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技术特征及教学方法

音乐
艺术评鉴
2017年09月25日 20:12

肖邦练习曲教学与演奏指南

周泰石

摘要:作为一种极具难度和复杂性的音乐技术手法,肖邦练习曲在当前的钢琴练习过程中极大地拓展了各种技术手法,使得钢琴技术得以升华。而高难度和复杂的钢琴技术不应该成为练习者关注的核心,我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肖邦练习曲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总之,弹奏肖邦的练习曲必须带有强烈的音诗特征。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 技术特征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08-02

肖邦的作品多以浪漫著称,其众多的练习曲被诸多学者广泛推崇,并占据了他所有著作的主导地位。肖邦的练习曲之所以深受广大学者的推崇,是因为他的作品独居特色,在艺术性的氛围中彰显了一定的技能。除此之外,每一首曲目不仅体现出生动优雅的外在形象,也阐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这种耐人寻味的独特艺术被世人称颂,成为亘古不变的艺术珍品。肖邦练习曲的广泛推崇展现出肖邦作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广大初学者提供了更为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而且成为学者表演时的首选作品,这种通过技术训练逐步升华到艺术层面的学习,为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钢琴练习曲在音乐发展中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对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巴洛克的作品曾一度成为广大学者的首选练习曲目。在此过程中,巴赫等著名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作品,并以钢琴奏鸣曲为主要发展路线。但是对于发展中的钢琴奏鸣曲来说,其自身并不是真正的奏鸣曲,绝大多数是二部曲,奏鸣式的结构,因为乐曲自身相对较短,并不会出现什么戏剧性的冲突。此外,大多数的作品旋律较快,节奏感较强,这就在练习过程中对手指的灵活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真正的练习曲目几乎没有,为了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只能将奏鸣曲作为练习的主要体裁,这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练习曲曾一度被奏鸣曲所取代。

(二)重要发展阶段

早在19世纪,钢琴演奏的相关技术便已经得到了巨大提升,在此过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克莱门蒂的《前奏曲和练习曲》以及《艺术津梁》,上述两部作品已经成为了近代钢琴练习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练习曲,与此同时其自身也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受到克拉默以及车尔尼等人的影响,具备钢琴练习体裁的曲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在此过程中要求能够针对实践需求编写各种练习曲。正是因为创作技术和钢琴练习曲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使得初级入门学习者能够通过曲目练习实现自身综合技能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多种技术,作品自身的类别也极为丰富。对于钢琴曲目练习来说,练习的过程不容忽视,因此在相关作品的实际创作过程中必须加强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创作必须投入不同的感情,继而确保作品创作水准的提升。

(三)钢琴演奏曲的成熟时期

对不同时期的练习曲创作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练习曲的实际创作过程中依然以乐器为核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大量实践和发展,使得音乐作品自身展现出了一定的艺术性和音乐表现性。而实践使得音乐自身的旋律和情感理念得以完全发挥和展现,最终形成了大规模的练习曲,与同时期的李斯特等多位创作者都进行过该类作品的创作。钢琴练习曲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满足技术性需求这一要求的体裁,其已具有了豐富的情感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并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该类作品进行分析,其自身在音乐和其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难以超越的。

二、肖邦钢琴练习曲弹奏的技术特点

(一)复杂多变的技术手法

在肖邦练习曲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法,这些手法一方面对弹奏者有一定的练习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手法通过肖邦的独特思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这些技术手法包括:快速跑动练习(op10-4、5、8、12,op25-14、23)、琶音练习(op10-1,op25-24)、半音练习(op10-2)、双音练习(op10-7、10,op25-17、18、20)、复调织体练习(op10-3、6)、八度练习(op25-22、21)、和弦练习(op10-11,op25-16、27)。另外,肖邦练习曲除了急速的陈述方式之外,还有较为舒缓的练习曲(op10-3、9),这对传统意义上只追求速度的练习曲来讲,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练习这些技术手法,使得能在一定的速度和声音要求下完成这些音符,才能为作品的音乐性与情感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情感

肖邦钢琴练习曲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呈现着多样的感情状态和情绪变化,具有广阔的联想空间,既有高昂的英雄主义和戏剧人生,又有纯真快乐的时光和优雅的魅力。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技巧多种多样,相对于车尔尼和克列门蒂等练习曲来说,肖邦钢琴练习曲的音响更加新颖,音色更加丰富和完美。肖邦钢琴练习曲似乎使钢琴上所有的琴键都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为听者构建了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音乐艺术美景。德国音乐家席林斯认为肖邦钢琴练习曲具有其个人新颖的音乐创作风格,其钢琴练习曲与其他先辈练习曲迥然不同。而李斯特也曾在《肖邦》一书有言:“肖邦钢琴练习曲的音乐旋律仿佛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奔波,又或者是在天空中描绘出一幅可触碰的灵魂世界”。

三、分析肖邦练习曲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分析钢琴演奏的歌唱性内涵

钢琴演奏的歌唱性主要指的是音符的相互衔接构成明确性的乐句,演奏者通过手指触碰琴键以乐音的方式将音乐内涵和思想情感呈现给听众。也就是说,钢琴演奏的歌唱性指的是演奏者利用音乐字符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若是演奏者在演奏音乐过程中内心毫无波澜,那么演奏出来的钢琴曲只能是平凡而普通的音符,不携带任何思想情感。此外,钢琴演奏的歌唱性需要通过手指触键完成,水平越高的人则能演奏出更丰富的音律。若钢琴演奏者的水平不高,尽管内心对钢琴曲目有着丰富的情感也难以完全表达出来。因此,在钢琴弹奏的实际练习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多种触键法,尤其要加强对连奏的重视。连奏指的是手指的连接和声音的传递以及呼吸的控制等多个方面实现相互协调,仅仅学会弹钢琴是无法完全掌握连奏方法的。endprint

歌唱性不仅限于在连奏中要注意,其他的奏法中也要充满歌唱性。肖邦众多的钢琴练习曲目中,最为主要的弹奏方法有两种,一个是速度较快的演奏,即快速跑动弹奏;另一个是和弦弹奏。在练习曲的弹奏中,对音符的掌握要求是非常高的。快速跑动的音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音符关系,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将手指间的距离缩减到最短才能将每个音符准确的演奏出来。学生需要采用抓键这一主要动作,更多地训练使用手指尖端部位进行弹奏,便可达到快速跑动的练习效果,从而为快速旋律的歌唱性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和弦的奏法中同样也要注意旋律线条的突出,当几个音同时下键时,必须要找到旋律线上的音将其突出,否则是不能实现旋律的歌唱性的。最后,钢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听知名歌唱家的演唱,培养学生使用钢琴歌唱的习惯,也可以指导学生了解意大利歌唱家的演唱资料和演唱背景,从而在学习钢琴弹奏过程中尽量融入到曲目背景中,进而表达出自身对钢琴作品的情感。

(二)加强学生对乐曲时代背景和思想情感的理解

在学习肖邦钢琴练习曲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肖邦钢琴练习曲创作背景,并对肖邦的创作特点和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进行概述,以此来分析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点和结构特征以及乐曲特征等。通过对这些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肖邦钢琴练习曲有初步的认识,并加强学生对肖邦练习曲的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弹奏肖邦练习曲。例如,C小调练习曲的时代背景是华沙起义失败并遭受到沙皇俄国军队的蹂躏,国家遭遇沉重灾难与社会动荡不安时创作的,所以该练习曲充满着悲愤之情,又被称作“革命练习曲”。

(三)充分掌握钢琴练习曲的弹奏技巧和基本特点

肖邦钢琴练习曲包含着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完美的音符,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演奏出具有精神高度的作品。在肖邦钢琴练习曲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把握弹奏技巧和音乐的融合,遵循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与技巧要求,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手指触键,不同的奏法采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如慢速作品弹奏下键时应尽量慢而深,强调音与音之间的连贯;快速跑动时,应将指尖与琴键的触建面积放到最小,确保音符的颗粒性;演奏八度时,手掌应始终打开,放松手臂,避免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等等。2.注意协调身体各部位肌肉。如手指在跑动过程中应要注意大臂与手腕的协调,这两者的松弛度和手指跑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大臂不能僵硬,大臂的僵硬势必会导致手指的无力,影响手指跑动的速度。3.重不噪,轻不虚。肖邦练习曲的力度变化非常多,这些变化有些是突然的有些是逐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弹奏时一定要注意细节上的对比,争取做到强有强的气势,弱有弱的柔美。只有通过对力度的熟练把控才能真正将作品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宣泄出来。4.踏板的运用。肖邦练习曲几乎每首都会运用的踏板,在指导学生演奏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作品的特点巧妙地设计好踏板的位置,真正实现踏板为乐曲服务。

四、结语

在音乐历史上肖邦钢琴练习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的创作技法和多变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在演奏技术上还是在音乐表达上都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不小的财富。但作为钢琴教育者,我们必须要认真挖掘肖邦练习曲的创作精神,将其精髓真正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使得肖邦练习曲能以其原汁原味的风格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刘春蕊.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创作特征浅析[J].音乐时空,2015,(06):69-70.

[2]董智勇,董智愷.肖邦《练习曲》的音乐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4,(14):171-172.

[3]伍维曦.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中古典形式与时代精神的矛盾及其成因(下)——以舒曼《交响练习曲》为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2):71-76.endprint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肖邦 练习曲 钢琴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