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句话流传在民谣爱好者之间。
“陈粒和花粥之间,隔着一万个张悬。”虽然更多的是陈粒粉丝之间的自嗨,但陈粒歌词的境界,的确是超越了花粥很大一个跨度。
“多谢你如此精彩耀眼 ,做我平淡岁月里星辰”
“我拒绝更好更圆的月亮,拒绝未知的疯狂,拒绝声色的张扬,不拒绝你。”
“如果死后所有人与所有人相见 那么死亡还有什么魅力可言”
“过了很久终于我愿抬头看 你就在对岸走得好慢 任由我独自在假寐与现实之间两难”
陈粒的歌词,一如南方的米酒,酸甜可口。酒酣之时,微醺。故乡,远方,梦想接憧而来。
而花粥的歌词,如同北方的烈酒,一口下去,如烈火烧过,三万个毛孔瞬间张开,但伴随着头痛。
两个不同的风格之间,难以比较。但随着《明日之子》的爆火,一个人被粉丝们顶上了神坛,称之为少年李宗盛。他就是毛不易
《消愁》、《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感觉自己是巨星》...不得不承认,毛不易在哲学和歌曲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几首歌,打动了无数对现状迷茫的年轻人。文艺,有内涵,有思想。消愁里的八杯酒灌下,所有人都醉醺醺。
许多人都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过不惑年”,相较于毛不易的音乐主要受众为年轻人,宗盛大哥的歌更多是经过岁月蹉跎的洗练和尝遍冷暖的人才深有共鸣吧。二者相差的是经历和沉淀。
一个是刚刚步入社会,幻想着自由和远方的少年,歌词中调侃社会现状,却不知其所以然。
一个是经历世间冷暖,真切认知现实社会的中年,歌词中叹息现实无奈,却又释怀于心。
苏轼的一首词很好的诠释了他们两个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毛不易
“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李宗盛
其实对于毛不易,小编也是非常喜欢的。但现在给他安上一个少年李宗盛的头衔,总有一种捧杀的嫌疑。小编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所有喜欢毛不易的朋友,给他一点成长的时间,终有一天,他会乘风归来,带着五彩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