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Flat Major Chord 透射出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作曲密码

音乐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月20日 00:10

BeethovenSymphonyNo. 3 in EFlatMajor贝多芬降E大调第3号交响曲

王美春+++施西

摘要:毛泽东在湖南省师院读书期间,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心之力》,一旦确立前进的目标,无论面临多少阻碍,也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这是本文立论的支点。长期以来,无论国内外,乐圣贝多芬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都是笃定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贝多芬著名的交响乐主题都是他自己的神来之笔。本文作者是在古典音乐不同形式(古典音乐、古典舞蹈)教学中,对照乐谱,和广大985学子共同赏析与探讨贝多芬交响乐中知名主题形成的奥秘,提出一个突破性观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主题“拿了”莫扎特歌剧《魔笛》序曲中的主题。二者的和弦、配器、调式完全一样!而且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分与莫扎特《魔笛》序曲所采用的变奏十分相似。这个从一出生,就为了成名而故意隐瞒2周岁的作曲家,为了“乐不惊人誓不朽”之目的,同时也是“Freelance of Music”的生存必须,向同行一会说“主题是联想到了普罗米修斯而作”,临彩排时,又抓起一张草稿纸“当众撕碎”,摆出了他是“时代弄潮儿”范儿。但,本文作者,经研究认为:这只不过是作曲家担心首演失败而做出的精彩广告而已。毕竟,第三首了,如果再像前两首一样不能引起轰动,恐怕贝多芬从此杳然如众矣。

关键词:维也纳三杰 E Flat Major Chord 主题与变奏 化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001-05

维也纳古典三杰中,贝多芬是后来居上者,其影响力是超越时空性质的。当代人们,一提起古典音乐,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位作曲大师肯定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奇怪的是:维也纳三杰中,海顿和莫扎特都有明确的师徒相授关系,海顿就不用说了。莫扎特在已经红遍欧洲大陆的时候,遇见了当代交响乐之父,依然虚心地向海顿学习交响乐作曲技法。同时,在公开场合,尊海顿为师,将自己的海顿主题变奏献给“海顿爸爸”。奇怪的是:贝多芬很少提及甚至不提自己的从师经历,这个狂热的波恩人甚至在就餐时,因为语言不和,当众将餐巾掷在比他年长38岁的海顿脸上。相反,他谈起创作主题的经过时,不是受希腊大神神谕,就是他自己脑海中嗖的一下然腾出的英雄,给人一种一切都是他独创的印象。难道,贝多芬真的是绝大多数中外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是他自己的天赋、独创,而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吗?本文试图将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交响乐,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具有标志性的成名曲《EROICA》,与莫扎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海顿爸爸”著名交响曲相关乐章的相关对比研究中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

一、同时代的大师是如何学习作曲的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生于1732年3月31日,奥地利与匈牙利边境东南部接壤的一个镇罗劳镇Rohrau,1809年5月31日卒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个车轮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娘,他的父母一共生育了12个孩子,由于家境贫困,6个夭折,海顿是12个孩子中的第二个孩子。

正如我国的边疆如内蒙古新疆云贵地区,是多民族杂居、融合之地,亦是是多种语言多重歌舞荟萃之地。天真无邪的儿童海顿,一直无忧无虑的生长浸润于清新自然而又淳朴优美的多民族音乐环境之中,耳熟能详,深受这些音乐歌舞的熏陶,学会了许许多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民歌舞蹈,大脑中储存了许多民间舞曲、器乐曲。6岁那年,他的亲戚来看望他们全家,海顿甜美的嗓音引起他的亲戚——海恩堡教会合唱团指导J·M·FRANK的注意,从此,6岁的海顿永远离开了父母,在多瑙河边的海恩堡教会合唱团当歌童,同时学习乐理和乐器,如羽管键琴、小提琴等。8岁时,维也纳Cathedral of ST.Stephen乐长G·罗伊特去海恩堡物色歌童,声线优美乐感很棒的海顿入选成为圣·斯蒂芬堂一名唱诗班的童声歌手(choirboy)。

童年的学习十分清苦,有事甚至受到体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鞭挞多于膳食。”海顿为什么可以苦中作乐?第一,海顿是自然淘汰中的优胜者,他是12个兄弟姊妹中6个生存下来的优良生命体,他的活力证明他能够发育得非常好,毫不牵强地说:他的生命与发育正如他作品中的主题与变奏(如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会非常自然而富有活力,自信与幽默贯穿他生命的始终。第二,奥匈边境多民族歌舞对小海顿的影响是终生的,这从他106首交响乐和大量室内乐的主题中可以看出来,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郁。乃至于莫扎特与贝多芬在室内乐与交响乐创作初期对海顿十分崇拜,尊称他为“海顿爸爸”。

17岁时,嗓音处于变声期,因此被教堂解雇。5年的时间,海顿以教孩子学音乐维持生计,但那段日子,他依然乐观:“每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羽管鍵琴旁边,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他愈加勤奋自学,练键盘乐器、小提琴、研究作曲理论。22岁时,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声乐教师N·A·波尔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收他为徒,海顿在为波尔波拉的声乐课当伴奏,并照顾老师的日常生活。老师十分喜欢这位勤奋好学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亲授海顿作曲法、意大利文、美声唱法发音技能。

在埃斯特哈齐宫为尼柯拉斯亲王服务了30年,创作了约60部交响乐,40部弦乐四重奏,30首钢琴奏鸣曲,5首弥撒曲,11部歌剧。1764年,他的作品在巴黎出版,引起轰动;1765年,英国报纸纷纷介绍这位多产的艺术家,英国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1781年,莫扎特认识他时,海顿已是欧洲名人;1791年、1794年他两度受邀赴英国旅居,备受欢迎。再看看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27-1791.12.5)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卒于维也纳。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开始演奏古钢琴,5岁作曲,7岁巡演,8岁创作出第一部交响曲。莫扎特是千年一遇的音乐神童,有着惊人的听觉与音乐记忆力。美国Yale大学的教科书是这样描写的:“As a child he could identify the notes played in any chord, judge the pitch of an instrument within an eighth of a tone, or pick out a wrong note in a musical score while crawling on his back across a table.”德国诗人、作家歌德Goethe(1749-1832)现场听过莫扎特孩童时代的演奏,诗人评价道:“他是人类非凡魅力与创造力的化身。”endprint

6岁时,莫扎特完全掌握了古钢琴的演奏技术,并开始学习演奏小提琴。

7岁,老莫扎特向萨尔茨堡大主教请假,带领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南内尔做更长的音乐会旅行。在去巴黎的途中,他们先后去了德国的许多城市:慕尼黑、海德堡、法兰克福、波恩、科隆,每个城市,姐弟俩都举办一次音乐会,次次在当地的贵族和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附带讲一下,离贝多芬出身还有7年,即使老贝多芬向众人隐瞒了实际年龄2岁,也是离贝多芬出生还有5年。我们有理由相信,老贝多芬是如何盼望自己将来的儿子成为第二个莫扎特那种及其强烈的愿望。到达巴黎后,莫扎特听了许许多多名家的音乐会、教会合唱、管风琴音乐会,那里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多观点的艺术流派、多角度的社会观点,令来自思想闭塞的萨尔茨堡的小莫扎特眼界大开。通过老莫扎特的不懈努力,小莫扎特成功地举办了两次音乐会。

1764年4月,来到英国,一边开音乐会,一遍学习新知识,用于充实自己。莫扎特第一次听到了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结识了J·S·Bach的第二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应荷兰大使之邀,莫扎特一家来到荷兰海牙、阿姆斯特丹举办音乐会,归途一路演出经过巴黎、日内瓦、伯尔尼、慕尼黑。于1766年年底,回到萨尔茨堡。

1770年8月,鲍伦亚音乐学院授予14岁的莫扎特院士的称号。同年12月,莫扎特的歌剧《黑海王》在米兰歌剧院上演,获得成功。

由于莫扎特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维也纳整个文艺界都与他保持十分亲密的关系,他的家里坐满了艺术界的名流。宫廷诗人L·达·庞特是其中的一位,他对莫扎特歌剧的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作为维也纳宫廷诗人,龐特负责为皇帝选定的歌剧写脚本,似乎是受到莫扎特圣乐激发产生的灵感,二人再次联手,创作了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小说《费加罗的婚礼》,几经周折,终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上演。莫扎特亲自指挥,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剧中重要的唱段几乎重复一遍。歌剧创作,也是维也纳三杰中莫扎特区别于其他二位的一个显著标志,尽管后来居上的贝多芬也创作了歌剧《菲岱里奥》,但除了序曲,听众几乎对贝多芬歌剧没有什么印象。

很显然,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无人能及,他学习的能力在家里,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养成。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虽然都出生在音乐之家,但二者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莫扎特父子三人能举办一场又一场音乐会,场场引起轰动,而且关键是演奏曲目都是莫扎特自己写的,这是17岁之前的贝多芬可望而不可即的。家庭方面,老莫扎特即利奥波德莫扎特( Leopold Mozart)不仅教会了小莫扎特,之前还教会了莫扎特的姐姐南妮尔(Nannerl)。贝多芬姐弟二人中,哥哥贝多芬是嗜酒如命的父亲用鞭子教出来的,弟弟卡尔则在音乐史上提都没有人提过,除了贝多芬晚年为争夺侄儿小卡尔的抚养权,提到过贝多芬有这么一个弟弟。可见,家庭教育在音乐家成长的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读过《我和郎朗三十年》这本书的都不会反对音乐教育的特殊路径。

莫扎特在演出途中,学习与才艺展示两不误,而且,学得快,记得清。他记得清本领,非寻常人可比。国外普通高校(类似于中国985、211综合性大学)教科书这样记载1769年的罗马之旅:“He heard a motet sung in the papal chapel in Rome, went to his room, and wrote it down by memory ,note for note.”1722年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拉莫《和声学》已经出版,莫扎特应该在到达巴黎的时候见识过这本书。我们在莫扎特的交响乐、歌剧中听到如此优美流畅而又声部清新透明,不是没有理由这样认为的。我们可能叫不出来莫扎特究竟拜过哪些老师,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神童莫扎特”不需要老师一小节一小节的讲,一乐段一乐段的重复,他仅凭耳朵听一遍就能把从未见过面的乐谱(总谱)一个音符不拉地记下来,难怪罗马教皇最终也没有查出来究竟是谁把多声部的经文歌总谱泄露出去的。

二、贝多芬的求学经历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本文探讨的重点对象,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7-1827.3.26),是德国作曲家,维也纳三杰之一,是古典主义通向浪漫主义的一座桥梁。有关贝多芬的音乐天赋不多见,倒是他那望子成龙的父亲,整天逼着他练习钢琴与小提琴的事情传遍的大街小巷。8岁开始登台表演,学习作曲。

可以肯定地讲:他在这段所受的教育是凌乱而又缺乏系统性的,摊上一个嗜酒如命的亲老子,比没有老师教只能零打碎敲学点的孩子强不了多少。

12岁,父亲教不了他了,就托他的朋友、管风琴师倪福Neefe(1748-1798)为师。倪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华的音乐家,他将德国古典艺术的优秀乐谱讲授给贝多芬听,同时,业余时间,贝多芬到波恩大学旁听许多课程,这对他认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树立人人平等的启蒙主义思想具有促进作用。17岁时,贝多芬离开波恩到维也纳,准备拜莫扎特为师学习,只在仅有的一次旁听课堂上,莫扎特简单考察了贝多芬三项能力:按谱演奏、作品展示、随机给出主题让贝多芬即兴演奏Impromptu Variations。莫扎特对前两项没有评价,只在第三环节上,随着变奏次数的增加、变奏难度的加大、同学们都屏住了呼吸,莫扎特吃惊的看着这位小他14周岁年轻人。演奏完毕后,莫扎特指着贝多芬对众人说:“请你们注意到这位年轻人,未来,他会让世界感到震惊的!”

与前两位大师相比,贝多芬有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学习并没有按照欧洲传统的模式进行,即老师一门心思传授学生演奏技能,学生一门心思学习技能。贝多芬对来自法国的新思潮格外感兴趣,不拿学分去听课什么感觉?即使是在20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样的人也是不多见的。这就是欧美普通高校花许多篇幅讲作曲家成长历程的奥妙所在。假设贝多芬没有这样一段经历,那他绝不会那样崇拜拿破仑,更不会去写赞扬敌国首领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当时,法国与德奥处于交战状态※作者注)。二是贝多芬在作曲中,最擅长的手法,就是变奏曲式,这从他的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中非常容易得出这个结论。endprint

在普通高校,例如建筑系、机械学院,学生最初设计作品,都是对教师提供作品的模仿,音乐史上,作曲家早期的作品也是遵循这一原则。海顿早期的交响乐作品是依照巴洛克时期交响乐的特征:快—慢—快三乐章结构形式,弦乐是主流、木管次第增加,20名乐手左右,保留了通奏低音。莫扎特在遇到海顿之前所写的交响乐,与经过海顿指点后的交响乐在音乐史上分为两种类型,可见海顿给予莫扎特的指导是何等的重要。

贝多芬,就不一样了。从最初的被动神秘感,逐渐延伸到成熟时期的主动神秘感。最初,贝多芬的父亲为了让自己比较有天赋的儿子成为“第二个莫扎特”,就向世人宣布原本8岁的贝多芬只有6岁,二贝多芬也从人们羡慕的眼神中获得了自信,从而逐渐养成了神秘感。

1787年-1792年,这5年的时间,贝多芬既没有作品,也没有拜师学习,学习轨迹语焉不详。安排完母亲的后事,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他开始购置新衣服,请舞蹈老师,戴假发,频繁出入高档舞会,主动结识上流社会,用于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宣称每部交响曲的创作几乎都是受到神的启示,是神来之笔。趁此机会,贝多芬向上流社会及同行如萨利埃里等兜售这几部作品的灵感是这么来的。第三交响曲,就是“当今的普罗米修斯”;第五交响曲,贝多芬对学生申德勒比划道“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的”;第九交响曲“合唱”干脆直接沿用席勒的“欢乐女神”。这种主观产生几近神秘主义的方式贯穿了贝多芬创作的始终。

第三部分:E Flat Major EROICA主题是贝多芬独创,还是化用了The Magic Flute主题。

《第三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讲各个乐章的文字细节。先从调性上看,第一乐章是降E大调,第二乐章是c小调,第三、第四乐章均为降E大调。也就是说,这首壮丽辉煌的第三交响曲主要是依靠E Flat Major Chords 为主要支撑形成的。

有的专家认为贝多芬生于12月16日,有的专家认为贝多芬生于12月17日。有的专家认为《第三交响曲》写于1804年,有的专家认为《第三交响曲》写于1803年。就以1803年算起,16年前,贝多芬受到了莫扎特当面表扬,贝多芬在作曲技法上一直對莫扎特是心神向往之。

1791年,莫扎特最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也是收官之作《魔笛》(The Magic Flute),采用的正是降E大调。

《魔笛》 序曲 就是以tutti的形式奏出E Flat Major Chord的三个音作为开始的。

对比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的部分,也是原样的降E大调三和弦tutti两次,接着是弦乐和木管声部在高音声部演奏出的主三和弦的分解和弦,作为主部主题,通俗地讲就是“化用”莫扎特的主题。

贝多芬作曲中遇到的最大烦恼,就是反反复复写主题,一遍又一遍的不满意,推倒重写!海顿只要想起愉快的儿时场景,立马清新质朴的欢快主题翩翩而至;莫扎特是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主题,高贵典雅的主题滔滔不绝;贝多芬不是没有主题,而是苦恼于主题出来以后如何配置的问题,正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农夫,选种只是播种耕耘收获的前奏,贝多芬考虑的是这个主题在各个乐章中如何变化与发展。例如:《第五交响曲》三短一长的节奏型、向下(偶尔向上)小三度的典型进行,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这就是贝多芬乐谱上出现各种颜色记号笔的根本原因。

对比研究不难发现,贝多芬一方面是主题变奏的高手,大师中的大师,另一方面,要贝多芬写出一首旋律优美的主题确实相当困难。海顿的《弦乐小夜曲》,交响乐《军队》《时钟》《告别》《熊》《惊愕》都是以旋律著称。

再看莫扎特:仅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后宫诱逃》《魔笛》,其中的旋律都令人神往。《魔笛》几乎从头至尾都是优美的旋律,是优美旋律的盛宴。花腔女高音《夜皇后的咏叹调》、戏剧男中音《我是快乐的捕鸟人》、戏剧男低音大祭司与抒情女高音对唱、寮房男声二重唱、夜巡女声三重唱与塔米诺王子与捕鸟人帕帕基诺叠加在一起的五重唱、引路仙童童声三重唱,著名的男女生对唱《Pa-Pa-Pa-Pa》更是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保留曲目。

而贝多芬,无论器乐还是声乐如歌剧《菲岱里奥》、艺术歌曲《跳蚤之歌》(歌德词)都没有流传开来,我们不难理解贝多芬从此不再写歌剧的具体原因了。

以下说法可能会对大师产生不敬,尤其是贝迷们可能会反应过度。不妨想一想,贝多芬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应过渡神话,而且,把这位大师请下神坛,与广大理工科学生走近一点,从具体作品中赏析,得出新结论,告诉学生音乐创作也离不开向同行借鉴,向师友学习的金科玉律。

贝多芬9首交响乐中4首最为著名,而这4首中每一首感人乐章的主题都有借鉴前人名曲名段的嫌疑:第三交响曲一开始的两个和弦与莫扎特《魔笛》序曲中的开场部分不仅调式相同,就连织体Tutti都一样,随后的主题旋律不过是主和弦的分解和弦。而且《贝三》第一乐章采用的是奏鸣曲式,其中的development与《The Magic Flute》Overture所采用的Variation Form 完全一样;《第五交响曲》中的动机(按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的说法,时值不满一个小节,不能成为主题,而只能成为比乐节更小的单位——动机),是c小调中省略了根音的主和弦,节奏以大2度步伐向下模进。这个动机本身是仿照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织体,海顿是主三和弦的变奏,而贝多芬是省略了根音的三和弦。只不过,1722年拉莫《和声学》发表后,古典作曲家几乎没有这样作曲的。但是,在巴洛克时期,Basso Continuo十分常见。贝多芬“不信今日无古贤”而用之,很明显是“拿来主义”;《第六交响曲》第一、第二两个乐章马蹄型节奏和小提琴对溪水的描写与Antonio Vivaldi(1678-1841)《The Four Seasons》中的《春》和《秋》颠倒过来使用的,配器和织体十分接近,只是时代不同乐器的种类与数量都在增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Ode To Joy》主题就是对莫扎特小时候根据法国民歌写过的一首钢琴变奏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稍加调整(或变奏)而得到的。莫扎特的音乐是大6度,贝多芬是5度,(向下的属音是结束前的预备音,可理解为主旋律之外的音)。就拿《第九交响曲》本身来讲,前三个乐章的主题,这些主题都是贝多芬本人所写,为什么听众对前三个乐章的旋律一点印象都没有,而对恰似来自莫扎特的旋律映像是如此震撼?

以下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起始的总谱:

以下是莫扎特《魔笛》序曲起始部分:

三、结语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十分可能化用了莫扎特《魔笛》序曲主题。

通过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和莫扎特《魔笛》序曲中主题乐谱的对比研究、主旋律展开形式的探讨,同时参照三人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的经历,得出结论:贝多芬降 E 大调(E Flat Major)《第三交响曲》最主要的主题——第一乐章的主题是采用(化用)了莫扎特歌剧《魔笛》(《The Magic Flute》Overture)起始部分的主题,而且最主要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中的中间部分Development与莫扎特《魔笛》序曲的变奏手法几乎一致。这透射出贝多芬在前辈成功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其最擅长的变奏手法“发掘金矿、打磨钻石”的密码。本文在透视与甄别贝多芬一贯标榜的主题起源神秘性,引导广大普通高校学子对照乐谱提高交响音乐的修养层次,启发理工类学生积极学习贝多芬创作名曲时积极而又灵活博采众长的态度,从以往和当代大家中汲取有益的学术观点,必然是有益而无害的。

参考文献:

[1][德]乔纳森·德·马尔.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2][德]乔纳森·德·马尔.贝多芬d 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茅原,庄曜.曲式与作品分析(上、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endprint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莫扎特 海顿 交响曲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