科学生培养方案之中,以实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目标。

九江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将青阳腔列为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以专著《青阳腔研究》作为学生的学习教材,整个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

(一)课堂教学方面

1.“青阳腔”课程开设时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 2.授课课时: 36课时(其中理论 8课时、课内实训 28课时)。3.授课内容:(1)理论部分:主要讲述青阳腔的形成与流变、曲牌、典型剧目、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与价值、传承保护等内容。(2)实训部分:一是让学生学唱一些有代表性的青阳腔曲牌选段,例如,《百花记 ·赠剑》百花公主(贴)唱段《花披露月又明》(女独),《龙凤剑 ·归家》比干(生)唱段《感圣恩献狐裘》(男独),《青梅会 ·逼宫》献帝(小)唱段《只怨朕无媒》 (男独 )等。二是让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青阳腔原始曲牌音乐、青阳腔传统折子戏视频展演和新编青阳腔歌舞、小戏等。 4.授课方式:采取”1+1”互动教学模式,即安排一个专业老师与一个民间青阳腔艺人共同开设一门课,民间艺人为大学生现场表演,为大学生讲解动作要点、基本流程,手把手指导学生表演,专业老师现场进行解说、讲授和总结。

(二)实践教学方面

教师定期带学生去湖口县付垅乡“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艺术采风,通过深入调查,学生们对青阳腔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提高了他们对青阳腔的认知水平。在实践基地,老艺人们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学生,通过他们的帮、传、带,学生们较好地掌握了这些技艺要领。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学生们较好地掌握了青阳腔有关理论知识,能欣赏青阳腔作品,能独立演唱和教唱至少两首青阳腔典型曲目,同时,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保护传承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组建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营造青阳腔传承氛围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愿自发的形式形成的一种群众性团体,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九江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引导下,一些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自愿组建“青阳腔艺术团”“青莲戏剧曲艺社”等。这些学生社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和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节等节日中,积极参加各种专场演出活动。他们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一方面,学生社团邀请有关专家、青阳腔传承人进校讲学、传艺,学生们面对面学艺。另一方面,学生社团走出校园,深入农村、社区、厂矿演出,参加各类比赛、汇演,服务社会,展示自身风采。通过这种方式,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为青阳腔传承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九江学院保护传承青阳腔的传统手段主要有:定期组织师生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和艺术采风,为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口传心授,对青年学生帮、传、带;重视保护传承人,协同湖口县政府相关部门为青阳腔老艺人殷武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取得成功;建立九江学院青阳腔陈列馆,展示青阳腔剧目、曲调、正本戏、脸谱、资料、影像等一千余件(个)。通过这些传统手段,原汁原味地保护和传承了青阳腔。同时,为了能做到与时俱进,学校也很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景观再现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动作捕捉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对青阳腔传承人进行动作采集、立体建模,构建传承人真实立体感模型,将影像、音频、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青阳腔进行有效保护。

五、重视创新创意,通过适度产业化,促使青阳腔传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就是其活态流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在传承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求新求变,它的生命就会枯竭,因此,如何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九江学院在保护传承青阳腔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创新。在唱腔方面,加以民族唱法,有选择地利用当今社会流行的音乐元素,结合原唱腔的特点,创作出新的曲调;在唱功方面,立足于原唱功特色和表现技术,借鉴吸收其他剧种的练嗓和表现方法;在音乐伴奏方面,尝试改用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加以伴奏。青阳腔新剧《燕归来》(加以现代音乐元素,内容是描写大学生回乡当村官的故事)和《永恒的彩霞》(现代青阳腔歌伴舞,内容是歌颂任长霞的美德)就体现了上述创新,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仅靠原汁原味的保护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把握其内在特征和生命属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适度产业化,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在这个方面,九江学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学校将青阳腔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本地一些景区进行商业演出,使本地和外地游客充分领略到青阳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师生创意团队还借助于现代文化创意手法,以青阳腔戏曲艺术人物脸谱为创作元素,设计面具、吊坠、钥匙环、书签、服装、头饰、项链、手机袋等文化创意产品并申报了专利,这些创意产品已经产业化,深受人们的喜爱,对青阳腔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注释:

[1]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周虹.试论青阳腔曲牌音乐特征[J].中国音乐,2006(2) .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青阳 人物 调查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