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中研究方法缺失的现状分析

音乐
艺术研究
2017年12月11日 01:46

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pdf

孙玮崎 宋蓓

摘 要:近日,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成功举办,笔者从音乐治疗、研究方法和艺术教学三个方向对部分学者的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指出此次会议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国内艺术领域研究更加国际化的发展。

近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世界艺术教育联盟主办的“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共四百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会议主要议题

1.音乐治疗方向

美国堪萨斯大学音乐教育和音乐疗法系主任兼音乐研究学院主任克利斯朵夫·约翰逊(Johnson Christopher)研究了音乐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学习成果的影响。他通过对城市区域内的来自100个国家使用135种不同语言的150所学校中的6006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长期的监测,探究在音乐教育中哪些教育方式是有效的。在他的研究中,使用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个性、音乐的参与、学校管理、学习成果四个显性变量与各自包含的二级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路径分析。

巴西格兰德河大学的教授卢西亚诺·纳扎里奥在《通过音乐启迪教学法培养创造力》的教学示范中,展示了怎样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与合奏,启迪学生的创造力。

2.研究方法方向

昆士兰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前主席玛格利特·巴雷特(Margaret S. Barrett)通过论述叙事研究的四个核心方面——“尊重、负责、严谨、持续和可变,阐述了研究者在做叙事研究过程中怎样和研究对象、研究机构以及研究者本身在研究态度上进行调节和把控。她强调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但是通过设计一个透明的、明确的研究方法,可以在研究当中避免以上的弊端。同时,不确定性往往能够带给研究一个可变的可能性,可变性会给研究带来更多对于研究对象更深入的理解。她通过实际案例指出叙事研究经常会受到地域、经验的影响,同时现在的记忆会对过去的回忆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影响,从而产生大脑自己制造填充但却并不存在的记忆的缺陷。由此给了她在研究四到五岁儿童的音乐能力的过程中是否会由于我们视野的局限性而误判为儿童音乐能力的局限这样的反问和思考。

巴雷特教授指出叙事研究中关于反思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 “回想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读过的一些书,用清单的方式以时间序列列出,同时把过去一段时间当中的经历、事件也用时间方式列出。回想一下最终让你走到从事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的事业当中有哪些关键性的事件在你的生活发生,而这些关键性的事件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艺术教学方向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布列塔尼·马丁(Brittany Martin)在题为《教学设计的艺术效果:一个提高艺術老师教学效果的全新模式》中,介绍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帮助教师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课程。她通过艺术、舞蹈、戏剧、音乐、文学来教授其他学科的课程,同时使用心理学的测量方法来测量艺术。她强调目前测量艺术教育的实证研究十分有限,许多艺术方面的研究都是定性的,而定量研究却很匮乏。在报告中,她首先介绍了艺术型教师这一新的概念、艺术性教师效能的新模式以及解释艺术能力和教师效能之间关系的支撑理论。除此之外,她还介绍了目前由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资助的一项研究项目:测量对于学习以艺术为手段来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职业发展上的作用,以及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初步的研究结果。她将“艺术融合”定义为常规的使用艺术来学习和呈现其他的学科,即将艺术与学术知识一起教授,艺术和其他学科受到同等的重视,亦或是把艺术等同于第二语言来学习。她沿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七十年代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一词,即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或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主观判断,继而阐述了对“教师效能”即教师相信自己在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方面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培养。对于“如何使通识教师具备很好的自我效能”这个问题,布列塔尼·马丁认为需要同时具备艺术能力、设计思维和审美意识这三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提高教师的艺术技能可以提升艺术实践的自我效能以及借助艺术而去学习的动力。

第二,提高教师的设计思维能让教师更愿意去冒险、创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新的更有创意的课程设计。

第三,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能帮助教师设计全面调动学生智力和感官的情景和体验。

随后布列塔尼·马丁教授介绍了加拿大的“LTTA①项目”会定期安排艺术型教师团队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来帮助实现艺术技能和艺术融合能力的提升。

在研究中,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即使用准实验设计、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和心理测量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及焦点小组和访谈形式的定性研究方法。虽然目前的样本只有16名教师,但通过小样本也同样算出了艺术技能、设计思维、审美意识、艺术型教师效能在内的四个因素所对应的分数,她表示将会扩大样本容量来使她的研究更加具有可靠性。

西澳大利亚珀斯莫道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戏剧和剧场协会(IDEA)主席罗宾·帕斯科(Robin Pascoe)报告的主题为《西澳大利亚小学教师的艺术教育课程所面对的当代挑战》。帕斯科教授认为可持续性的艺术教育不单纯是我们所固有的一种教育样式,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在可持续体系组成的部分,它和我们人类相关的所有涉及到的人文环境相互依存。要把艺术教育运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更多的关注艺术教育的角色和理念,以高质量的方式,尤其是要在新型的教育基础上和可持续的样式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来自中国台湾的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容淑华副教授和博士后研究员王筑筠带来题为《遇到、真实性、美育:把美育概念融入到教学创新之中》的报告。endprint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青青通过《试析我国中小学音乐课中的素质教育》介绍了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现状和高校师范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在教材使用和师资培训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采取的应对办法。她指出由于我国传统音乐理论建构的缺乏,以及未识别民族的存在都影响了音乐理论界对于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完善。她借鉴《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试图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

杨阳在《民间音乐在大学教学中的挑战》中,通过对学院派音乐教师和原生态民歌手在民歌教学中的音乐元素特征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民間音乐在大学教学中的可能性。对此,他通过对大学教师和民歌手在教学过程中的同声演唱、示范、讨论、反馈、练习等等版块所花费的时间进行统计和对比,发现双方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互补和融合,这对未来大学中的民歌教育有着的长远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教授做了题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整合研究》的主题报告。此研究源于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了考察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探索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训途径,尹爱青教授对东北师范大学的17个非艺术专业学院的3400个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学生希望选修公共艺术课程,58.3%的学生希望通过选修公共艺术课程的方式接受艺术教育。因此,研究将音乐、舞蹈、美术、影视四个学科进行艺术课程整合,实行“ACI-NAS计划”②,为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艺术体验与表现”通识选修课,受到各专业学生的一致好评。最后,尹爱青教授针对艺术课程整合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作出讨论。

二、研讨会所反映出的问题及笔者的思考

此次会议参与人数众多,学科分布范围广,通过学术的交流,使专家学者们了解到许多现存的国际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正在实行的解决方案。但通过此次会议,笔者发现了不少问题。

1.国内学者在认识上对于研究方法的忽略

研究方法是开启一项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此次研讨会上,能够科学规范地使用研究方法的中国学者少之又少,大部分学者仅仅是对现状和历史做出简单的叙述和总结。部分学者甚至对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分类一无所知。研究者不了解世界前沿的学者在做的研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就会与学术前沿脱轨,大大降低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身为一名学术研究者,学术素养是其最应具备的素养之一,这包括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道德修养,其中熟练掌握研究方法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必备能力和重要保证。

在一个研究课题的初始阶段,用什么研究方法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可信的研究结果和对社会有价值的科学指导。没有科学方法支撑的教育研究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就必然受到质疑,其所建构的理论以及提出的种种所谓解决问题的“建议”与“策略”就会成为无意义的“意见表达”。因此,对于方法的学习是做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必经之路。好的研究成果一定不是文字的拼凑,不是苍白无力的语言陈述,而是建立在现代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完整的逻辑体系。

2.国内学者难以做到跨学科知识技能的娴熟运用

通过观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告,笔者发现很多国内学者并没有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例如,提高艺术教师教学效果的模式研究、音乐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学习成果影响的研究,以及怎样通过音乐启迪教学法培养创造力等,都是以研究方法透明为前提,并把研究过程以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知识贯穿始终。而这种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技能是国内许多学者所欠缺的。虽然也有一些国内学者能够跟上学术前沿,他们所做的研究也同样具有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但上述问题不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很多国内学者也都在朝着更科学的研究努力。需要强调的是,很多高校的教授和研究者并没有出席此次会议,因此,此次研讨会反映出的学术水平并不能代表国内学者的水平。

三、结语

通过此次会议,各个国的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解决的办法都一一呈现出来,这对我国的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教育学科有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与此同时,不论是高校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每位学者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传播学院的必然趋势,但这对国内艺术课程的相关研究来说,还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与会的学者都能够有所收获,真真正正地做研究,做真实的研究。

注释:

①加拿大LTTA项目:Learning Through The Art通过艺术学习发展。教师团队和艺术家合作,促进艺术技能和艺术融合能力的提升。(引自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

②ACI-NAS计划,即Art Curriculum Intergration for Non-art students,非艺术学生课程整合。(引自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

参考文献:

[1]朱志勇. 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2]李艳丽,王强. 我国博士生学术素养和学术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endprint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艺术 启迪 记忆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